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波,当代著名作家,生前鲜为人知,死后却声名远扬。王小波散文思想深邃、风格独特,彰显着他对自由、民主、科学的渴望。本文尝试对王小波散文的"异类性"进行解读,通过分析王小波反"权威"、反"崇高"、反愚昧的对抗方式,力图客观公正地评价王小波散文的当代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周涛的散文在当代散文界自成一家,其"重建精神家园"、"自由是散文的生命"和"没有大地就没有大文章"等有关散文创作的言论,道出了他对当代散文生态环境、散文家的责任、散文的文体改革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理解,这对当代散文的发展变革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也丰富了当代散文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当代散文文坛上,季羡林卓然成家。他反对以"散"和"随"的态度对待散文创作,而提倡散文创作应该"惨淡经营",由此取得了丰硕的散文创作成果。季羡林的散文创作实践表明:散文不一定要写大事,身边小事琐事同样可以成就散文;散文作家不一定是天才,勤奋也可以造就散文作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散文艺术积累最为雄厚的是抒情和幽默 ,南帆却不屑于抒情和幽默。他的散文以反抒情的冷峻见长 ;他虽然不乏幽默 ,但是在他的散文中 ,只是偶尔为之的点缀。他的风格特征是学者的智性。智性的抽象与审美感性的矛盾 ,是当代学者散文的一大难点。南帆主要用两种方法达到智性向感性的转化 :第一 ,是依靠感性话语的重构 ,向智性深化。第二 ,表面上是智性的分析 ,深层却贯穿着情绪性很强的、片面而深刻的逻辑 ,这种逻辑介于智性与情感之间 ,更接近于情感 ,又不完全是感性的 ,故称之为亚审美逻辑。但是 ,其功能却是超越情趣 ,构成智趣  相似文献   

5.
余秋雨散文出现于当代散文陷入发展困境之时.他创作的文化散文开拓了当代散文创作的新境界和发展的新方向;同时他以对知识分子人格和良知的探究参与了当代人文精神的建构.但余秋雨也面临着散文创作的危机和如何突围而出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史铁生是当代文坛颇受关注的散文家之一,他的残疾经历和独特视觉使他的散文呈现出理性思辨的哲理风格,为散文创作注入了崭新的内容。他的散文对残疾、生死、命运、生命意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思索,使其散文的精神内容超越小我情感的抒发,因而具有了哲理与宗教色彩。他提出了残疾情结,探讨了生死迷惘和命运纠葛等存在主义话题,努力在散文中直接探讨生命意义。他的散文用感性的文字指引着读者去思索形而上生命问题。史铁生散文精神的"大"的内涵使其散文在当代消费语境中独具一格。本文从散文精神内涵、艺术特征等几个方面探讨史铁生散文创作艺术,并将史铁生散文归为真正的"大散文"范畴。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杨朔和杨朔散文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探究杨朔散文模式及"诗化"散文的创作,主要与杨朔性格息息相关,与传统的影响密切相关,也是当时特定时代的要求。杨朔把散文"当诗一样写"的艺术境界,形成了独特的"杨朔散文模式",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产生深远影响。但随着思想解放不断向深层推进,杨朔散文受到质疑。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杨朔散文,他的散文创作作为当代散文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已具有"史"的意义。我们应该客观、全面评价杨朔散文,以期为繁荣当代散文创作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朱自清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作家和学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为开篇,致力于散文的创作。他的散文先后成集的有《踪迹》(诗文集)、《背影》、《你我》等,对于"五四"以后以及当代的散文作家几乎都产生过一定的影响。本文将结合朱自清的作品具体论述其散文在结构上,抒情上、语言方面的艺术风格,以及他散文体现的丰富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正刘志成的散文属于西部,属于有着久远历史,在新的时代虽背着沉重的负担,却奋力而行的西部人,他出于西部,书写西部,但精神上超拔了西部,他以自己的追求证明,持久的艺术冲动,是保持散文创作活力的重要保证。他有篇散文叫《裸坦的渴意》,我觉得较好地概括了他的散文。散文是一个人经历、思想的直接记录,最见人的性情和情感,读刘志成的散文,觉得他确实是在"裸袒"着他的内心,对自己经历  相似文献   

10.
陋室     
贾平凹是中国当代散文作家中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的散文特色鲜明,自成一家,文风宁静、空灵、玄妙、古朴,给人以美的享受。他所倡导和实践的"大散文"观,对散文的发展和革新影响深远。贾平凹的散文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的散文多是一些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篇什,风格优美精致,有些"中规中矩",以《丑石》《月迹》等为代表。第二个阶段为上世纪80年代中晚期至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的作品绝大多数都属于"游记",尝试用小说技法写散文,以《秦腔》《入川小记》等为代表。第三个阶段为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的作品已不再轻易言情,"闲话"色彩更加强烈,文风平实自然,境界开阔辽远,以《弈人》《闲人》《名人》等为代表。从内容上看,贾平凹的散文可分为自传、风情、世相、禅思、文化等五类。从艺术上看,其散文关注日常生活,以立意见长,他非常注重语言的运用,喜欢使用明快朴素的口语,讲究动词、叠词和虚词的选取和搭配。所以他的作品能以低音淡色引人入胜,用字平淡,却意境深远,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贾平凹出版过散文集30多种,其中《爱的踪迹》获全国优秀散文奖,《贾平凹长篇散文》获鲁迅文学奖。作品为大家所熟悉的有《丑石》《静虚村记》《秦腔》等。本期我们选了他的散文《陋室》,作品在细腻而流畅的描摹之中,为我们展示了贾氏散文的古朴、幽默和淡雅。  相似文献   

11.
秦牧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把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熔于一炉,做到"形散而神不散",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为广大的读者所喜闻乐看.他的散文,教人以德,晓人以理,给人以知,动人以情,闪耀着思想的火花,倾吐着炽烈的感情.在他的散文里,古今中外、天上地下、高山大海,风土人情、虫鱼花鸟……应有尽有,笔墨所至,无所不及.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是中国新时期的散文革命家。他对中国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启导与创作实践上。本文侧重探讨贾平凹在理论上对中国当代散文发展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在于澄清、矫正了中国当代几十年来关于“散文”的种种错误演绎,还在于他结合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贾氏散文理论”。他一百多万字的散文作品,是他这种理论的尝试与深化。  相似文献   

13.
雷平阳的诗歌是叙事的。他的叙事独特,而又"合法",与当代文化、社会、历史的真实情况高度一致,与当下审美十分合拍;他诗歌中的叙事与散文是互补的,他的叙事指向内心;他的叙事虚实相济;他的叙事时空观念十分强烈。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文坛上,秦牧散文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色是知识丰富,内容广博。他往往将叙事、抒情和说理融合起来,而以叙事为其特长。他的一些短短数千言的好作品,决非唾手可得,而是作家以"狮子搏兔也用全力"的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精心磨炼出来的。本文试从写作学角度探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在秦牧散文中的深刻体现。  相似文献   

15.
史铁生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创作,将自己经历苦难后悟出的哲理融于创作中,使得他的散文在质朴平淡的外表下却蕴含着思辨的哲学气息,他的这种个体性书写为当代文学史开辟了新的一种散文书写范式。在史铁生散文的哲学叙事中,他总结出了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三种人生的根本困境,并给出了超越这些困境的方法。论文就是以史铁生散文的人生困境为出发点,探寻其超越困境的根本方法,并试图发现这种超越性的美学欣赏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贾平凹先生在读过王剑冰散文后写道:"他是个认真对待散文的人,以他的理论思考、创作实践和编辑工作以及许多文学活动,是对新时期散文做出了贡献的人。如果仅从中国的中间东西画一条直线,东边余秋雨有余秋雨的面目,西边周涛有周涛的个性,中原郑州的王剑冰虽未有余周的极致,却有他的中庸,中庸并不是平庸,他有他的浑厚和鲜活。"王剑冰先生集诗人、散文家、散文理论家、  相似文献   

17.
刘红星  王瑾 《山东教育》2011,(31):20-22
"季先生的散文创作,是当代文坛的上乘之作……他的散文,看来质朴无华,没有什么雕刻和修饰,实际上光彩照人、韵味无穷,这正是他运用语言的高超之处。当然,季羡林的散文之所以感人,还在于它是作者真情实感的体现。"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自己的花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文苑中,秦牧的散文独树一帜。他和杨朔、刘白羽一样,同是我国当代的散文大家。秦牧的散文,有其独特的风格。他不象刘白羽那样笔力粗放,气魄豪迈,也有别于杨朔那样文笔纤细婉丽,长于借景抒情,充满诗情画意。秦牧的散文,不但以其深邃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赢得了广大读者,同时,他也以富有形象感、平易通俗、自然淳朴、充满哲理的语言,在散文的语言运用方面,独辟蹊径,作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苇岸一生关注大地上的事情,收割大地的意象,他不仅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而且还善于发现和赞美那些在这块大地上诗意的栖居者。而他的散文则与中国当代散文的主流格格不入,处处显示着独特的美学韵味,在这种意义上,又彰显着他是散文大地上的"异乡者"的身份,这些都无不构成了苇岸散文现代性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0.
正宓月/推荐01黄亚洲老师是写作的多面手,剧本、长篇小说、诗歌、散文均有涉猎,且创作颇丰。他擅长主题宏大的作品,他最挚爱的却是诗歌,散文则是他偶尔为之的"边角余料"。正是这些"边角余料",却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