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课教学>2004年第5期刊登<由两道争议试题引发的思考>(下面简称<思考>)的文章,对某市会考试题提出了质疑.本人对这位教师勤于思考的精神表示敬佩,尤其被其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所折服.但本人对其观点并不能苟同.<思考>一文的基本论点是:教材上没有的内容就是没有理论根据,考题与教材提法不同就是超纲.这里涉及一个教学原则问题,即我们是用教材上课,还是上课死讲教材;我们培养的学生要能正确地认识我国的政治、经济现象,正确地分析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与其他国家的不同点和共同点,还是只会死背教材,见到教材上没提到的说法就去叫嚷"超纲""没依据".  相似文献   

2.
翻开某些教育杂志,常会看到有些教研室的老师在撰写的教学论文中强调“教学不能超纲,也不能超教材”。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妥的。 《大纲》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的总原则,也是对教学的总要求。但它只是规定一个大方向,无论是《大纲》,还是《教材教法》上,都未提教学内容只能在教材之内,不能超越教材。我们今天正处在教育改革的年代,这个改革不仅是由“应试教育”转为素质教  相似文献   

3.
仇建春 《考试周刊》2009,(16):159-160
高中《思想政治》的课后思考与练习在日常教学中往往不为广大师生所重视,教师不引导,学生不关注。然而,课后思考与练习真的没有价值了?其实,它对我们把握教材知识点,解决教学重难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它。  相似文献   

4.
田奇述 《云南教育》2005,(32):16-17
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来,在我国还是首次,足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数学思考”的重视。那么,为何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数学思考”包含哪些内容,又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呢?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来还是首次,足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数学思考”的重视。那么,为什么要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数学思考”又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的见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找准理论与现实的结合点——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别”的教学与思考●安徽王燕灵随着改革的深入,必然会给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只有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答所遇到的问题。在讲授《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这一课时,...  相似文献   

7.
《庄子》有这样一句话:“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会让人糊里糊涂。庄子说的本意是对写文章而言,但就我们目前的政治教学而言,何尝不是如此。在大量的日常教学研究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政治课堂:教学内容繁杂,无论“西瓜”还是“芝麻”统统要捡,  相似文献   

8.
选时文作教材借班上课的探索与思考●湖北宜兴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李大新一、什么叫选时文作教材借班上课?“选时文作教材”即培训时让学员授课的教材,特意不用现成的课文,而另选报刊上的优秀时文。时文就是时下流行的文体,旧时称科举考试所采用的文体的通称,如唐宋时...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纵观国内外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无一例外的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列入四大课程目标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逐渐意识到“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数学学习”。近年来,本人在下校教研中,欣慰得看到教师...  相似文献   

10.
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来,在我国还是首次,足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数学思考”的重视。那么,为何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数学思考”包含哪些内容,又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呢?这是每一个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师范院校必修的专业课之一,它不仅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而且是研究如何培养人的科学,还是全国几千万教师的行动指南。然而《教育学》教材仍存在如下问题:(一)“教学后记”没有作为专题或固定的章节来阐述;(二)对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没有严格和明确的界定;(三)德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还是“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简称没有明确表述;(四)启发性是教学原则?还是教学方法?或是教学指导思想?也未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白贤 《青海教育》2014,(12):28-28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年第6期刊发了骆长明老师的《是引导还是误导--一道选择题带来的深度思考》一文,看罢令人受益匪浅。正如骆老师所言:“一道有争议的试题,如果能引起教师同仁的不断思考和争鸣,从梳理史实和厘清概念的角度说,其作用更值得珍视。”但对于骆老师在文中的一些提法,本人尚有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赵飞君 《小学语文》2012,(12):22-2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对语文课程核心目标的新定位——“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使我们再次审视我国语文学科的课程、教材与教学。课程与教材专家从宏观层面思考课程形态,一线教师从微观层面思考每篇课文教学中如何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可是我们忽视了课程实施中很重要的中观层面的思考。这里的“中观思考”是指根据课程核心目标整体把握与观照教材优缺点,明确教材使用的方向。本文提出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三个关乎教材使用的中观思考,意在架起课程、教材、教学三者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4.
读了《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期刊发的《“学长式教学”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概要》,使我们对“学长式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感到,“学长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研究学生的素质培养为中心,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是把学生当作单纯的认知体。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作用等,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会”而变为主动地追求“会学”,促进全面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学长式教学”这种以教材为教学媒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  相似文献   

15.
课堂回放《社戏》教学实录一、补充材料,勾连课文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社戏》.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补充材料.这是教材因篇幅的局限不得不删减掉的小说的开头部分,共十段.请边阅读边思考:“我”对看戏的态度怎样?生:“没有看出什么来就走了”,“我”对听戏没兴趣.  相似文献   

16.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因为概念不清,导致解题关键把握不准,或者由于思维局限。导致解题思路堵塞。仔细分析,就会很容易发现学生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其实就是数学思考能力的缺陷。我们只有灵活运用教材。引发思考,学生“数学思考”的经验才会日积月累、不断丰富,从而学会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结合,其途径是什么?方法又有哪一些?本人通过近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拟提供以下几点认识和做法,同同行切磋。 一、正确地确定教学重点,因文而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乃至一本语文书或一套语文教材的教学重点的确定,一定要根据《大纲》要求。既要考虑到语文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顾及到思想教育的渗透和政治教育的落实。其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并正确地确定教学重点,而要正确地确定教学重点,就要“因文而异”,不同的课文应有不同的侧重点。 就思想教育而论,下列各组课文的侧重点当有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数学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过去,我们都把教材视为《圣经》,教材上的东西都要讲,教参上的东西都是对的。曾经有一位老师,在教“认识2”时,花了很多时间让学生念“2像鸭子呱呱叫”。结果整个课堂“呱呱”地叫个不停。课后问他为什么那样上课,他说是教材安排的。在所谓“严格遵循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教学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教育无小事,这应该成为每位教师对教育的认识,成为我们自觉思考、反思的着眼点,更应该成为我们平常教学的自觉行为”.反思本人与同行们上课经历和听课反思,结合钱希有老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容易忽视的100个细节》,我们应该注重哪些细节,如何利用好这些细节,并不断反思和追问这些细节,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美而实用,让我们的课堂不仅生动而且令学生心动呢?”  相似文献   

20.
“数学思考”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提出来还是首次,足见《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数学思考”的重视。那么,为什么要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数学思考”又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这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是我的见解与思考:[思考1]为什么把“数学思考”作为教学目标?首先,从数学课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来看,这一目标并非单纯指向纯粹的数学活动本身,更多的是指向与学生数学相关的一般思维水平的发展。《标准》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