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知识要点力概念———力的定义、三要素、作用效果、单位 .分类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 .接触力———弹力、摩擦力 (大小、方向、作用点 )合成与分解 根据力的等效性 .运用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矩———M =F·L 单位 :N·m平衡条件共点力平衡F合 =0包括Fx =0、Fy =0有固定转轴平衡F合 =0、M合 =0二、考点分析物体的平衡是力学的基础知识 ,力的概念是贯穿力学乃至整个物理学的重要概念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力在合成与分解时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是所有矢量合成与分解时遵守的普遍法则 .…  相似文献   

2.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是学生进步最大的黄金时间,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对热点知识和主干内容的总结和提炼.专题复习目的在于通过复习后能让学生有方法,有策略解决某类问题.因而设计教学内容时注重以点带面,珠连壁合.本文笔者试从《力的平衡》专题复习探索专题教学.本专题目的在于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内容:(1)能熟练地确定各种力的的...  相似文献   

3.
《浮力》复习课的设计开国英设计指导思想1.通过录像、投影帮助学生复习有关浮力的基础知识,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2.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浮力概念的复习目标要求:使学生深入理解浸在液体和气体里的物体受...  相似文献   

4.
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说明中指出:“考生在复习时,应着重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猜题和死记硬背。”为了复习迎考,同学们应该重点复习哪些基础知识呢?又是应该怎样复习呢?对于前一个问题,不言而喻,主要以《复习大纲》为准绳,在这里谈谈怎样复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狠抓基础知识《一九八○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复习大纲》(下称《考纲》)的总说明中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应着重在打好基础上下功夫。”“把注意力放在巩固基础知识”上。这个精神对历史课的复习具有指导始终的根本性的意义。一般说来,在复习的第一阶段,如果我们是认真地按时间顺序系统复习的,学生基本上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第一册第一单元:水和空气,包括《怎样认识物体(一)——水》、《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水的蒸发和沸腾》、《水蒸气的凝结(一)》、《水蒸气的凝结(二)》、《冰》、《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等七课。复习要点1.认识水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的液体。2.了解什么是蒸发和沸腾,以及蒸发快慢的条件。3.知道水蒸气变成水的现象叫做水的凝结。能区别露和雾。  相似文献   

7.
本《提要》依据:1.国家教委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2.省教育学院编写的《阅读与写作学习材料》、《语文基础知识学习材料》。 编写原则:从单元到具体课文确定重点内容和学习要求,尽可能地形成总体意义上的知识网,给复习以系统性的提示。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浮力这一章是液体压强知识的延续和深化,还与密度知识、力的分析、二力平衡联系密切,所涉及到的题目综合性较强,因此在浮力复习中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还要在题目的综合应用上下  相似文献   

9.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总复习》一文编写的特点是:(1)读者明确——初中应届(或历届)毕业生;(2)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自我复习,把基础知识作较系统的整理;(3)通过列表、填空、问答、改错等形式检查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4)较好地体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全文贯穿了“提出问题,促使学生目我复习;系统整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精神,值得各校借鉴。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电视大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是内蒙古电大统开课。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 ,把握课程重点并做好期末复习 ,本复习提要将对C系列包含的知识模块中的教学内容、期末复习要求作详细说明。本课程文字教材采用模块化结构 ,分三个系列 ,其中 ,C系列包括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 )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二 ) 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三 ) Word97文字处理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八 ) Excel97电子表格系统计算机基础知…  相似文献   

11.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已学的基础知识 ,并使之系统化 ;熟练已有技能 ,提高学生已有知识的能力 .孔子曰 :“温故而知新” ,如何上好复习课 ,使学生在复习课本中掌握更多的新知识 ,是教师们一直探究的问题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用“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典型例题示范———延伸课本例题———分层设计课堂练习”这一系列教学程序进行复习 ,收到不错的效果 ,以下就这几种程序结合初中数学第三册第九章《三角形》的复习课作深入地探究 .1 系统复习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基础知识就是根据拟定的复习提纲 ,全面、系统地回忆所学主要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正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是上好复习课的前提条件.《三视图》选自人教版《数学2(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复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复习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同时对立体几何中几何体的直观图、面积、体积以及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为了让学生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能力,我通过巧妙整合基础知识,细致归类解题方法,优化了教学设计,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达到了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本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三视图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的四个实验省区的学生,已于2007年6月参加新课程下的高考,纵观新高考数学试卷的数列试题,笔者深深体会到:试卷紧扣新课标(以下简称《标准》)要求,在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大纲》要求的高考数列试题对比,难度明显降低.因此,《标准》下数列高考复习与<大纲》下数列高考复习要有所区分,要注意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4.
物体的受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有密切关系,许多力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物体的受力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主要是分析研究对象(物体或几个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进行物体受力分析,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能区别力和惯性;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和浮力的计算;理解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和杠杆平衡,有了这些基础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只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受力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就如何高效系统复习提出几点建议:一、注重基础把,握考纲,以动词为主线串联复习只有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考生才能从容应对高考,而《考纲》词汇又是我们备考的总依托。《考纲》所测单词均为《考试大纲》词汇,选词突出基础词汇。现以2012年甘肃高考对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考查,梳理出考纲基础知识点与复习链接线(:顺序依次为题号、语法点、链接线、词汇)6、交际用语:建议的应答It’s up to you;7.冠词(1)特指(2)再一次The  相似文献   

16.
“浮力”这一章,在初中物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除了包括浮力、阿基米德定律、浮沉原理等重要基础知识外,还牵涉到重量、比重、液体压强、压力以及二力平衡等重要基础知识。知识的综合性和实用性都很强,难度也较大。而且,本章知识内容在高中不再学习,因此在初中毕业总复习中,一定要帮助学生认真搞好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对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牢固,并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我们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复习的。  相似文献   

17.
·知识体系及复习要求·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 (知道 )阿基米德原理 (知道 )物体的浮沉条件 (理解 )轮船、气球、飞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知道 )·重点难点剖析与复习指导·本单元的重点是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是浮沉条件及利用漂浮条件求解相关的问题 .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浮力产生的原因1 浮力产生的原因 :由于液 (气 )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向上的压力F向上 和向下的压力F向下 ,且F向上>F向下,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 .即F浮 =F向上 -F向下 .2 浮力的方向 :竖直向上 .注意  (1)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六年成人高等学校的入学考试将要有重大的改革,即全国各类的职大、夜大、电大、函大等实行统一招生考试,统一录取。面对这种改革,考生应该如何复习?教师应如何辅导呢?现在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1986年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复习大纲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复习大纲》,谈一谈化学课程的复习问题。教委会的通知明确指出:“复习时应把重点放在系统地复习《大纲》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大纲》本身要求的也是几个“基本”,即  相似文献   

19.
为帮助小学毕业生系统复习和巩固所学基础知识,我省已出版《小学语文复习指导》和《小学数学复习指导》。书中内容以《大纲》要求为准,没有超越教材范围。每本书首先提示各章节的重点、难点,继而概括基础知识,并配以适当的例题  相似文献   

20.
一、考试命题范围和复习重点 本课程考试以“大纲”为准则,以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课本《语文》(上册)为依据,除作文题有些特殊外,命题不出教材规定的范围。命题的基本范围和复习的重点内容是:语文基础知识短文(12篇),文体知识短文(9篇),文学史知识短文(3篇)的基本要点;选文《改造我们的学习》、《眼睛与仿生学》、《梅园新村之行》、《包身工》、《飞向太平洋》、《雨中登泰山》、《钢铁假山》、《风景谈》、《项链》、《诗经》二首、《邹忌讽齐王纳谏》、《劝学》、《鸿门宴》。阅读能力考查的文段集中在上述课文中。 二、考试和复习的具体要求 (一)语言基础知识 1.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讲读课文重点词语的音、义,辨析不规范的字词,并加以改正。 2.能够读懂重点课文结构复杂的长句,把握语意。 3.了解比喻、借代、比拟、夸张、设问、反问、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和句式的特点、作用,并能够根据要求采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句式来表达规定的内容。 4.了解词语意义锤炼知识,能够根据表现方法、场合、对象、目的的差异,做到语言基本得体。 (二)文体知识 1.了解政论文、阐述性说明文、访问记、报告文学和通讯的文体特点和写作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