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振兴上海、开发浦东已成为“热点”,印刷配套材料PS版的开发和研究也在浦东开始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2.
在浦东开发开放起步时,党的十四大就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的经济新飞跃。”十三年过去了,浦东在经济、金融和贸易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充分体现“龙头”的作用。然而浦东的化,在浦东的建设和发展中,并没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已显得滞后。这一现象与浦东开发开放很不协调,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浦东的发展,也有损浦东在国际国内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9月9日,我与分社同行夏儒阁合作采写的通讯《浦东在加速——邓小平南巡以后看浦东》被总社播出.,第2天上海、北京、深圳等地报纸都在显著位置刊登。上海市长黄菊等领导同志表扬了这篇稿件,一些新闻抖前辈称此稿”有新意,有深度”,许多相识的同行和读者也纷纷来电,有的说“这篇稿子发得很及时”,有的说“稿子很好读”,有的说“看了这篇通讯,好象到了一次浦东……”读者满意,我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说句真话,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们一直没有轻松过。因为,八十年代看广东,九十年代看浦东。浦东,太需要报道,太需要好报道了。而作为记者,我们一直没有拿出比较理想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上海开埠以来,黄浦江下游没有修建过一座桥梁。浦东、浦西的来往交通十分不便,信息交流自然也就不那么畅通了。因此,拥有大量企业的浦东地区,长期以来却被人们视作为“阿乡地方”而受到冷落。甚至连一些新闻记者除了要完成上级布置的重点报道项目采访以外,一般都不大注意去浦东发掘新闻。这对浦东的企业和居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上海浦东新闻沙龙”就是为促进浦东与浦西的信息畅通和交流而成立的,它经过民政、公安部门的登记注册,其成员均以单位形式加入。目前,已由初创时期的25  相似文献   

5.
在浦东陆家嘴世纪大道的路口,一块闪亮的牌子铭刻着小平同志十多年前对浦东的叮嘱:“抓紧浦东开发,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  相似文献   

6.
要有“全球视角” 浦东开发不仅仅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大事,而是把浦东推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将会对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从新民晚报建立浦东记者站开始,我们一直坚持用“全球视角”来关注浦东新区发生的每一件新事物。  相似文献   

7.
浦东,是一个充满想像力的“极品之地”,认识浦东需要足够的想像力。十多年前,当罗氏中国总经理威廉·凯乐把罗氏在华的第一家工厂选址于浦东的一片农田时,有人说他“疯了”。事实证明,威廉·凯乐的选择是有远见的。如今,罗氏已在华建立了6家企业,5家花落浦东。威廉·凯乐感叹说,“选择浦东,就是选择成功。浦东,是制造梦想、实现梦想的地方。”从桑田简屋、一穷二白的落后农村,到高楼林立、繁华如梦的现代新城,短短12年,浦东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一百多年、新兴工业化国家三十多年才走完的路。那些一度对浦东抱猜测、怀疑、观…  相似文献   

8.
1992年5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和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研究会主办的《浦东开发》杂志向社会公开招聘采编人员,我应聘担任了杂志副主编,主要负责杂志的编采业务。《浦东开发》杂志是目前浦东新区唯一的一份刊物,上海市副市长、浦东新区工委、管委会主任赵启正又是这本杂志的编委会主任,因此常有新闻界同行问我:“赵启正是否挂名的编委会主任?”我回答:“不!”于是又有人问我:“那么,赵启正对办刊物有何报道思想?你在办刊物中有没有手脚被束缚住的感觉?”我的回答还是一个“不”字。随着浦东新区两委正式挂牌,赵启正副市长也成了新闻界关注的热点人物,而且成了新闻界的知心朋友。赵启正不仅关心新闻改革,而且对新闻工作很在行。如果说,以前我是凭感觉说这话,那么现在我可以说是凭感受说这话。  相似文献   

9.
浦东开发是中国改革的重点和标志,是对外开放 的窗口和形象。为了让世界了解浦东,让浦东走向世界,1996年以来,浦东新区管委会新闻办公室“借船出海”,借助媒体,相继在香港《大公报》、《新民晚报》美国版、《上海航空》杂志上开辟了浦东开发专版,并不断拓宽外宣渠道,通过多种海外媒体传播浦东新闻,努力做好外宣这篇大文章。五年来,已出版71期专版,发表了1000余篇文章和照片,宣传了浦东开发的成就,介绍了浦东的投资环境,塑造了浦东的形象,展示了新区崭新的风貌。 瞄准世界高屋建瓴 外宣要有宏观思路,高屋建瓴,突…  相似文献   

10.
“就是冲劲、闯劲不如浦东开发开放初期,想当老板的劲头弱了点。”  相似文献   

11.
“热烈祝贺”之类见诸报端,已经司空见惯了:新产品问世“热烈祝贺”,新企业开张也“热烈祝贺”。此风现在蔓延到新闻界,连什么记者站成立也“热烈祝贺”一番,真是热闹得很。最近见到一条广告:一家报纸驻上海记者站的浦东采访站成立,也有51家中外企业登报祝贺。有日本贸易代表、工厂厂长、酒家经理、乳品门市部经理、乡长、党委书记等等。看了实在令人眼花缭乱,百思  相似文献   

12.
“全球视角”看浦东——区域经济报道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改革开放走过二十多个年头,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来说,今天的区域经济已经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全球经济的特色。作为中国90年代开发开放重点的浦东,这种全球化的特色更为明显,如何站在全球视角报道浦东,成了区域经济报道探索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浦东的新闻点,不在于创造了多少个 “史无前例”,而在于如何按国际惯例办事 我们的区域经济报道,很看重“之最”一类的新闻,什么“建设速度创世界第一”啦,什么“建筑高度居亚洲之冠”啦,什么“建设规模史无前例”啦……记者写起来洋洋洒洒,报纸版面和视听节目亦能给它留出个好位置,然而,一些外国受众对这类报道却兴趣不高。  相似文献   

13.
“闯海的人”向南,去深圳,去海南。而他们,向东,跨过黄浦江,开发浦东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请从浦东的角度,谈一下临港地区对浦东的价值。姜樑:临港代表浦东的未来,它将承载浦东今后十年、甚至几十年发展的空间。当前浦东的发展主要在北面。临港还很难代表浦东的今天,这是一个战略考虑。临港将是一个滨海城市,也是一个先进制造业的高地,而且是浦东乃至上海制  相似文献   

15.
上海开埠以来,由于黄浦江两岸发展极不平衡,繁荣的浦西与落后的浦东形成鲜明的对比。为此,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人们便普遍认识到:“浦东与浦西仅一江之隔,但能于交通方面有圆满之解决,异日之发展,殊不可限量。”当时,就有人提出兴建隧道等越江工程以沟通两岸交通的设想。 1929年,上海特别市市政府为实施“大上海计划”,实现孙中山“设世界港于上海”的宏伟计划,特成立了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为开发浦东,市中心区域建设委员会在所编制的《上海市全市分区及交通  相似文献   

16.
7月18日,柯达图文影像集团与浦东印协联手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主题为:”印刷力透纸背——浦东印协携手桐达带您领略先进印前新风采”的”CTP新技术在包装领域的应用”研讨会,来自各大印刷企业、政府机关的代表、业内专家、柯达新老用户以及新闻媒体的100多位嘉宾出席会议。此次会议旨在让浦东印刷企业了解CTP新技术,推动浦东印刷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99《财富》论坛· 上海”年会在浦东召开后 的三个月里,浦东又迎来 了又一轮国内外的投资热 潮,仅仅10月份一个月内 浦东就吸引投资2亿美 元。上海浦东受到了全国 和世界的更大关注。 浦东开发开放是中国 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 和标志。通过对浦东这一 窗口形象的宣传向世界展 示上海乃至中国改革开放 的形象是新闻媒体和宣传 部门的职责昕在。浦东从十 年前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 已经明确地标上了美国出 版的地图。我们从实践中体 会到,必须站在全球高度来 认识浦东,必须不断研究对 外报道规律,积极探讨有效 方法,努力改进技巧,切实…  相似文献   

18.
四、浦东信息业发展对策研究为确保浦东信息业发展目标的实现,我们认为在发展中必须着重解决好以下六大问题。 1.更新观念,“开发浦东,信息先行”改革开放至今10多年来,上海的各项信息工作从无到有并初具规模。但其后的发展又呈曲折反复,有裹足不前之势,各部门信息系统仍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东方电视台成立至今仅3年多一点时间,但广告收入年年翻番,1996年可达3.2亿元。位于浦东的新大楼将在1997年启用。“东视”在上海的地位也已同上海电视台不相上下。新闻直播面广量大“东视新闻”每天18:30分开始至19:30分结束,起始时间与“上视新闻”一致,中间不转播中央台“新闻  相似文献   

20.
18年前,当中国改革开放逐步迈向“攻艰阶段”时,位居中心城市旁的浦东适时拉开了开发开放的大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