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现场监测难以预测基坑和围护结构后期变形规律。采用MIDAS/GTS NX对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及支护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探寻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连墙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并对比现场监测数据验证数据模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坑的开挖,地连墙不同深度下的水平位移变化呈现出内凸的规律,开挖完成时模拟最大水平位移值约为11.6 mm,现场监测最大值约为13.9 mm,最大水平位移位于开挖面附近;改变地连墙厚度及嵌固深度后发现,地连墙厚度及嵌固深度的增大可减小地连墙深层水平位移,但对地连墙顶部水平位移影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影响的分析及类似工程施工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深入了解深基坑开挖过程中两侧堆载变化对支护结构性状的影响规律,运用大型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PLAXIS 2D 模拟某工程基坑开挖全过程.分别计算了两侧对称堆载为0 kPa、20 kPa、40 kPa 和60 kPa 等不同条件下支护结构的位移、弯矩、剪力和内支撑轴力,并分析了其变化规律;然后用最小二乘法对两道混凝土内支撑轴力进行了简易拟合.计算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过程中堆载变化对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有明显影响;在-定范围内支护桩最大水平位移和最大弯矩随着堆载的增加基本呈线性增加;支撑轴力的变化趋势与内支撑位置有关,不同位置的支撑随堆载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大连大学学报》2017,(3):16-22
深基坑开挖降水过程中,坑内外压力差可能引起严重的工程事故。本文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GTS,采用渗流应力耦合理论及摩尔库伦模型,结合某桩锚复合支护深基坑工程实例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该深基坑工程的变形情况,并与不考虑耦合的基坑变形情况进行对比,主要包括锚杆轴力图、桩剪力图与弯矩图、基坑地表沉降、坑底回弹、侧向位移等。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的有限元模拟条件下基坑变形形态基本一致;总的来说,流固耦合分析引起的基坑变形小于不考虑耦合分析的基坑变形,支护结构的受力变形也较小,更接近实际情况。考虑地下水流固耦合分析对基坑变形的影响不容忽视,对实际工程的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南通地区地质土层分布的特点,对南通市某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从支护类型的选择、支撑的布置等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应用理正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对基坑开挖和支护过程的各工况条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围护结构的内力及位移,再与实际的监测资料进行比较,检验了设计、计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蒋麟  王雷 《华章》2011,(21)
以某基坑开挖为例,利用原有单元法,通过有限单元计算,模拟基坑的开挖、支护等对基坑边坡变形的影响效应.通过分析可见,基坑周围水平位移的大小和基坑开挖的深度及所在的位置有关,基坑边缘的竖向位移也与基坑开挖的的深度和到基坑边沿的距离有关;基坑周边的不连续拐点,将影响基坑周围位移的分布形式;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的沉降效应还受地表荷载的影响,荷载越大,沉降越大.  相似文献   

6.
狭长深基坑的开挖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鉴于此,文章基于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建立三维模型,重点分析基坑开挖过程中周围地表沉降的发展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施工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二者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狭长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变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值对基坑开挖深度敏感,且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地表最大沉降值出现在离墙后约8 m的位置,地表沉降的主要影响范围为0.5He~1.5He;增大地连墙厚度和嵌入深度、减小内支撑水平和竖向间距均使地表沉降值呈现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型地下空间的开发使深基坑的支护技术得到了篷勃的发展,相继出现了灌注桩(排桩)支护、土钉用复合土钉支护、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斜支撑等深基坑支护结构.钢管抛撑支护采用钢管斜支撑与围护桩支护技术,支撑由一道压顶梁、牛腿、支墩及钢管组成.压顶梁、牛腿、混凝土支墩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钢管与压顶梁上的牛腿或混凝土支墩上预埋的钢板焊接连接,起到支撑基坑周边土体压力的作用,保证基坑土方开挖期间的施工安全性,为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就成亨新天地工程深基坑钢管抛撑支护为例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基坑工程开挖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本文采用MIDAS GTS NX软件分析深基坑开挖对支护结构的影响,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际结合的方法,对其变形进行分析研究.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对其变形的方式以及变形的大小进行研究,变形大的位置主要发生在深基坑开挖的长边中部,随着深度的加大,变形起初是增大的,到达一定深度变形最大,随后由于土体的约束作用使得变形减小.为保证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稳定,故应对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支护结构变形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支护结构的连续介质3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深基坑混合支护体系在分阶段形挖支撑杆系位于不同深度情况下的变形性头状。从分析结果可知,第一层水平支撑杆系的设置深度与基坑总开挖深度及支护桩和支撑杆的刚度有关,以不超过开挖深度的三分之一为宜。  相似文献   

10.
深基坑支护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土力学、建筑结构基本理论及施工技术等相关知识,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结合深基坑工程自身特点与建筑材料性能对不同类型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分析比较,在实际工程中合理选择出安全、经济、科学、实用的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1.
应用P laxis有限元程序对内撑式围护结构基坑的开挖过程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不同的开挖方式对于地表沉降、基底隆起、挡墙位移的影响,对比分析得出“先撑后挖”的开挖方式较为合理,对基坑工程施工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软黏土地基中坑中坑式基坑的内坑开挖对外坑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随着基坑开挖,塑性应变区出现在外坑墙脚和内坑坑底,逐渐扩张至贯通,在内坑距离外坑挡墙较近的一侧形成近似圆弧状的剪切破坏面。坑外土沿着破坏面发生塑性流动,最终导致隆起破坏。研究内外坑的间距和内坑的尺寸对坑中坑式基坑的抗隆起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增大内外坑的间距,内坑的深度以及内坑的宽度会改变破坏面的形式以及坑中坑式基坑的抗隆起稳定安全系数的大小。归纳得出在3种参数影响下总共存在3种不同的破坏面形式。  相似文献   

13.
文物集中地段深基坑施工影响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福州冠亚广场的基坑支护及监测方案,结果表明:相同的土层条件和开挖深度,基坑周边采用不同的支护措施可以达到既经济又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本文根据词汇衔接理论的主要内容,阐述了词汇衔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时空效应规律在黄土深基坑工程中的运用情况,最后指出,在基坑开挖设计施工时,应充分考虑时空效应,做到分层分段开挖和及时支撑,以减小每步开挖的空间尺寸和开挖、支撑时间,减小基坑变形。  相似文献   

16.
As a new kind of technology in retaining structu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ouble-row piles a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spatial effects. In this paper, double-row piles as a retaining structure are simulated numerically in three-dimension by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PLAXIS 3D FOUNDATION. The behavior differences of piles in different positions around the foundation pit are analyzed. By changing the parameters, including the length-width ratio, the excavation depth, the distance between rows and the diameter of piles, the variations of the lateral deformation, the bending moment and the earth pressure around the piles are determined. The reasonable values of parameters and some suggestions with consideration of earth pressure are proposed for the design of double-row piles as a retaining struct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teral deformation and bending moment are the largest in the middle of long side of the foundation pit, which is identified as the most unfavorable posi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earth pressure between rows above pit bottom is close to active earth pressure, while the earth pressure between rows under pit bottom is close to static earth press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1/2–2/3 of pile length, 0.6–1.2 m, 3d–6d, and 2d–2.5d be chosen as embedded depth of piles, diameter of piles, distance between rows, and distance between piles, respectively, where d is the pile diameter.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 Since Terzaghi founded his one-dimensionalconsolidation theory, the studies on consolidation ofsoft soil have been made by many researchers (Gray,1945; Gibson et al., 1967; 1981; Schiffman and Stein,1970; Xie, 1994; Xie et al., 2002a). However, al-though as we all know, negative excess porewaterpressure will be induced by unloading in excavation,the dissipation of the negative pressure and its effectsare rarely studied because of their complexity (Chenand Wen, 1999; …  相似文献   

18.
在地铁工程施工中,深基坑因可以充分利用地下资源,在地铁施工中得到广泛地应用。主要阐述的车站基坑因结合上部物业开发结构,车站小里程端基坑为不规则形状,如何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案,以便在保证施工工期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基坑开挖工程安全质量,成为施工的重难点。主要阐述地铁车站异形基坑土方开挖方式以及开挖的方法,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地铁车站异形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国内近些年深基坑工程实践的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了深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带来的不良效应,以及预防其发生的途径与措施,以期对工程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