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海峡两岸学校体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专家访谈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海峡两岸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学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以及课余体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两岸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学校体育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各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不足。两岸应各自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优势,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学校体育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工作。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道德品质、知识、指导训练、心理能力等方面,阐述一般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分析和探讨1名合格的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关于高校办“体校训练”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强调指出:要重点抓好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积极开展课余体育训练。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教育和体育的改革正在深入发展,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今后如何进行改革是本文所要研究的重点。1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1、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学校数量据专家调查资料称,在194258所中小学中有1…  相似文献   

4.
一、学校体育的目标 学校体育目标集中体现在人们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编制、体育教学实施、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竞赛开展中的体育价值的理解,是学校体育目的在学校体育中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信息台     
<正>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与国家体委群体司定于93年第四季度召开全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论文报告会。征文范围如下: 一、关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深化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改革的研究。二、关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地位、目的、特点及功能的研究。三、关于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关系以及为“奥运战略”服务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课余体育训练环境为研究对象,依据教育学基本理论,提出了课余体育训练环境的基本概念,认为课余体育训练环境作为学校体育环境中的一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理论上论述了课余体育训练环境的概念、构成、内容及优化。  相似文献   

7.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校体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学校体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课余体育训练,经过70年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课余体育训练的制度和竞赛体系,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70年来,我国课余体育训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为我国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和竞技体育人才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此刻,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  相似文献   

8.
全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论文报告会在西南师范大学举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为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进一步总结和交流开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经验,研究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训练手段与管理的理论,提高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效益,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1993年11月25日至30日在重庆西南师范大学举行了全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论文报告会。这次论文报告会是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和国家体委群体司联合主办、西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承办、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协  相似文献   

9.
课余体育的含义是中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开展课余体育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例如被熟知的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活动、课余训练、课余竞赛以及校外体育、家庭体育等多种组织形式和内容。通过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进而达到开展体育教育的目的。深入研究课余体育训练现状,改善当前的课余体育训练现状,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最终促进我国的体育运动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对二年来我省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的实施与进展的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与分析,结论认为:①社会化将是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体系完善的重要途径。②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社会化不能一蹴而就,应有一个逐渐推向社会的过程。③学校要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与社会的联系,相互支持,优势互惠。④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在社会的参与下,应结合社会对未来多元型人才的要求,为培养出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体育作为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形式之一,在长期的交流合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情报搜集、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余年来海峡两岸体育交流的过程、现状进行回顾与分析,归纳出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并对其未来的走向与前景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
兰自力 《体育学刊》2003,10(1):135-137
通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和社会调查等,对台湾学校的体育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台湾学校体育在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和人教育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独特的体系与特点,有其长处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从文化学、社会学的视角梳理了自古以来两岸体育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大量事实证明,台湾地区体育文化无不笼罩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灿烂光环之中。体育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两岸体育及两岸关系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社会体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社会调查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海峡两岸社会体育管理体制、社会体育团体组织、全民健身计划以及体育场地设施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两岸社会体育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与社会背景,受其政治、经济、文化及人文教育环境与生活习俗的影响,各有其长处和不足。两岸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以促进两岸体育运动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合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贯穿于各个时代的各个思想学派。国术是一个集多种传统文化因素于一身的综合性文化载体,与其紧密相关的传统哲学、医学、美学,无不将"和合观"体现得淋漓尽致。海峡两岸国术养生同宗同源,都将和合思想融入其中。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和合文化的历史来源,探讨其在国术养生中的体现,最后运用"和合观"审视海峡两岸国术养生资源共享的可行性的契合点。旨在促进国术养生的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加强海峡两岸国术研究的交流,进一步服务于中国的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16.
海峡两岸体育交流政策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分析、访谈及座谈等方式并引用博弈论来了解两岸体育交流过程中的政治阻力因素与推力因素.研究发现,两岸体育交流互动的策略与不同时期的政治局势息息相关,更受交流目的层面的影响.推力是:中国大陆把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始终作为己任;而台湾地区由于担心被边缘化,加之台湾同胞的中国情结、社会活力及民意压力,驱使台湾当局开放、交流.阻力是:台湾的"台独"论问题.建议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以理性、互惠、合作为原则,先民间后官方,先学校、社会体育领域再竞技体育领域,先相互协办海峡两岸体育赛事再相互协助申办与办理国际体育赛事.  相似文献   

17.
对苏北地区的218所中小学校课余训练工作状态的现况调查。结果表明:学校课余训练运动项目的设置仍以传统的、娱乐性、趣味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为主。在运动队的梯队组成上差别较大。部分学校成合理状态,利于运动队的发展和运动员的成长。在教师制定教学训练计划的工作方面极为薄弱,教学训练计划制定不够齐全,较为单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学训练质量和运动队竞技水平的提高。在训练频率上,周训练次数和每次训练时间能够较好保证,但年训练月数部分学校略显不足。影响到课余训练的效果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8.
论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冲突与尴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发展已陷入冲突与尴尬的境地。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因素进行了归纳分析,分析了使学校课余体育训练陷入冲突与尴尬的矛盾所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分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其体育政策的发展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实地考察台湾体育政策现状,对海峡两岸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政策走向、优势劣势和异同点进行比较与分析,找出两岸体育政策中可以借鉴和吸取的经验,为以后两岸体育更好的融合打下基础。发现两岸体育政策都是以学校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主导,群众体育为辅,且都富有政治色彩,都取得了很大成就,有各自的优缺点,大陆地区需完善体育行政运行机制,推动适应性体育发展,重视体育教学,加大对群众体育的政策支持,发展体育人口,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淡化政治色彩,互补共进,促进两岸体育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