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班吴达     
阅读指南注音识字:峻晕侃抿岚霍狄恪噘怵哽咽词语解释: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高声斥责别人。霆:响雷。搜索枯肠:形容动脑筋极力思索(多指写诗文)。枯肠:比喻肠子里很空。再接再厉:唐韩愈和孟郊《斗鸡联句》中孟郊的诗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砺乃。”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后用以指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接:交战。厉:同“砺”,磨快。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生将"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其实"厉"与"励"是有区别的。 "再接再厉"的意思是再交战,再磨刀。比喻一次接一次地不断努力,毫不松懈。厉:通"砺",磨快。语见孟郊、韩愈《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  相似文献   

3.
斗鸡     
今年春节,妈妈带我到同安影视城看了一场精彩的斗鸡比赛。在太和殿广场,摆着一个擂台。擂台上,工作人员正忙着给今天参赛的斗鸡做宣传呢!听工作人员说,斗鸡生性好斗,一见面就会斗得个你死我活,因此不能关在一起。斗鸡成年的时候,吃的是名贵的土龙、洋参。可这么吃下去斗鸡岂不变成大胖鸡了?哈哈,这个你不用担心,为了让斗鸡减肥, 养鸡的人就会用白酒给它洗澡, 让它保持运动员的健美身材。在  相似文献   

4.
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按12生肖排列,也称作“鸡年”。下面是我搜集的“鸡”字成语,经反复查考,现整理如下:木鸡养到。源于《庄子·达生》。纪省子为周宣王养斗鸡,才10天,宣王派人来问:“鸡能斗吗?”纪回答:“不行。”10天后又有人来问,纪回答还不行。又过了10天再问,纪回答:“鸡还盛气而怒视,不能斗。”直到第40天,纪终于说:“别的鸡鸣叫,它不为所动,精神凝寂,简直就是一只木鸡,差不多了。”出场结果,场场斗赢。后人常用这个成语比喻学养精深。鹤立鸡群。源于《世说新语·容止》。两晋时期,嵇康和他的儿子嵇绍,父子俩都是一表人才,当时的人…  相似文献   

5.
央视十套有一期专题节目——《张越访谈钱文忠》。节目现场著名主持人张越提到,有观众对《百家讲坛·三字经》中钱文忠教授将“手无缚鸡之力”的“缚”(“fu”)念成了“bo”提出异议。钱文忠教授解释说,古代流行斗鸡,“手无缚鸡之力”是形容人太弱小了,连鸡都“斗”不过,  相似文献   

6.
呆若木鸡     
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shěng)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  相似文献   

7.
呆若木鸡     
[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周宣王有一特殊的爱好,喜欢看斗鸡。他让太监们养了不少精壮矫健的公鸡,早上下朝之后就到后宫的平台上看斗鸡取乐,时间一久,他发现无论哪一只英勇善斗的鸡都不是常胜将军。因而心里总是感到不满足。后来,周宣王听说齐国有一个训鸡的人,[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不完全等同),按十二生肖排列,酉属鸡,故也称鸡年,笔者有心搜集鸡字成语故事数则,经反复查考,整理如下:木鸡养到。源于《庄子,达生》里的故事。纪省子为周宣王养斗鸡,才10天,宣王派人问:鸡能斗吗?纪回答:不行。10天后,又派人问,纪回答:还不行。又过了10天再问,纪答:鸡还盛气而怒视,不能斗。直到第40天,派人再问,纪答:差不多了,别的鸡鸣叫,它不为所动,精神凝寂,简直就是一只木鸡。出场结果,场场斗赢。这个掌故,强调精神作用,后人常以“木鸡养到”一词,比喻学养精深。张祜《送韦正字析赴制举》诗中就有“木鸡方备德,金马正…  相似文献   

9.
在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成语中,不乏特别容易写错的字。不用说在学生作文中,报纸杂志上也经常能看到一些错误。下面略举几例试作分辨。一、“再接再厉”误作“再接再励”“吴吉昌再接再励,决心实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遗愿。”(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76页) “再接再厉”语出韩愈与孟郊的《斗鸡联句》:“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意思是公鸡斗架交锋一次就要磨一次嘴。现在形容不断努力,  相似文献   

10.
斗鸡和山鹑     
[原型故事] 有人在自己的鸡棚里养了两只斗鸡,后来又买了一只山鹑,从此便让山鹑和斗鸡生活在一起。刚开始,两只斗鸡都一致攻击山鹑,吓得山鹑在鸡棚里乱飞,整天心里担惊又受怕。但不久之后,山鹑看到两只斗鸡也互相厮打,心里便安心多了。后来,山鹑习惯了两鸡相斗的场面,就过着袖手旁观的日子。  相似文献   

11.
斗鸡     
《红领巾》2005,(12)
不同的时代(shídài)有不同的玩法,让我们看看虽然古老却仍然存在的有趣的事。斗鸡对鸡的品种要求很高。鸡不仅要身强力壮(shēn q ián lìzhuàn),还要意志顽强(yìzhìwán q ián)。坜你看,这两只雄斗鸡跟一般的公鸡看上去,是不是不一样呢?垡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斗鸡图是在河南洛阳(luòyán)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砖上有两人指挥(zhǐhuī)着斗鸡。垅比赛快开始了,主人把鸡的爪子削(xiāo)得更尖。坜刚开始,会有两人按住鸡,让两只鸡怒目相视。等到鸡愤怒(fèn nù)得随时都可以打起来的时候,再放开它们。坜有一种游戏也叫“斗鸡”,不知道…  相似文献   

12.
斗鸡     
暑假里,我和两个小伙伴搞了一次特别有趣的斗鸡活动。那天的天气格外晴朗。我从家里挑了一只白公鸡,他俩选了一只红公鸡,我们抱着鸡来到预先选好的场地上。这时,从远处传来了喊声“香竹……”原来是表哥,他是来看斗鸡的。“你来当裁判好啊?”我问。表哥欣然同意了。  相似文献   

13.
博鸡者袁人,博鸡者:以斗鸡来作赌博的人,这里以所从事的勾当代其姓名。开篇提出记叙的中心人物,交代其籍贯。素无赖,不事产业,素:平时,一向。无赖:游手好闲,无正当职业,与“不事产业”相对待。赖,原指“赖以安身立命”的职业。亦可理解为包含撒泼、不讲理等意思。这里点出博鸡者是个游荡者。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日:每天。每天唯事斗鸡,正是“斗鸡者”的来由;使气任性,狙犷好斗,正是他的性格。诸为里侠者皆下之。里侠者:乡里豪侠、勇敢的人。下:在此用作动词,居(其)下,倾服于他。这是从侧面写乡里好汉对博鸡者的态度。说明博鸡者虽每日游荡,却以勇闻名,有相当的威望,在此优下一笔,呼应后文。  相似文献   

14.
斗鸡     
奉齐王之命,一位姓纪的先生为齐王养鸡。这些鸡不是普通的老母鸡,而是训练好后要去参加比赛的斗鸡。鸡才养了10天,齐王兢不耐烦地问:“养好了没有?”纪先生答道:“还没好,现在这些鸡还很骄傲,自大得  相似文献   

15.
战斗     
一天,依明江提出要带我去疏勒看斗鸡和斗狗。坐上疏勒县时兴的“摩的”,一路凉风扑面,很快就到了目的地。下了车走过一片沙地,我听见了一群维吾尔男人的吆喝声,一个宽大的斗鸡场便出现在面前。人们大多将鸡抱在怀里,三五成群地扎在一起谈论着什么。场地上有几只闲散的鸡,正低着头在地上觅食。  相似文献   

16.
鸡年话鸡     
2005年是农历的乙酉年即鸡年,生肖动物排行榜里,鸡,竟是十二属相中唯一的鸟类。 古代,鸡常被用做祭祀之物,歃血盟誓,动辄杀鸡。唐代,因玄宗皇沉迷于斗鸡,使斗鸡成了一个行业--斗鸡坊,驯鸡、养鸡者地位优越,当时社会上便流传有"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的民谣。 中国历史上曾把鸡抬得很高,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鸡视为世俗的太阳鸟,对鸡崇敬有加,称鸡为"德禽"。《尔雅翼》中说,  相似文献   

17.
呆若木鸡     
一般人把"呆若木鸡"理解为反应迟钝,呆头呆脑,实在是大错特错——齐王喜欢斗鸡游戏。有个叫纪渻子的,自称是驯鸡高手,训练出来的斗鸡百战百胜。齐王将信将疑,就给他一只斗鸡,让他驯驯看。10天之后,齐王询问训练好没有。纪渻子说:"还没呢,斗鸡现在骄傲得很,盛气凌人,非常好斗。""好斗不是好事吗?""淹死的都是好水的,战死的都是好斗的。等我再驯驯吧。"又过10天,齐王再次询问。纪渻子说:"还  相似文献   

18.
呆若木鸡     
《阅读与鉴赏》2002,(8):18-18
纪渻子替国王训养斗鸡。过了十天,国王问他:“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说:“还没有,还是虚狂骄傲血气方刚的样子。”  相似文献   

19.
儿歌一束     
我家小弟弟, 一岁看斗鸡, 三岁敢抱鸡, 五岁会捉鸡, 七岁吵着要养鸡, 人人说他入了迷。问他“为的啥”? 回答好神气: 咱是专业户, 养鸡一千只, 等我长大造鸡场, 养上十万八千只。  相似文献   

20.
斗蟋蟀     
蟋蟀在世界各地有1400多种,在我国有30多个品种。我们饲养用于角斗的蟋蟀归属于斗蟋亚科的“蟋蟀”。蟋蟀的正式名称叫“中国斗蟋”。内行一般称之为“虫”,南方称之为“赚积”,北方叫“蛐蛐”,其他的异名还有:促织、促鸡、莎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