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同学们都会比较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怎样比较大小呢? 例:比较5/6和3/4的大小? 1、一般方法:用通分的方法把异分母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相似文献   

2.
比较分子和分母都不相同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常用的方法是:先求出两个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这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异分母的分数化为同分母的分数,最后按“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较大”的规律进行比较。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能力,笔者介绍用“十字相乘”的方法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例如,在讲完六年制数学第十册第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了比较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即分母相同,分子大的那个数就大;分子相同,分母大的那个数反而小。然后板书例题:比较3/4和5/6的大小。 师问: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部不相同,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这时我既不急于让学生看书,也不告诉他们方法,而是采取以下环节:  相似文献   

4.
听两位教师教学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感觉到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出示例题情境:小芳已经看了一本书的5/3,小明已经看了这本书的9/4。谁看的页数多?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比较5/3和9/4的大小。这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和以前所学的知识有什么不一样呢?生:以前我们学的是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今天学的是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师:真不错,观察很仔细!那怎么比较这两个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已经获得的有关知识、技能、方法对学习新的知识肘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以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想真正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在设计新课前准备性训练题时,就要从知识、思维、方法等角度去全盘考虑,注意旧新知识的衔接、思维的导向、方法的过渡。本文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谈谈准备性训练题的设计。 1.新旧知识的衔接。所谓知识的衔接,就是要弄清新知识的生长点,复习那些与新知识有直接关系的旧知识。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新知识时,就要组织学生复习“分数单位”、“通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些必需的旧知识。因为从教材本身来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要使学生首先认识它们由于单位不同,必须要通分化成相同单位的分数,这是新课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复习“分数单位”和“通分”知识;另外,通分后是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  相似文献   

6.
在小学数学分数大小比较的教学过程中 ,同学们学会了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后 ,我设计了一些稍加变形的题目 ,这时有的同学感到茫然 ,束手无策 ;有的同学则能运用数学概念 ,从一点出发 ,进行有序的思考、判断和推理 ,使自己的解题思路越来越宽广。例如 :你能写出一个比 15大 ,又比 14 小的分数吗 ?你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 ?还能找到两个这样的分数吗 ?解答这道题 ,同学们一般先从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开始思考 ,分子相同 ,分母大的分数反而较小。但是 ,在 15和 14 的分母 5与 4中间 ,不能直接找到这个整数。由此 ,联想到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可以…  相似文献   

7.
在比较几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时,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一、通分法。即根据“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较大”的性质,先把几个异分母化为同分母,再根据分子的大小进行比较。如,比较3/4、7/12和5/6的大小。解:3/4=9/12,7/12=7/12,5/6=10/12 ∴10/12>9/12>7/12,即 5/6>3/4>7/12。二、比较分母法。即根据“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较大”的性质,先把几个异分母分数的分子化为同分子,再根据分母的大小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学生的认知结构,谈几点体会。一、运用迁移扩充认知进行某一知识教学时,应正确了解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抓住新旧知识本质意义上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对比准确地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充分运用迁移规律,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形成一个更为扩展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必须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这是学习新知识的“生长点”;是否掌握了通分的方法,这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教学重点就是使学生会用通分方法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其实质是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来计算。这样学生利用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通分”等旧知识,学习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新知识,有利于学生认知的主动构建,扩充了认知。二、运用比较调整认知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的异同与联系的思维过程与逻辑方法。小学教学中的许多知识,既有联系又易混淆,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排除干扰,使易混的知识清晰分化,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调整了认知。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新授课。引入新课之前,李老师照例让学生复习了分数单位的概念和通分的方法。接着,他又请一位同学口述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不相同,怎么把它们相加或相减呢?”随着老师的问话,新课开始了,黑板上出现了今天的课题——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数学分数加减法的重点,怎样引导学生掌握其计算法则,李老师早已成竹在胸。不过,今天这节课上,他想着重把“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中的通分类知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涵盖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等知识。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充分了解分数和通分的意义,从寻找最小公倍数、比较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三步入手,使学生能够运用通分进行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加减运算等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是学生在四年级看图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和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以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为知识基础,通过学习同分母或同分子分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对分数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分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分数大小比较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15页“例3:比较34和65的大小”一节内容时,笔者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出了多种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方法。现将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简单介绍如下:1.画线段图进行比较。让学生画两条同样长的线段,分别在上面表示出34和65,通过直观观察,就能比较出两个分数的大小。345634<65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比较。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34=192,65=1102。因为“分母相同的分数,分…  相似文献   

13.
初学分数的小学生,在计算中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认真分析、研究学生在分数计算中的错误,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是很有裨益的。 一、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掌握不好产生的错误。 有的学生这样做异分母分数的加减:3/5+4/7=7/12 7/10-1/3=6/7或这样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1/2+1/2=2/4错误原因是这些学生设有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师在一开始讲解分数概念时,一定要再三强调分数单位相同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根据;异分母分数必须先通分再加减。只有学生切实理解了这些概念,才能正确运用。  相似文献   

14.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虽然有所不同,但计算思路却是一致的,即必须是相同的计算单位才能相加、减。而这正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因此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以转化为主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将成为本节教学的基本思路。 1、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复习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知识,为知识的延伸做好准备。 2、巧妙设疑,引入课题。将同分母分数的加法算式改写成异分母分数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计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迁移类推,学习新知 1、讲解例1 (1)出示例1,启发提问:①1/2和1/3的分数单位相同吗?②不同分  相似文献   

15.
在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的教学中,适当地指导学生多掌握一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现介绍如下: 1.分子扩倍法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分数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数,然后比较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例比较2/125和3/38的大小。  相似文献   

16.
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时,需要引导学生将异分母分数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即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再加减。有的老师认为:“一定要以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有的老师指出:“只要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相等的同分母分数,这个过程就叫作通分。公分母不一定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因此,不必要求学生一定要用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来计算。”  相似文献   

17.
分数大小比较是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实际的学习中,有些分数的大小比较可以直接利用结论进行,即“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如3/5〉2/5,7/15〈7/9等。但同分母或同分子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比较毕竟是基础的、简单的,在实际教学中,将不同类型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的题型很多,我们要根据不同分数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生掌握多种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不仅是完成教学目的的需要,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快速地比较分数的大小呢?我的做法是: 1.同分母比较法。当几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时,比较大小可用此法。判断方法: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较大的分  相似文献   

19.
【课例简析】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是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之后编排的,是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由于异分母分数的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所以通分是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关键。本课导学设计,采用引导学生以旧推新的方法,使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掌握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明确教学要求由于分数概念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小学数学教材把分数教学分两段安排,各有侧重,要求不同。部编六年制教材第七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使学生从感性上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而不给出分数的定义;要求会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是1的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而不出现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会计算同分母(分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