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历与体验     
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以下结合几个案例谈一些思考。一、引学生“经历”〔案例一〕:“商的近似值”教学片断1郾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呈现材料。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50÷44,并且计算。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除不尽,产生疑问:这一题是除不完的。2郾谈话交流,商讨解决方法。师:在150÷44的计算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情况?生1:除不完。生2:后边的商重复了,经常是这几个数。师:这种情况在除法里叫做除不尽。那么出现这种情况你们有办法解决吗?大家商量一下吧。(学生…  相似文献   

2.
案例:出示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的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师:读了例4,你认为该怎样列式呢?生:56.28÷0.67。师: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请你们讨论一下,这题怎样计算?生:把56.28米改写成5628厘米,0.67米改写成67厘米,就变成了我们会计算的5628÷67。师:他这样算,是利用“1米=100厘米”的知识进行换算,把“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变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很好。你们还有其它的方法吗?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100倍,再计算。师:为什么要同时扩大100倍…  相似文献   

3.
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有余数的简便运算的教学中,学生处理余数常常出现错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做了如下的设计: 师:“老师这里有170支铅笔,请同学们算一算:如果把这些铅笔平均分给全班同学(40人),每人应分得几支?还余多少支?”生甲:“每人应分得4支,还余1支。”立即引起一部分学生应声附合。师:“请你们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这样计算?”生甲把计算过程板书在黑板上,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4.
放飞生命     
【案例】《浅水洼里的小鱼》教学片断:(学生学习小组合作表演课文第2~6自然段)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两个小组精彩的表演,现在请小观众来评一评他们演得怎么样。生:我觉得他们演得都很认真,特别是一组的小男孩动作很大方。生: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两个小组在表演时所倾注的情感还不够充分。师:能说说具体在哪里吗? 生:我认为第6自然段中的6个“这”都该读重些,其原因在于小男孩一直在救小鱼。生:老师,我还发觉这两个小组扔鱼的动作不一样。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两个小组扔鱼的动作怎么不一样呢?生:我发现第一小组是一只手紧紧抓住小鱼扔出…  相似文献   

5.
【案例】“加和减”教学片断:师:(板书44+25= )这样的题你们会算吗?生1:44+25=69。师: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算的吗?生1:因为个位上4加5等于9,十位上4加2等于6,所以“44+25=69”。师:不简单,你是在头脑里列竖式计算的。你们还有其它算法吗?生2:我想……先用“44-4=40”,再……(一部分学生议论:计算加法,他怎么做起减法了?哈哈!几个同学笑出了声。)生2:我……(越急越说不出)师:计算加法,能先算减法吗?你再想想。其他同学也都想想,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以倾听、鼓励为主。巡视中教师了解到生2用“44-4=40”的意图是…  相似文献   

6.
眼教学片段演(浙教版第七册数学教材)师(出示494×216):我们已经学了因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这道题你会算吗?(生竖式计算,板演,说说要注意的地方)师:把题目改成494×206,你会算吗?(有几个学生已经在说“中间0不用乘”)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生反馈:494494206×206×206×494生1:第二种简单,因为只要算两步就够了。师:那你认为这种方法要注意什么? 生1:百位上的2乘494时,积的最后一位要和百位对齐。生2:第三种简单,因为每一次都可以把进位的数字直接写到前一个数位上去。(如4×6=24,可以直接在个位上写4,在十位写上进位的2)(正当我想介绍…  相似文献   

7.
《倔强的小红军》一文 ,是苏教版第八册的课文。文中第十自然段的一个“拍”字用得妙。就这一字 ,我是这样教学的 :(课堂实录 )师 :请同学朗读一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 ,轻轻地拍了拍 ,说 :“你看 ,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要求 :找出一个你认为用得比较好的字。)生 :通过朗读我觉得“拍”字用得比较好。师 :为什么呢 ?生 :一时回答不出。师 :(启发引导 )“拍”是什么意思 ?生 :(查字典后回答 )拍”是用手掌打的意思。师 :那 ,这里可不可以用“打”?生 :不可以。师 :为什么 ?“拍”和“打”在表达意思上有何区别 ?生 1 :“拍”的动作既…  相似文献   

8.
教学统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33面例11“200支铅笔装1盒,8500支铅笔可以装多少盒?还余多少支?”时,有个教师是这样教的。师:这道题怎样列式?为什么? 生:可列式为8500÷200,因为要我们求8500支里面包含有多少个200支。师:对!8500÷200怎样算简便些呢? 生:把被除数与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去掉后计算简便些。师: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 生:商的不变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0倍,即把它们末尾的两个0都去掉后再算,结果是一样的。  相似文献   

9.
幽默哈哈镜     
太懒有一次上课时,老师突然看到一位学生右手上绑着石膏,于是就问:“才几天不见,你的手怎么了?”生:“断掉了!”师:“啊?怎么会断掉呢?”生:“因为我太懒了,所以就断掉了……”师:“太懒了手也会断掉?”生:“不是啦,因为前几天我走在路上,走着走着有一个小石头就跑到我的鞋子里  相似文献   

10.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他不仅具有理性生命 ,也同样具有感性生命。课文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不仅是作者理性的独白 ,也是作者感性的挥洒。语文课堂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 ,也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在理性泛滥的语文课堂里 ,感性的勃发和张扬显得尤为迫切、尤为重要。《草船借箭》这篇课文 ,我们都会注意到所谓的文眼“神机妙算”。有位老师是这样上的 :师 :同学们 ,“神”是什么意思 ?生 :“神”就是神奇。师 :“机”呢 ?生 :“机”就是机智。师 :“妙”呢 ?生 :“妙”就是巧妙。师 :“算”呢 ?生 :“算”就…  相似文献   

11.
《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六”中的一篇阅读文章。教学时,两位老师都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引导的方法不同,所以效果也不一样。教法一师:雪化后变成了什么?你同意谁的观点?生:我同意爸爸的第一个观点。生:我认为爸爸的第二个观点才是正确的。生:我觉得隔壁小孩说的对。师:那么,到底谁说的对呢?生:还是隔壁小孩说得对。师:好!(教师很满意地坚起大拇指)教法二师:雪化后变成了什么?你同意谁的观点?生:我同意爸爸的第一个观点。生:我认为爸爸的第二个观点也是正确的。生:我觉得隔壁小孩说得对…  相似文献   

12.
[问题呈现]一位老师上《五彩池》一课,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响应,不少同学纷纷表示“能”。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生:水要清,要干净。师:对。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什么呢?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师:是呀,安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生:我认为不能。因为“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看见过石笋,长长的、尖尖的,在这样的池里游泳就会有危险。生:五彩池根本不能游泳。文中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这样的池怎么能游泳呢?生:(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在下面应和)是的!师:你很会读书,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生:同意!师:(面对提问的学生)现在,你还想去游泳吗?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想。师:还敢吗?...  相似文献   

13.
《我若是小小鸟》是小学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首三部合唱歌曲。在教学此曲时,笔者在平行班先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案例1]师:第二声部是在第一声部唱完哪句歌词后开始唱呢?生:在第一声部唱完“我若是小小鸟”后,第二声部开始唱。师:第三声部什么时候开始唱?生: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唱完“我若是小小鸟,展双翅入云霄”后,第三声部开始唱。师:好。下面我们来进行三部合唱。请每位同学看着老师的指挥。[案例2]师:第二声部的曲谱音高和第一声部有什么联系?生1:笫二声部的音高比第一声部的低一些。生2:“展双翅入云霄”的曲…  相似文献   

14.
1 联旧引新 ,揭示矛盾。师 :请同学们按照已经学过的试商方法试商 ,再把下面两组题算出来。(1)198221168(2)147026239指名学生板演 ,其余的座练。板演如下 :(1)(2)师 :在计算以上两组题的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把你的想法说出来。生1 :第(1)组题一次试商就行了 ,而第(2)组题却需试商三次才能得出正确的商。生2 :两组题都是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的 ,但第(1)组题试商简便 ,而第(2)组题试商较麻烦。师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现象呢?你能通过观察各题的除数说出其中的原因吗?生1 :由于…  相似文献   

15.
点滴录     
在教学《渡船》一文第五自然段时,有个学生举手问我:“老师,这个中年妇女不应该嚷。用‘嚷’一是不文明,二是嚷声会影响病孩休息,应该改为说”。我让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思考一下,这里能不能用“嚷”,理由是什么?然后提问学生,形成如下的教学纪要: 师:“嚷”是什么意思? 生:“嚷”是喊叫的意思。师:这位中年妇女为什么事而喊叫呢?  相似文献   

16.
【案例】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嫦娥奔月》第一教时。(指导学生朗读词语)师:通过课前的预习,你理解了哪些新词呢?生:我理解了“敬重”一词,意思是恭敬尊重。师:那读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后羿。生:我理解了“奸诈”一词,意思是虚伪、狡诈。师:你读这个词想到了谁呢?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贪婪“一词,意思是不知满足。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逢蒙。生:我理解了“接济“一词,意思是从物质上支援。师:你想到了谁?生:我想到了嫦娥。师: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这些词语适当归一下类吗?生:“敬重”是与后羿有关的,“接济”…  相似文献   

17.
[课例]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落花生》的一个片段:师:读了课文后,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小明:作者在第1小节中说:“买种,翻地,浇水,播种,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般说来,把种子种下去,就应该有收获,为什么这里要用“居然”呢?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能帮他解决呢?(全班有几个学生陆续举手了)师:(指名其中的一个学生)你说说看。生:这块地本来是块空地,长满了杂草,杂草把地里的营  相似文献   

18.
最近听了《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课,以下是该节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出示例4:做一条短裤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可以做多少条短裤?师:读了例4,你认为该怎样列式呢?生:56.28÷0.67。师:我们已经学会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利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请你们讨论一下,该怎样计算?生:把56.28米改写成5628厘米,0.67米改写成67厘米,就变成了我们会计算的5628÷67。师:他利用“1米=100厘米”的知识进行了换算,把“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变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很好。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大100倍,再…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师在词语教学中,如果要求学生的答案统一化、标准化,那么学生的思维就会严重地被束缚,这样,创新教育从何谈起呢?我认为创新的关键应看老师怎样启发、引导学生。下面我就从多年来的词语教学中撷取两例,以飨读者。案例A师:谁能给“学”组三个词?生:学生、学校、学习。师:给学生打个小“√”。师:谁能给“学”组三个分量重的词?生:学者、学问、学业。师:给学生打个大“√”。师:谁能再给“学”组三个分量更重的词?生:学而不厌、博学众采、品学兼优。师:给学生打个最大的“√”。案例B师:谁能用“桌”组几个词?组得越多越好。生:讲桌、课…  相似文献   

20.
张海峰  刘健 《湖南教育》2005,(13):38-39
一、拓展延伸《少年闰土》课堂结语实录师“:我”和闰土虽然才相处一个月,却情同手足,难分难舍。他们相约一定要再见面,可这一别就是30年,30年后的闰土会是什么样呢?生:他一定身体强壮,身材魁梧。生:他会是个面带笑容、成熟的男人。师“:我”和中年闰土见面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生:他们会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生:他们会热情地互相问好,回忆少年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师:30年后的“我”回到故乡,终于和老朋友重逢了,那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读读这段文章。(分发《故乡》中“我”回故乡再次与闰土见面的那一段,学生自由默读)师:他们此次见面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