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第6期《发明与革新》@[世界真奇妙]专栏转载了《北京青年报》的一则消息--《北京惊现“三日同辉”奇观》文中引用北京市专业气象工程师李德广关于“多日同辉”天象奇观成因的介绍.这篇报道,深受读者欢迎.但李德广在文中声称“在北京几十年来的气象资料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载,目前只有在国外资料中有所显现”这种说法是欠妥的.因为据笔者所知“多日并出”天象奇观在国内气象资料中不乏翔实记载.且不说《山海经》、《淮南子》中“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留其一日”的美丽神话传说.  相似文献   

2.
世界真奇妙     
北京惊现“三日同辉”奇观 3月26日16时50分左右,一位金先生打电话告诉记者,他发现天上有3个太阳,呈一条横线,中间的较大,两边的较小,但两边的“太阳”很亮。与此同时,几道彩虹几乎形成了一个环形,彩虹上有云彩遮挡,特别漂亮。 直到下午6时,这种奇怪的现象在持续了1个小时后才消失。 据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工程师李德广介绍,26日傍晚的天象确属奇观,在北京几十年的气象资料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载,目前只在国外资料中有所显现。 据李工介绍,此种天象是“三日同辉”,又叫“假日”或“虚像”。它是太阳在大气中玩的“把…  相似文献   

3.
3月26日16时50分左右,一位金先生打电话告诉记者,他发现天上有3个太阳,呈一条横线,中间的较大,两边的较小,但两边的“太阳”很亮。与此同时,几道彩虹几乎形成了一个环形,彩虹上有云彩遮挡,特别漂亮。 直到下午6时,这种奇怪的现象在持续了1个小时后才消失。 据北京市专业气象台工程师李德广介绍,26日傍晚的天象确属奇观,在北京几十年的气象资料中还没有这方面的记载,目前只在国外资料中有所显现。 据李工介绍,此种天象是“三日同辉”,又叫“假日”或“虚像”。它是太阳在大气中玩的“把戏”。形成此种天象的主要原因是在傍晚半透明的薄云中竖直排列着许多门角形的柱状晶体,当太阳光照射在一根根晶体上时就会发生很有规则的折射,产生虚像,有时人们眼中会有3个、4个甚至5个太阳,彩虹也随之产生。这种现象之所以极为少见,是因为形成它的几个主要条件很难同时具备。 原载《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4.
《鸡肋编》的科技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肋编》是我国重要的史料笔记之一,内中有不少科技史资料,弥足珍贵,如该书记载的添食增丝,代用饲料等是迄今发现的最早记载,此外如“香龙茶”的制作技术“一穗传”的选种方法,麦类南移及其原因等都值得进一步研究,该文作者在对《鸡肋编》全面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发掘进十多项珍贵的古代科技史资料,并逐条进行了科学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生机的科学. 说它古老,是因为天文学在中国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专门观测天象的天文台,最早的天文台建于夏代;元代曾经在北京建立的司天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天文台.我们有着令人羡慕的两千年不间断的天文记录,有着精确的历法理论.《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这是各国学者公认的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相似文献   

6.
简讯     
《科协论坛》2014,(3):63-64
<正>公众爱看的10部科普影片投票产生2014年1月17日至2月14日,由专家评选出的46部优秀科普影视作品在新浪网"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专题页面上线,接受公众投票,截至2月14日投票人数达10.7万人次。投票产生的"公众爱看的10部科普影片"是《大师——谢希德》《趣味科技大赛》《"绿色"牛粪是个宝》《生物武器灭白蛾》《天象奇观日全食》《自然之谜——地震》《非常科学——对折的纸》《深海危机》《山野小植物》《鲟鱼繁殖新技术》。(中国科协科普部)  相似文献   

7.
2004年4月22日,英国《自然》周刊发表了一项重要成果——以河野友宏为首的日韩联合课题组,将不同个体的雌性小鼠卵子,经融合和激活发育,成功地产生了有两个母亲但没有父亲的、命名为“辉夜姬”的一只小鼠,“辉夜姬”成年后,与正常雄性小鼠交配,又产生了一窝健康的后代(见照片)。产生“辉夜姬”的技术称为雌性单性生殖,简称单雌生殖或孤雌生殖。“辉夜姬”是异体单雌生殖产生的;如果卵子来自同一个体,则为自体单雌生殖,如果同一个卵子在开始发育时单倍染色体自然加倍而发育,则为同卵单雌生殖。如果是由两个精子核(双雄核)进行的发育,则为单雄生殖。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各类吃人者屡见不鲜。1939年,德国古人类学家魏敦瑞在对北京猿人头盖骨进行研究后,竟然得出了北京猿人是最早的食人族这一结论。“吃人史学”根据造字法,“肉”字就是一个张开的口字,里边有个人,外边有一个人等着。因此,“肉字就是一个被吃的人与吃肉的人。”我国的史学著作中关于吃人的记载比比皆是,可谓“吃人史学”。据李敖先生考证,以汉朝为例,《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中明确记载的吃人事件就达21起之多。“食肉寝皮”、“割股救亲”、“生吞活剥”这类成语,多出于相关朝代的史学著作,自然也是我国“吃人史…  相似文献   

9.
《发明与创新》2020,(2):33-33
“水星凌日”震撼上演,咦,太阳脸上长“痣”啦?北京时间2019年11月11日20时至12日2时38分,罕见的天象奇观“水星凌日”震撼上演。水星变身一颗“小黑痣”,在太阳表面缓缓“爬”过,说是“爬”过,其实是一场“暴走”!虽然从地球上看,水星移动得非常缓慢,但实际运行速度高达每小时24.1万千米。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I0002-I0002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6月23日天空中将出现一轮“超级月亮”,这个天象奇观大约每14个月发生一次,下周末我们将可以看到更大、更亮的月球。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2005,(2):37-37
日本名古屋大学福井康雄教授近日确定了有文献记载以来最早的超新星爆发残骸。这一残骸位于天蝎座方向的“G347·3—0·5”。经考证,在中国历史文献《宋史》中,有7处记载了这一超新星爆发。据报道,这颗超新星是质量约为太阳10倍以上的恒星,在其“行将就木”时发生大爆炸,发出异常明亮的强光。中国的《宋史》记载了这一天文奇观,大致内容是在公元393年前后曾发生过超新星爆发现象,这也是最早见诸于文字的超新星爆发记录。福井教授通过名古屋大学设在智利的电波望远镜“南天”发现了这一超新星残骸,残骸距地球约3000光年,爆发发生时间距今约1…  相似文献   

12.
对于蝴蝶的聚会,中国人称之为:“蝴蝶会”;而国外,则称为“蝴蝶朝圣”。从中国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首次在他的《日记》中记载这个自然奇观以来,已过去了三百多年。中国人对蝴蝶会的记载最早,发现蝴蝶聚会的地点最多。文人墨客们色彩缤纷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触,往往为蝴蝶  相似文献   

13.
太阳运动的“盈缩差”概念,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的基本概念;《历象考成后编》中的“均数”相当于“盈缩差”。文章从《历象考成后编》相关术文中推导出“均数”计算公式;明确《历象考成后编》中“日躔数理”所依据的天文学理论模型是“颠倒的”“简化椭圆”;在这一模型中,地球位于太阳视运动椭圆轨道上的一个焦点,而第二向径(即太阳与另一焦点的联线)作匀速旋转。  相似文献   

14.
在古今中外科技史上,都曾有关于“天文蛋”的记载,特别是从公元17世纪以来,凡是哈雷彗星或日环食等天象出现时,同时在人世间亦就频频出现“天文蛋”奇闻。据国外史料记载:1682年,当哈雷彗星光顾地球时,在德国黑森州马尔堡有一只母鸡生下一个“天文蛋”,在蛋壳上布满星辰花纹。1  相似文献   

15.
阎泽川 《知识窗》2008,(6):16-18
美国《时代》周刊评选出2007年世界十大建筑奇迹。能够被《时代》杂志评选为“建筑奇迹”的10座建筑,都是造型独特、慑人心魄甚至超乎想象的建筑精品。在这十大建筑奇迹中,北京拥有三处,分别是位列第六位、第七位和第八位的国家体育场、央视新址和当代万国城。  相似文献   

16.
2008年8月22日,第29届奥运会圣火正在北京熊熊燃烧。我从广州匆匆赶到北京,但无暇观看首都美丽的景色和奥运会精彩的比赛,而是要到中央电视台参加节目录制。这是一个令我欢欣鼓舞的时刻,我凭“多功能衣帽架”专利参加了中央十台《我爱发明》栏目广州片区的项目筛选,从1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被选进京。  相似文献   

17.
李莉 《百科知识》2005,(8X):57-57
“三伏”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德公二年初伏”。秦德公二年,夏天酷热,人们用杀狗的办法来禳解热毒。这解毒的日子称为“伏日”。据《渊鉴类函》记载:“从夏至后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后伏,谓之三伏。”秦汉时期盛行的“五行相克”的说法认为:夏属火,庚属金,金最怕火将它烧熔,所以一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  相似文献   

18.
1998年9月9日,我曾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题为《科学的一般概念与中国古代的“科学”》的文章,针对同年8月12日李世辉先生在此报的题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文的观点提出不同的见解,否认中国古代有“科学”。此文发表后,又见到一些相关的讨论文章发表,对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的问题,提出了形形色色的不同说法或者答案。1999年1月9日,我又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了《中国古代有无‘科学’之我见》一文,对这一问题,对各讨论者观点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至今,我仍认为后一文章中的观点是可以成立了。  我认为,这场讨…  相似文献   

19.
何谓“人参果”?查权威巨著《辞源》、《辞海》及《植物大辞典》(台湾版)均无记载。但是,现代著名学者袁珂著《中国神话传说词典》里“参考词目”中都列有“人参果”条目,不过是引自明代著名文学家、长兴县吴承恩著《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五庄观行者窃人参》一则有关“人参果”的神话传奇故事。说的是,西方仙界万寿山有一座五庄观,观主是老仙人镇元子,圣号世同君,乃道行高深的地仙之祖,他在后园栽有一棵人参果树,此人参果,又名草还丹,“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子,再三千年才得成熟,一万年方得吃。似这万年…  相似文献   

20.
盛夏的商机     
赤日炎炎似火烧,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烦恼。然而,精明的商人却善于利用“天象”,在烈日下开始拓出一片市场新天地。闻热而动做生意 杭州十大商城之一的“景福百货”,有个鲜为人知的秘密:通过“观天象”来做生意。该商场主要经营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天气气候状况又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或消费行为。因为杭州的夏季高温天气平均在21天左右,但有些年份,如去年又是“凉夏”,高温日仅5天。这样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了空调等消费品的销售。为了及时掌握和利用气象信息,“景福百货”从1992年开业以来,每年都与省气象台签订服务协议,不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