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边际效应理论是经济行为的基本规律。以“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变化为依据,讨论了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度,分析休闲体育旅游参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关系。从组织管理、条件支持、人员素质、资源整合方面提出休闲体育旅游参与率提升策略;从加强引导、丰富内容、完善项目管理、形成群体效应等方面提出休闲体育旅游质量提升策略,旨在促进休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俱乐部收益最大化为基础,利用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价格歧视和搭售定价等理论,研究了职业足球比赛门票定价的策略和实践。发现:①俱乐部门票定价的基本原则是各个区域、层次门票的边际收益等于其边际成本;②三个级别的价格歧视和搭售策略能优化俱乐部的门票收益;③实施经济学理论定价需要以充分反映观众需求特性、正确确定门票的机会成本、俱乐部具有市场势力、没有市场套利行为等为基础。而对于市场套利行为,可以通过制度假设和硬件建设加以规避。  相似文献   

3.
道德成本初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诉诸个体道德行为。道德行为始终存在相应的成本付出,这是道德行为的本质规定。基于这一本质规定,道德缺位的行为并不能免除其道德成本,相反,还须付出额外的巨大道德成本。因此,在主体间性的实际生活中,不论个人还是社会组织或者政府,其行为实现最低道德成本的唯一途径,就是自觉追求道德作为。道德作为的自觉,不仅要求个体具备理性能力,更需要社会予以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4.
张刚博士对《道德成本初论》展开批评的直接目的,是否定"道德成本"命题,其切入方法,是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否定"道德成本"概念。然而,张博士的批评却没有站在《道德成本论》所彰显的特定"论域"层面来展开,因而,其整个批评造成了对"道德成本"概念及其基本理念的根本误解和全面曲解。其实"道德成本"问题,不是宣扬实利主义的经济学计算,而是企图通过对"道德成本"这一普遍生存事实的全方位揭示,来探索一种社会道德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伦理学方法,来构建一种社会道德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社会学理论,为这个道德退隐的时代,启蒙道德,呼唤道德的生存行为到场,为这个时代提供一种重塑人性光辉的综合激励的社会动员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决定道德活动成本和收益的几个相关因素,着重分析个体的道德认知与行为相背离的原因是出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提出要加强道德和法制建设,增大恶行成本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去道德成本,即自觉地让道德以及道德成本远离自己的生存利害行为,它虽然是个体行为,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泛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行为现象。推动并激励去道德成本行为社会化的重要力量主要是社会行动教育的鼓动;经济中心论的惟经济增长模式及其由此所生成的实利主义价值导向的引导;以实利主义为价值导向的社会规则系统的激励。  相似文献   

7.
“道德成本”原理为当前伦理学界所热议,它在当下的伦理学领域出现有着各方面的背景和原因。“道德成本”原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关于道德本质的当代体现,是对传统的道德理论和道德建设的实践反思,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因此,“道德成本”原理对于丰富和发展伦理学理论,对于当前的社会道德建设等都有着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道德怎能成本化——与唐代兴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先生把人与人关系简化成人与人之间的生存关系,这在表面上虽深化了道德存在的根基,但无形中却缩小了道德存在的范围。其"道德成本"思想无法实现其拯救中国当代道德危机的目标。拯救当代中国道德危机必须从培育合理的道德信仰开始。  相似文献   

9.
新伦理学所构建的道德目的—标准体系以社会存在发展和人类需要为原动力,其以人类道德本性为内在规定的道德终极目的的功能展开构成了道德终极标准。"为己利他"是伦理行为手段规律、伦理行为目的规律、伦理行为原动力规律得以生成的共同人性基石。人道原则的总体原则是"把人当人看"和"使人成为人"。抽象道德评价的作用在于确立和制定优良道德规范,而具体道德评价的作用则在于使人们遵守抽象道德评价所确立和制定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0.
人们追求幸福需要以社会道德作为先行的条件,然而仅仅依靠社会道德并不能实现幸福,因为其对于实现幸福最多只具有工具意义,而无法体现幸福的实质.但是,当社会道德内化为公民自身的道德时,它就既具有条件、工具的意义,同时又具有要素、目的的意义.事实上,公民要实现人生的幸福所必需的因素便是道德,良好的道德能够提供积极的氛围,激励个人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并且,一个拥有良好的道德的人所散发出的人格魅力能够获得人们的尊重与社会的认可,能够提高自身的自信心,而这些都体现了幸福的实质.我们应该从道德能力的提升、社会制度的保障和培养"德福一致"的信念三个方面保障实现社会公正与"德福一致".  相似文献   

11.
借款者付给银行经营者的“贿赂”与利差租金水平及经营者的给租成本呈正相关,经营者对个人福利的追求造成不良资产的逐渐积累,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贷款寻租行为是利差租金存在情况下银行经营者理性地对获利机会做出反应的结果,解决寻租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以市场利率取代现行的管制利率,并打破国有商业银行对贷款的相对垄断,但短期内还必须依靠加强金融监管和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加以抑制。  相似文献   

12.
道德自律论对“人是目的”的坚执仅限于被救助对象 ,忽视了德行主体作为目的的必要性和神圣性 ,使得基于“意志自律”理念的道德建设传统路径固有的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境难以有效消解。“意志他律”与“人是目的”统一性的一面 ,决定了只有把其与“意志自律”统一起来 ,从而克服其各自对“人是目的”充分实现的片面意义 ,并以二者这种统一为根据 ,实现道德建设路径整合性和社会化创新 ,道德建设绩效才能得到普遍有效的根本提升  相似文献   

13.
审美对象(客体)和审美主体构成审美关系的两个方面.在审美对象所能包容的艺术领域、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领域之美的现象中,都客观地内含着丰富的道德意蕴.然而,审美对象中的道德意蕴又并不都是外显的,只有通过具有一定道德觉悟并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主体的认识和体悟,才能由隐而显,由迷而明.揭示审美中的道德内涵,让道德为审美定向,使求美与求善结合,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4.
道德健康——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道德健康纳入健康的大范畴,是人们对于健康认识的全面和深入。道德健康包括不损人利己,能正确判断和追求真、善、美、荣,按社会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真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等内容。一个人的道德健康状况不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对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增进道德健康的主要方法是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包括学习、内省、立志、实践等)。  相似文献   

15.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往往代表社会正面价值取向。,不同时代,不同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当下,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道德问题在中国经济、政治、职业、家庭、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不断显现。良知缺失、道德滑坡、行为失范已俨然成为妨碍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诟病。这些道德问题是怎样滋生的?哪些因素助长了它们加剧和蔓延?究竞该构建什么样的道德体系?如何引领社会走出道德低谷?  相似文献   

16.
法律与道德,存在着融合、疏离、互补、互动的关系。现代社会倡导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与道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现实中存在着在实施德治方略与法治方略的时候陷入误区的问题,使得德治与法治产生冲突,正确地认识这些冲突有利于使社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考虑产品替代的竞争供应链物流外包决策,在双寡头竞争环境下,构建以两家制造商为主导的两条相互竞争的供应链模型,应用博弈论研究第三方物流(3PL)服务商的低成本效应和双重边际效应对供应链物流外包决策的影响,并给出最优物流策略建议。研究表明:3PL服务商的低成本效应和双重边际效应平衡的结果决定是否引入3PL服务商;产品替代性对供应链物流外包决策有重要影响;产品替代性越高,3PL服务商的低成本效应和双重边际效应对供应链的影响越小。通过数值算例对结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