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阳》是小学语文第八册和小学自然第八册上选编的同一篇名的课文,都是讲太阳的知识及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语文课与自然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节约课时,又可以发挥两课的互补功能,使语文课和自然课相得益彰。 对于语文课本上的《太阳》一课与自然课本上的《太阳[一课的联合教学,具体做法可如下: 一、以神话传说激趣 教学开始,教师讲述“后羿射日”和“夸父追日”的故事以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故事完毕,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后羿能射下太阳吗?夸父能追上太阳吗?(不能、为什么不能?设置悬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从学生探究的角度出发,小学自然中的实验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验;一类是让学生积累事实的实验;另一类是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例如苏科版第八册《毛细现象》、《渗透现象》等课的实验,就是这三类实验的范例。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自然》第九册的第四课《制作电热切割器》是节选学课,继《电热》之后,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易电热切割器。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按书中提示制作一个简易电热切割器,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做。住在附近的同学可以一起做,上课时带来。上课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个图案,让学生拿出自制的电热切割器,用它将泡沫塑料切成该图案,比一比,看谁切得又快又好。此时,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各组展开了比赛,谁也不甘示弱。待学生切成后…  相似文献   

4.
凸透镜实验的设计与探讨钟祥市实验小学张自强(431900)小学《自然》第5册第11课,课题是“凸透镜”。教材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凸透镜的三大作用:会聚光线,放大物体,使物体成像,并通过实验让学生找出成象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感到本课的实验内容多,时...  相似文献   

5.
小学自然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心灵手巧”的学科。学生实验是学生能力和素质得到充分发挥的实践性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与小学自然联系紧密 ,利用自然实验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 ,变枯燥的叙述说明为动手操作 ,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第七册第 1 7课《捞铁牛》是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其教学的重难点是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 ,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从而使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启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一次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 ,一位教师教这篇课文 ,改变了传…  相似文献   

6.
《反冲》一课是人教版《自然》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通过两个实验的操作和对飞机、火龙出水以及火箭这些利用反冲原理制成的物品的介绍,让学生认识“反冲”这一物理现象,了解反冲在现代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由于是实验课,所以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要上好这堂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前不久,我们来到了怀化市人民路小学。这是一所国家教育部确认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是我省远近闻名的电教示范学校。在这里,我们有幸听到了年轻的电教实验教师杨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上的《反冲》课,领略了杨凌老…  相似文献   

7.
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基础上,在授课前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教师将对教材的理解、教学策略的设计、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等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它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应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笔者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小学自然第一册第二节《看一看》为例设计一节说课。一、教学设计前期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小学自然分十二册,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即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和宇宙三部分。本节课是小学自然(人教版教材)第一册第…  相似文献   

8.
反冲演示实验的改进湖北省老河口市第八小学(441800)徐新生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自然第7册《反冲》一课,水的反冲和空气的反冲现象演示实验授课前按课本的实验方法做,由于水的流动方向问题和气球内喷出气体产生力的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学生观察或学生未能...  相似文献   

9.
这一单元的实验比较特殊,许多实验无法让学生在课上做,只能由教师演示。由此课下让学生动手的作业便格外重要。本文就作业中的难点和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1)《自然》第四册第69页作业3:你认为叶的数量可以影响根的吸水量吗?为什么?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 这道题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先进行讨论,提出假设,共同商量出一种实验方案。教师适当提示,让学  相似文献   

10.
学习小学《自然》新大纲问答(下)新疆吉木萨尔县一小唐铂10.如何理解和认识《自然》课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要求?答:通过《自然》教学,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的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栽培、饲养等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1.
《滑轮》是小学自然第九册中的一课。滑轮是要求学生认识的一种简单机械,其种类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其中,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缺点,相比之下,滑轮组完善无缺。我在备课时,参考了人教版的《自然第九册教案》和《自然第九册教师教学用书》,其中有  相似文献   

12.
《热胀冷缩(一)》是鄂教版六年制小学自然第七册第九课,它是属于实验型的教材,主要是指导学生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实验操作和对实验装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针对教材的特点和要求,我按照下列过程引导学生自行获取知识。  相似文献   

13.
《陶罐和铁罐》导读昆明市盘龙区书林一小施锐《陶罐和铁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教学这篇课文时;要着重引导学生把讲读课上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凭借“思考·练习”中的问题,进行阅读。思考、讨论,从而语养学生独立阅读、独...  相似文献   

14.
陈清民 《福建教育》2006,(10A):52-53
案例1 某教师教学《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北师大版第三册),课前制作“周宁风光”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了解家乡周围环境情况;课中播放“周宁风光”录像,让学生尽情展示各自的作品,小组交流、全班评比、情况介绍,等等;课后继续延伸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我教《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一课的前后钟祥市丰乐小学吕方锦(431906)《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是小学自然第六册中的一节实验课、它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认识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材料性能的同时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为达到以上教学目的,我根据教材和儿童认...  相似文献   

16.
小学自然《耳朵》一课的评析陈远平小学自然第5册《耳朵》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功能,并了解有关保护耳朵的卫生常识。由于学生对耳朵的内部构造和听觉功能等缺乏感性认识,所以要他们理解和掌握上述知识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执教教师选择...  相似文献   

17.
最近,我有机会在江苏省东台县五烈小学听了四(1)班陈庆丰老师讲的一堂自然课《怎样认识物体(三)——土壤》(《小学自然》第二册)。全班49个学生,人人都有自己动手制作的小酒精灯、三角架、铁丝网、薄铁片、玻璃杯(罐头瓶)、玻璃片、小棒(竹筷)等实验器具。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人人都能单个做“土壤成分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小学自然第12册第16课《无限宇宙》是“宇宙”教学单元的总结课,也可以看作是整个小学自然教学的总结课。由于天文宇宙部分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而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辅以直观的感性材料,可以再现星体的特点、运动和联系,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及创新能力。课件设计1.课件说明《无限宇宙》课件为网络交互式,界面设计友好。运用生动逼真的Flash动画,并配以背景音乐,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中对各种相关软件的安装使用及E-mail收发、BBS论坛以及留言板的使用均做了说明;强化学…  相似文献   

19.
在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结合现阶段的教学目标及时地调整授课的方式。故事教学法是现阶段较为热门的授课方式之一,通过讲解完整的故事线,能够在课上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逻辑和阅读能力。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教师可以尝试在课上灵活地运用这一授课方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效率。为此,这篇文章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在课上落实小学英语的故事教学法。  相似文献   

20.
“生物的启示”是小学自然第十二册中的一课,我已教过三四遍了,但今年再教此课深有感触,受到的启示颇深。以前教学此课,首先是教师讲,接着学生看书,回答书中的问题,有时,为了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