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在亲子陪伴中,孩子能获得安全感,形成信任、依恋、依赖、期待等积极情感,发展智力并学会与人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是很多家长不能陪孩子的理由。"总是很忙"的家长,当听到"再不陪我,我就长大了"这句很多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你的内心是否被触动?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陪伴他一起成长,对父母来说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那么,职场父母在忙工作和陪孩子之间,怎样做才能兼顾并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本期,我们邀请专家和家长就此话题展开讨论,希望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也无论世界如何变化,陪伴,永远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需品!用心陪伴,用爱陪伴,不仅能拥有一个卓越的、走向未来的孩子,也能让父母成为更好的自己。Part1专家观点陪伴不止是时间,而是全身心地放下和投入;陪伴不止是付出,而是一起自由地探索与成长;陪伴不止是在一起,更是一种美好而愉悦的家庭氛围。史燕来:陪伴,育儿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3.
很多父母,嘴上说着爱自己的孩子胜过一切,其实他们是在自欺欺人。旨在通过电影《我是山姆》的观影感受,告诉家长,家长的爱,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才是孩子最需要的、最简单的爱。  相似文献   

4.
当谈到家庭教育观念和方法的时候,很多人自然而然就会说:“小时候,爸爸妈妈就是这样教育我……”也正是每个人都有接受家庭教育的生活经历,当自己做父母的时候,几乎不用培训,都会对怎样做父母的知识和技能略知一二。这就是说,当一个人还是个顽皮孩子的时候,就观察和习得了做父母的奥秘,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用于20多年以后自己做父母的教育实践中,可见,做父母的观念和方法是可以“遗传”的。家庭教育经历成为孩子的一个“基因”未成年子女在组成自己的小家庭之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一时期,我们称之为前家庭期。从孩子出生到法定结婚年龄长…  相似文献   

5.
正陪伴不是父母在完成任务,时间也不是陪伴中的唯一要素。陪伴需要态度和方法,体现着父母的信念、价值观和综合素养。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发自内心地愿意和孩子一起成长,是良好陪伴状态的重要基础。高质量陪伴的四要素第一,孩子为本父母不能将陪伴作为一种任务去完成,而应从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作为出发点,陪伴一定是以孩子为本的。  相似文献   

6.
黄琦 《中学生博览》2023,(15):76-77
<正>如何与家长沟通,才能触碰到他们的心灵?绘本《和爸爸一起读书》用温情画面告诉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影响着孩子的个性与未来。原生家庭是指我们出生并成长的家庭。直到结婚,和伴侣、孩子共同生活,建立起自己的核心家庭之前,我们都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原生家庭对一个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灾害。在短短的几秒钟内房屋校舍顷刻间化为断壁残垣,更令人心碎的是无数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父母,无数父母失去了自己的孩子和同伴。地震无情地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葬送于黄泉,毁灭了多少个家庭?断送了多少个亲情爱  相似文献   

8.
正很多父母除了带孩子去影院观看制作精美、动人的电影外,还会带孩子走进剧场观看儿童剧。观看儿童剧,孩子可以从中收获快乐和启发,父母也可以从中回味逝去的童年,并增进亲子间的感情。但是,在实际陪伴中,父母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帮孩子挑选剧目?怎样陪伴和引导孩子?观看过程中,孩子调皮哭闹怎么办……只有做足充分的准备,父母才可以跟着孩子一起享受儿童剧带来的精彩。  相似文献   

9.
世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也从来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我希望有更多的父母成为这篇文章的读者,因为它所记叙的是很多很多我的同龄人的苦恼和希望。天下的儿女各式各样,天下的父母更是千差万别。我一个人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写这样的文章,但是当我在同学当中谈论这个话题时,他们的苦恼、忧虑和他们那发自内心的纯洁的希望都一次又一次地让我震惊。我再也不能熟视那家庭中两代人的痛苦而  相似文献   

10.
李清 《中华家教》2013,(Z1):20-21
在陪伴成长的日子里因为爱,和孩子相聚在一个美好的家庭里;因为爱,和孩子一起走过了难忘的成长岁月。曾经年青的父母,如今盘点和回忆起养育孩子的岁月,有多少话要说,有多少情要诉……《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作者:刘称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爱在自由里》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而细腻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  相似文献   

11.
正"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当我在第四届中国幼儿园园长大会的宣传屏幕上再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跟第一次读到时同样觉得震撼,感慨万千。儿童的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的确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个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主要靠父母的教育,但父母全身心的关注一定会教育好一个孩子吗?我认识一个家庭,父亲在外工作挣钱养家,母亲在家带孩子。这位母亲把所有的时  相似文献   

12.
葛妍 《家长》2014,(8):63-63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注定会是天才,也没有一个孩子命中注定会碌碌无为。一切取决于后天的培养和教育,父母则是其中最为直接的因素。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我们很多爱的方式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特别是在孩子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我们当家长的往往比较急躁,轻则不厌其烦、苦口婆心,让孩子觉得我们唠叨,他们反而不以为意甚至不胜其烦。重则大骂,让孩子产生恐惧感,还美其名日:“这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王明坛 《课外阅读》2011,(3):233-234
邹越老师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所以当一名教师不简单,当一名班主任更是不容易。当年一个个稚气的,冲动的,无知的孩子从一个个家庭来到这个班级,几年后,我们将会还给他们的父母一个怎样的人呢?这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去经营好一个班,这期间我们要面对着很多的工作和困惑,所以我认为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更是一门育人艺术。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村孩子的父母纷纷涌往城市,"留守儿童"这个词已变得不再陌生。而当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一个个在埋怨父母的唠叨和管教太多时,那些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却一个个翘盼父母的归来,哪怕像城市的父母伺候自己的孩子一样伺候自己的父母。可是,就连这样的机会也少之又少。留守儿童的童年是苦涩的,是缺少父母之爱孤寂着的。作为成人的编辑们,只希望外出打工的家长们,在给孩子争取物质的同时,也能尽力给孩子一些天伦之爱。孩子们在逐渐长大,在逐渐认识这个世界,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家庭缺憾时,他们的性格将难以健康发展。能和父母在一起吃苦和承担压力的孩子,未来极有可能也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邹越老师曾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所以当一名教师不简单,当一名班主任更是不容易。当年一个个稚气的、冲动的、无知的孩子从一个个家庭来到这个班级;几年后,我们将会还给他们的父母一个怎样的人呢?这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去经营好一个班.  相似文献   

16.
快乐大本营     
《小学时代》2008,(7):36-36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数十个城市的人同一时间感受到了震荡,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震荡生平第一次经历。痛苦折磨着灾区人民,生离死别的伤痛却撕扯着每一个善良人的心!当父母失去孩子,当孩子成了孤儿,当老师失去学生,当家庭离散,房屋倒塌,鲜活的生命在尘土瓦砾下呼出最后一口气息……我们,还活着人,绝不能就此一蹶不振,我们要在自然面前挺起胸膛,要为祖国加油,要让奥运的圣火熊熊燃烧……面对沉重的自然灾害,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当你遭遇地震,下面几招一定要牢记!  相似文献   

17.
文章的标题出自《战国策?赵四策》,意思是说父母爱他们的子女,就应该为他们的长远利益着想。这句话对我们很多的父母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在生活中随时做到这一点却不那么容易。就拿本期的话题《孩子睡觉要与父母分床》来说,就是许多父母忽略的一个问题。一家人如何睡觉,本来是一件私事,但是关系到孩子的教育,所以就不得不说一下。据我们的调查,妻子离开丈夫而和孩子睡在一起不是一种个别现象,这些母亲往往也都是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做出这个决定的。但是我们采访的两位专家都不约而同地谈到这样做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性的培养。中日…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欧美,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已经形成,并开始瓦解旧的家庭关系。这种新型的家庭关系就是父母与孩子不再等级森严,父母和孩子是朋友,他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代沟了。父母是子女的朋友这种新型的关系体现在家庭中的方方面面。孩子在称呼父母时不再需要用敬语,孩子与父母讲话时,可以直接用“你”字;孩子还可以直呼父母的名字,而不用非得管母亲叫“妈妈”、父亲叫“爸爸”。父母与孩子有了相同的爱好,甚至是最激烈的摇滚音乐,父母也会和孩子一样喜爱。孩子可以对父母说:“嘿,这是一张新音乐专辑,你听了吗?”或是“你要和我们一起去听某某歌星…  相似文献   

19.
孩子成长期间,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人不是老师不是朋友,是孩子的父母,正所谓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自己的父母,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自己的家庭。对于学前阶段的学生,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教育场所,父母也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这个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就是父母的陪伴,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个性发展,孩子的习惯以及学习态度的养成与父母的教导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0.
以前,很多父母有这样的感叹:由于工作忙。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更谈不上教育孩子了。现在可以说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很多。父母怎样陪伴孩子玩?该做些什么才能让孩子在节日里快乐,并促进他们的成长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