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8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2015年,全国开始教师资格证国考.教师资格证国考推进了持证上岗制度的落实,对高师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其优势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2.
2011年,国家颁发了教师资格标准,教师资格认定正式走向规范化,进入国家统一考试阶段。201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并在6个省市启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试点工作。2015年下半年全面展开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工作(下面统一称为"教师资格证国考"或国考)。教师资格证国考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师院校如何应对?基于此,本刊编辑部以"教师资格证国考能考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吗?"为题,邀请部分师范院校和地方研培部门的教授、专家、学者聚焦话题进行思维碰撞、观点交流。目的是厘清教师资格证国考的价值、作用、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为国考政策制定与科学执行提供参考,为高师院校师资培养与学生专业发展选择提供建议,为社会有识之士与教育工作者认识和理解国考政策提供多角度认识。  相似文献   

3.
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合格是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实行教师资格证国考后,国考由国家统一组织,改变了过去针对师范生的部分科目免考政策,即教师资格证国考启动以后入学的所有师范生,申请教师资格需与各类非师范生一起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无论是考试的内容还是考试的形式,较之以前都更为规范、严格.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实行无疑给希望获取教师资格、走向教师生涯的师范生加大了压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是高职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保证。在教师资格证国考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如何将国考内容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既能保证师范生的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又能保证教师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摆在每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教师资格国考对高职教师教育专业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教师资格国考内容与高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并以数学教育专业为例提出了教师资格国考内容与高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融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资格证是教师的“许可证”.从2015年开始,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再直接获取教师资格证书,而是需要与非师范类学生以及社会人员一起参加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考试以后才有资格申请教师资格证书.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师范生培养既有“利”的一面,也有“弊”的一面.笔者认为,应对教师资格证国考,师范院校应做好以下“三门功课”,才能更好地去“弊”促“利”,充分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蓝秋燕 《高教论坛》2014,(3):127-129
根据教育部教师资格证考试文件精神,从2012年起启动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证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那么在"国考"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法课程应进行怎样变革,才能帮助师范生教师资格证的顺利通过呢?笔者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方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师范生也要参加国家统考才能获得教师资格证。新教师资格证"国考"无论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上都有所改变,师范院校应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考评方式以适应国考的新要求。此外,还需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地通过新教师资格证"国考"。  相似文献   

8.
正新政:教师资格证将首次实行"国考"日前,教育部宣布,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而是只有3年有效期限;当老师的教师资格证也必须每5年一审;师范生不再毕业就能拿教师资格证,后年开始也必须参加全国统考。2011年,教育部在浙江、湖北两省率先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工作。2012年,又将试点范围扩大到河北、上海、海南、广西等6省市自治区。改革试点的内容不仅统一了教师资格考试的标准  相似文献   

9.
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改革对教师的培养机制体制有着巨大影响,从201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制度,然而教师资格证国考报考条件相对较低,除了对报考者的身份、思想品德、学历等有规定外,对报考者的学科专业要求、教育教学理论课程学习和教育实习等方面却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当下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条件,不仅会导致非师范专业申报教师资格的考生教师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能力的双重缺失,更为严重的还会挫伤师范教育的积极性,最终必然会导致教师素质的整体下降,这与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制定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调整的过程,教师资格考试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教师资格证“国考”视域下,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以地理科学专业为例,应从优化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强化教师教育实践环节、丰富考核方式等方面优化教师教育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11.
针对原来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中存在的资格标准笼统、认证不规范且门槛低、资格类别和等级单一、缺乏更新机制等诸多问题,我国从2015年开始全面实行了国家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简称国考.相对而言,国考对报考者学历要求更高,考试内容和科目增加,考试方式更加多样化,难度也明显增大.同时,国考还取消了师范生免试资格和打破了教师资格终身制,等等.这些新举措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和改善我国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然而,国考在实施中能否真正取得或全面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不仅要看其操作过程是否严肃规范,而且也还取决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本身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和国考变革.国考的实施必然对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带来巨大挑战,并倒逼师范学院进行改革.为此,有必要全面认识和分析国考对当前高师院校师范生培养的利与弊,从而才能有效地进行调适和规避,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2.
面对教师资格证国考,没有一所师范院校不紧张,没有一个师范学生不紧张.据教育部统计,在试点工作中,组织的4次全国性考试,6个省参加考试人数28.08万人,通过人数7.72万人,通过率27.5%.2015年已经开始国考改革试点的省份,江苏省考试通过率仅为27.53%,其他已开始国考改革的省份通过率基本在24%~27%之间.(引自:x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1706132415612139980.html).实际上,这是将国考合格率控制在27%,使淘汰率高达73%.有人说,这对师范院校、师范生来说,犹如“恶梦”.笔者认为,教师资格证国考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了严厉的挑战,发表下述观点,以期能对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提供借鉴和依据,教师资格证国考不应该是师范教育的“恶梦”.  相似文献   

13.
正自从2013年8月15日,国家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之后,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在全国范围开始实施。全国统一组织考试(简称"国考"),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考试内容增多、涉及面广,难度加大又使一线教师面临巨大的的挑战。作为师范院校的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与国考对接,力图改变专业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  相似文献   

14.
教师资格证国考的实施,既给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给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小学教师教育机构而言,小学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将面对四个挑战,如何积极应对国考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1.对师范生优势的挑战.师范生在获取教师资格中的传统优势不复存在,势必影响到师范专业的吸引力,打击师范生的学习热情.新制度打破了教师职前培养与教师职业准入的一体化,即师范毕业生不再像传统的教师资格制度下,只要在校期间通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考试,加上相应等级的普通话证书,就可以自动获得教师资格.新制度要求无论是师范生还是非师范生,要取得教师资格,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这样一来,师范生的传统优势就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明确了幼儿园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的内容及方法,强调幼儿师范毕业生要经过严格的国家资格考试才能拿到教师资格证书,严把幼儿教师准入关.高师学前教育课程设置必须调整,做到课证融合,要对照国考要求在专业课程模块中加强幼儿教师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的比重;在基础课程模块中加强师德教育,补充通识性知识;坚持实践取向,构建四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15年下半年我国全面展开教师资格证国考工作.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种形式,根据不同学段教师专业标准和考试大纲,对拟申请人员进行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能力及学科教学知识能力全面考核.教师资格证国考不仅破除了教师终身制,而且也打破了师范生免试的“优惠”政策.这对师范教育造成了重大影响,对师范教育形成倒逼机制,迫使高师院校改革教师培养方式,创新培养模式.教师资格证国考给高师院校带来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7.
数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实证研究,对探查试题命题立意,优化考试试题,健全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国家选拔优秀教师人才有重要意义.对13套国考中学数学教师资格试题中的“大学数学学科知识”内容进行研究,发现:共考查48个知识点,基础考点众多,分布取舍上有偏重,符合“掌握必备的高等数学知识”目标理念;侧重考查计算、理解和应用能力,能较好服务于“促教师专业化”考试目的;各知识点考查分值分配体现了“综合运用高等数学知识”的考试目标.指出试题中值得商榷的地方,对国考教师资格证试题优化以及考生和师范教育如何应对教资考试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严格教师职业准入、保障教师队伍质量,201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依照教师资格证国考政策,师范生与非师范生在报考条件上没有任何差别,这一制度构想一是扩大中小学教师的来源渠道,从更大的范围内选拔适教乐教的优秀人才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二是形成倒逼机制,促进师范院校调整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制度构想很好,但实际执行过程中,还有很多现实问题值得思考,这里试做梳理.  相似文献   

19.
教师资格证考试正式从“省考”走向国考,从而扭转了之前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2017年已经是教师资格证国考的第五年,作为国考改革的基层亲历者,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认为,虽然教师资格证国考提高了教师准入门槛,强化了教师从教能力倾向,促进了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离预期还有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自2016年全面实施以来,为了帮助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更好地迎接全国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将面临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在"国考"背景之下,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为纲,在教材的编排、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有必要对其进行调整与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