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教育现象学有两种涵义,一种是现象学教育学,它是现象学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这类研究试图通过现象学还原和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研究教育实践中的个体体验,解释其中的本质意义。我们通过分析现象学方法自身的缺陷,论证了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不可能是现象学的。教育实践需要另一种涵义的教育现象学,它是一门以教育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内容的科学。这里教育系统被定义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多个主体之间的信息流动网络;教育现象被界定为教育系统内部的信息流及其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2.
从教学实证研究的合理性说开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那些以教学效果为标志的教学实验的成功并不能被复制,那些教学实验也无法证明或者验证任何理论命题,当然成功的秘诀也就无法推广。教育研究至少存在2种研究立场:理解的立场和知识的立场。理解的立场面向个人的教育体悟,知识的立场面向教育学理论知识。知识立场的教育理论研究将教育教学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它可以分为3个分支: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和教育价值学。  相似文献   

3.
教育学无法成为学科主要是因为找错了研究对象。"目标-手段-结果"是教育实践的整体框架。如果我们把"手段"完整地理解为教育系统,这个系统既是其他学科无法研究的对象,也隐含着对教育的整体理解。在教育系统中,任何局部的信息处理和交互都可以由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解释,但是整个教育系统何以能够具有达到具体教育目标的功能只能由教育学系统机制来解释。研究教育系统能够发展出科学与技术知识,这些知识能提升从教者对教育的理解力和行动力。因此,教育系统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这种教育学不再是教育术语意义上的教育学,而是新教育学。新教育学包含教育技术学、教育现象学、教育价值学三个分支,主张践行以设计为中心的研究范式。新教育学不宣布一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而是为制定清晰合理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提供理论支撑;不关注泛泛的方法模式,而关注如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设计教育系统以达到具体的目标;不关注有效性,而关注教育实践中的一致性;不关注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而关注教育自身的规律;不关注实践的成功,而关注教育系统的缺陷。新教育学作为后发学科虽已开始,但其走向实践,转化为教育生产力的路还很长,至少需要在人员素质、实情数据以及软件工具等多方面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的技术学本质与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使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理论可以区分为教育的现象学研究、教育的技术学(教育技术学)研究和教育的价值学研究。教育具有技术学本质,意指教育是一种人类建构性的社会活动,是一种事先按照理论指导、经过系统规划和设计后再实施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种技术人造物。教育现象学不能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而教育技术学则承担起理论联系实践的重任。教育技术学的理论研究对于提升教育者的教育生产力水平、提升教育实践的理性水平、提升教育理论的研究水平具有直接的理论意义。教育技术学必将充当教育理论发展的原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教育技术学何以作为一门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学科都表现为一种知识体系,且具有研究对象、研究取向和方法、研究范围、概念系统等特征。学科最核心的静态特征就是它的研究对象,其动态特征便是知识创生。是否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是"是否是学科"的核心判据。知识体系的独特性可以用于判定学科的独立性。按照这样的准则,技术应用主义的教育技术学不是一门学科,而只有以教育技术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学才可以称为一门学科。作为学科的教育技术学中,教育技术是一种独特的技术,是教育系统的构造技术。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5,(9):25-29
教育规律的言说存在着胡乱随意地言说教育规律、张冠李戴地言说教育规律、演绎概要地言说教育规律、痴人说梦地言说教育规律等种种混乱现象。正确地揭示教育规律,首先要明确教育系统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其次要认识到教育规律主要包括教育系统的运转机制、整体特征、生存条件等。教育规律并不直接指导教育实践,而是为教育实践者提供理解教育的教育学视角和知识。揭示这样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是由教育现象学、教育价值学和教育技术学三部分组成的新教育学,它具有巨大的学科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列举了用理论体系或知识体系代替学科体系、用知识体系解释理论体系的错误做法后,厘清了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关系,分析了教育技术界用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或教育技术学知识体系代替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的现状,从教育技术学的次级学科或三级学科的有机整体观出发,认为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由教育技术学原理、教学设计学、教育传播学、信息化教学论、远程教育学、教育技术管理学等学科组成。  相似文献   

8.
论教育技术之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领域对于研究方法没有约束力,基于研究领域来讨论研究方法是没有意义的。最终决定研究方法的是研究结论的陈述特性、数据性质以及收集和处理方面技术准备。只有在知识体系中才能探讨研究结论的陈述特性。从学科理论的角度看,教育技术学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但是构造技术效应件、利用缺陷分析法改进效应件和技术原理是必要的研究手段。同时,教育技术不仅仅表现为一种技术体系,它还是一种理解教育的独特方式。从教育技术的角度看,教育教学规律不表现为公式或者命题体系,而表现为一种教育教学模拟仿真系统,这个系统在可能性空间中表征教育教学系统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和方法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我国教育学界受到现象学的影响后,出现了三种学术形态:学科学形态、教育学形态、哲学形态。"学科学"意义上的研究只是介绍"现象学教育学"或"教育现象学"的内涵、特征、方法、范围等,并不直接利用现象学资源开展具体的教育研究;教育学形态的研究是接受现象学的基本结论,以此为前提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现象学教育学";哲学形态的研究是直接操持现象学的方法开展教育研究,可以命名为"教育现象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教育学的逻辑起点是“知识新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是“教育软技术创新”;教育学是研究生产“知识新人”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教育技术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软技术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教育技术是指涉及教育软技术创新的技术;教育技术学与教育技术进步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项贤明 《教育研究》2021,42(2):45-55
每一学科都从其独特角度为我们生产属于该学科的知识,这是一门学科获得独立地位的基础。由于学科发展历史和师资培养实际需要等特殊原因,导致教育学的知识体系十分庞杂。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这种逻辑异质性,直接影响了教育学的内在严密性和学科同一性。对教育学知识进行必要的甄别和清理,包括厘清教育学核心知识和外围知识的关系,从而在逻辑上保持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自洽,这不仅是教育学进行有序且有效的知识生产之需要,而且也是教育学科学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科学化意义丝毫不逊于方法的实证化。  相似文献   

12.
美国是教育技术的发源地。立足于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来探究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状况是一个全新的视角。美国教育技术在60年代受到视听媒体、70年代受到传播学和图书馆学的影响,在80年代受到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90年代受到学习科学的影响。相应地,美国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关注重点也发生了对应的变化。总体而言,美国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名称非常多样化,所属院系主要设在教育学院之下,且以独立的系、专业、研究方向等形式开设。人才培养层次、方向和形式具有自主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不仅与各院校对教育技术学人才的培养定位、学者们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学校的师资及资源建设等因素休戚相关,而且深受整个美国社会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技术课程化演进轨迹的历史回溯,系统地分析了STS课程的教育内涵及其实践价值,并对当前正在开展的技术通识教育提出了建议。基于STS教育的发展理念,技术通识教育应该走出技能应用教育或单纯技术素养教育的误区,着力加强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和人文课程的联结统整,突出技术通识教育的社会意义和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4.
加强大学的研究功能是日本科技立国的一项重要措施,促成了一批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研究型大学的结构调整和学术发展。京都大学的教育理念和组织体系在日本国立大学中最具典范性。大学法人化改革优化了学术研究的自由环境,研究生院重点化工作加强了研究型大学的研究功能,改良后的大讲座制更有利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日本提高大学创新能力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大学的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advanced research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Japan.This policy contributes to the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academic development of several universities which mainly focus on post-graduate education.Kyoto University can be regarded as a typical model of the universities subjected to this policy due to it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organizational system.The focus of graduate school enhances the university's research capability.Improved large Academic Chair system help bringing up research talents,and university legal personalization reform optimized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Their experience in improving university innovation can be a good reference for Chines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宁波市教育城域网正常运行两年来的建设和管理经验。其中统一网络平台低投入高带宽的设计思想,主干网络通道建设技术,网络信息的建设与运行管理经验,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元宇宙作为前沿理念聚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载体,可为教育科学体系变革提供支撑。在梳理教育元宇宙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透过复杂性科学视野审视教育元宇宙。研究认为:教育元宇宙可理解为教育复杂系统的混合物理模型,利用教育复杂系统表征“教育”可以统括教育涉及的一切特性,是认识论层面的升华;通过混合物理模型刻画“元宇宙”能够深刻把握“链上虚拟世界”的本质,是方法论层面的落地。教育元宇宙的架构主要包括教育复杂系统框架和混合物理模型框架:前者的建立涉及复杂系统的结构、功能及机制,其功能维度的需求决定结构维度的设计,通过逻辑推演形成理论层面的概念模型;后者涵盖主观、客观及现实三部分,借助信息技术整合为实践层面的数值模型,其结构维度的计算引发功能维度的演化。教育元宇宙除在深度沉浸、具身交互、时空跨越、虚实融生等方面的教育赋能外,其深层应用在于探明教育复杂系统演化的规律、发展优化和调控教育系统的方法以及建立可解释的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育技术价值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借鉴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进行一次系统的审视,依据技术的两种属性探讨教育技术价值及其体系,分析教育技术外在价值引发的教育技术应用伦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张烨 《复旦教育论坛》2006,4(6):24-28,32
政策的本质以及它与制度的关系模式决定了教育政策制度分析的必要。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应将教育政策纳入到与教育制度关联的关系模式中,放入教育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应该是方法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统一,而实现连接的桥梁则是对行动者策略行为的充分关注;作为方法论的制度分析,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对教育制度差异的敏感性、注重制度发展史,关注观念与意识形态等心智结构因素对制度发展的影响;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对教育政策制度伦理公正的考量。教育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是建构的、开放的,同时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又是有限度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学校教育的改革,语文教育应以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为契机,抓住学科特点,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逐步由课堂教学系统向社会生活系统转移,并通过教育信息化手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能力,以适应"终身学习"的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