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试论道德内化的主客观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内化的涵义是指社会道德由外部的教育、灌输、示范和引导,通过个体的学习、选择和认同,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形成相应的个体道德品质,实现向主体自觉的道德行为实践升华的过程.实现道德内化的外部条件是:社会道德规范体系要有人民性和可接受性;社会道德教育方法要有科学性;社会道德的传输者和教育者要有良好的人格示范;社会应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风气对人的行为以规制、约束和习染.实现道德内化的内在条件主要包括:道德主体的主体意识和自组织能力的升华;道德主体的道德移情能力的形成;道德主体的道德修养能力的强化;内化向外化的再转换等.  相似文献   

2.
核心道德价值是个体安身立命之本,是社会根本的伦理指导原则,道德教育选择何种价值作为核心道德价值受社会条件制约。仁爱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范畴,自董仲舒倡导“独尊儒术”以来,仁爱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表现于道德教育培养目标、道德教育内容诸方面。道德教育核心价值的选择与人际交往结构相一致,仁爱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核心价值,与农业文明下的人际交往结构和集权政治统治的需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道德虚构是在意识到道德教育价值后人类对意义世界的主动建构,也是开展德育活动、实现德育目的、促进道德内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个体的道德信仰、维护道德教育合理性等具有重要意义。道德教育范式是长期保持稳定价值取向的道德教育原则、方法、实践等。在社会转型时代境遇下,要在道德虚构中创新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等,以推动道德教育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即关照学生个体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的教育,它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和在应然的意义上,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标识着这样一个特征:个体人格尊严的确立和对个人自主选择的尊重既是道德教育的目标,也是道德教育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而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无论是片面强调道德观念的灌输或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还是片面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都存在着这样的严重的局限:一是未能把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确立作为道德  相似文献   

5.
<正>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是形成品德结构的社会化过程。社会道德通过个体的学习,转化为个体的品德。道德学习是社会价值内化与个体品德建构实现统一的过程。面对新时代德育发展的新契机、新趋势和新困境,以及德育内容的螺旋上升式发展,学校道德教育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也面临各学段脱节、衔接不畅及不同程度的超前拔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培养道德生活主体:2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之本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现行道德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诸多不适应 ,根本问题在于道德教育主体性价值的丧失。 2 1世纪道德教育改革的本质在于培养道德生活主体 ,这是由道德的内在规律、人类发展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以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总体反思决定的。道德生活主体应具备四个基本特征——为我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道德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即唤起个体的自我意识 ,尊重个体的主体地位 ,发展个体的主体能力以及塑造个体的主体人格 ,旨在最终实现道德教育科学化和人性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试析道德规范内化的心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化是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的必然过程,也是个体汲取道德营养,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而道德规范的内化与个体的心理因素是密不可分的。归纳道德规范内化的心理效应,并分析其成因,不仅是道德教育所必须,也是伦理学所必须。  相似文献   

8.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道德教育的目标和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等必须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道德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和选择能力,要着力促成学生的理性反思和主体性。道德教育应当诉诸个体的理性自觉并把个体的理性自觉和道德智识的提升建立在开阔的伦理资源之上,使交往、沟通、理解、内化、外化成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多元化的社会里,道德教育的目标和道德教育的内容、方式等必须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道德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的能力和选择能力,要着力促成学生的理性反思和主体性.道德教育应当诉诸个体的理性自觉并把个体的理性自觉和道德智识的提升建立在开阔的伦理资源之上,使交往、沟通、理解、内化、外化成为道德教育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论高等教育转型期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催生了高等教育的转型和与之俱来的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的新课题。转型期的高等教育应秉承中国千百年来的教育传统,注重人文精神,注重道德教育和转化,强化大学生个体道德建设。主要途径包括:强化道德教育和内化,抓好基础道德文明教育;鼓励道德教育和修养,完善个体道德建设机制;坚持一元道德教育,高唱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主旋律。  相似文献   

11.
李钱 《考试周刊》2011,(65):37-37
道德内化的生成是一个涉及诸多层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不仅需要完善道德主体的内环境.而且要求优化道德内化形成的外部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是道德内化生成的重要外在条件,应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舆论导向,并营造积极践行道德的社会氛围,促进道德内化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道德内化中的主体张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之间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要化解这种紧张关系,就必须使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道德并成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个体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内化,它不是被动吸纳既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而是能动地选择、建构个体道德系统,充分体现了个体道德建构的主体性;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终生努力的事业;它不是既成不变,而是随着主客观条件的改变而变化。所以,道德内化的主体张扬过程就必然内含着道德创新机理,从社会方面看,即要给个体道德活动以充分的自由权利;从个体自身方面看,个体只有具备相应的道德建构能力,才能有力推进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的转化,从而实现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3.
杨芳 《考试周刊》2010,(18):28-29
终身道德学习是个体在其人生历程中,通过不断内化社会价值和建构个体品德,从而终身不断地追求其道德人格完善的学习历程,是一种现代道德教育的新理念和新思维。终身道德学习为我们重新审视教师角色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即教师应从道德教育的权威者转变为终身道德学习的平等对话者:从道德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终身道德学习的组织引导者;从道德理论的灌输者转变为终身道德学习的方法给予者。  相似文献   

14.
生态道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是全球生态恶化、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公民生态道德教育内化过程,即生态道德内化为主体自我意识的过程。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内化,使公民生态道德品质得以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要建立健全生态道德教育内化的互动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保障机制等,不断增强生态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5.
在群体本位的传统社会中,个体生命处于依赖与压制的关系样态,群体生命凌驾于个体生命之上,形成了一种群体性道德范式,道德以及道德教育更关注群体生命层面,压抑个体生命的整体主义成为基本的道德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个体在社会中的价值得以尊重,个体从造反走向彰显,道德及道德教育开始关注生命的个体层面。从群体本位中走出,超越个人本位,走向类本位,以实现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共融。道德教育从培养“依附性”道德人格转向共生性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养成。  相似文献   

16.
从一个小学生可不可以在班级里卖画的难题说起,分析了市场价值逻辑与人际交往逻辑在学校教育这一特定场合下的冲突与混淆。文中给出了偏向于市场经济视角下的、偏向于情感交流视角的以及融合了上述两种视角的三种解决方案。道德教育的适应性要求直面生活,尤其是那些涉及心灵感受的问题。道德教育的适应性使命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士群策群力和集思广益。同时,道德教育也需要针对个体对象的心理需求,通过创造道德超越的条件,引导个体实现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7.
道德内化是个体道德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离开了内化,道德教育的成效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8.
移情培养可以激发个体的道德需要,促进道德信念的形成,有助道德情感的产生、发展,从而加深道德内化,引发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是道德教育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李冰  黄天娥 《教育导刊》2010,(10):12-15
涂尔干的道德三要素是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的依恋以及自主和自决。这三个方面既表明了道德的基本特性,又说明了道德内化于主体的规律性,它们内在地与社会密切关联。涂尔干道德观点社会性关联启示我们,在道德教育中要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构建道德教育的价值理念,要遵循道德教育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注重道德教育的社会实践性。  相似文献   

20.
道德信仰是个体对某种道德价值或理念的笃信不疑和身体力行,是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缺失道德信仰会给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带来诸多危害。道德教育要以学生的道德信仰的培养为旨向,以促进道德教育实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