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它曾使作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而《老人与海》则把硬汉精神升华到寓言的高度,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围绕“人,永不言败”的主题,在“老人形象”塑造上运用了肖像描写、正面叙述、环境烘托、心理描写、对话或独白、矛盾冲突等多彩多姿的艺术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老人与海>和<年月日>同是反映"硬汉"主题的小说.此文从不同角度切入,在分析小说产生的地域差别的同时,考察两位作家关于时间、空间及理解生命的差别,列举出两位作家在历史文化意识、家园意识、生命意识等方面的不同,并探究造成它们差异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3.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它曾使作荣获诺贝尔学奖,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而《老人与海》则把硬汉精神升华到寓言的高度,在美国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围绕“人,永不言败”的主题,在“老人形象”塑造上运用了肖像描写,正面叙述,环境烘托、心理描写、对话或独白、矛盾冲突等多彩我姿的艺术手法,心理描写、对话或独白、矛盾冲突等多彩多姿的艺术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很高声望。《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塑造硬汉形象的巅峰之作,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作品通过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表达了深邃的内涵。小说里的人物及主题传达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勇敢自信的化身。主人公桑提亚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典型。通过作品中老人的精神与命运,深刻刻画了作品的主题:"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通过一位普通劳动者———古巴渔夫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的真实经历,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硬汉形象———桑提亚哥。通过这一硬汉讴歌了人类的永恒价值———人的自信,也使得桑提亚哥成为海明威硬汉形象中唯一的、被赋与灵魂的硬汉。《老人与海》在海明威创作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作者创作思想和艺术探索的总结性作品。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毕生致力于小说创作,是一位富有独创性的小说家.《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它曾使作者荣获1952年度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性格”.20年代作品中的那些孤独、迷惘的主人公,到30年代以后发展成为坚强不屈的“硬汉”,而《老人与海》则把硬汉精神升华到寓言的高度,其思想内涵与艺术造诣向来脍炙人口,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一部杰作。主人公的"硬汉"形象为众多的评论家所青睐,而小说中的"男孩"和"狮子"却很少受到重视。这两个形象对老人"硬汉"形象的成功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者使老人"硬汉"形象更为丰满,而后者则使"硬汉"精神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8.
诗词是<红楼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小说情节、人物性格紧密相关,是作者塑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手段.它与刻画小说人物的描述性文字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已经深深地融入每个人物的形象之中,以致于割舍某些诗词,就会有损于某个形象的完美.诗词对主要人物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红楼梦>利用诗词塑造形象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作者对书中人物性格和遭遇的直接评价和说明;通过书中人物做的诗表现人物的才华、塑造人物形象;利用带有暗示性的诗词对人物形象进行塑造.  相似文献   

9.
王霞  高建国 《时代教育》2012,(19):125-126
海明威以其简练的文风和作品中硬汉的形象著称,而《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提亚哥更被推崇为硬汉形象的代表,他是海明威笔下的重压之下优雅而坚韧的形象。而笔者认为,《老人与海》主人公桑提亚哥的人物形象是海明威笔下的荆棘鸟,他是海明威夸大的个人无意识在文中的集中体现。文章从形象塑造上、狮子的梦境以及救世主的偷换概念的角度去分析了海明威夸大的个人无意识。在《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中,海明威一直充当着主宰者桑提亚哥人物形象的命运的神的角色。人们在他所塑造的这种凄美人物形象中感受一种拼搏和无往不胜的硬汉精神,同时也在思考着这种硬汉精神于现实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在《士兵之家》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是位风格独特的艺术家,创造了一种含蓄简约的文体.海明威的小说语言明快、简洁、质朴无华.他的写作原则"冰山原则"影响深远.本文试图以其"冰山原则"来分析短篇小说<士兵之家>.作者看似平淡无奇的笔触下面实则蕴藏着深刻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1.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形象发展的新趋势--企业绿色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形象在企业的竞争中日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21世纪的企业究竞应该塑造什么样的形象?毫无疑问,“企业绿色形象”必将成为未来企业形象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认为古方言“伯都”中的“都”当通“虎”;《韩非子·五蠹》“耿介之士”中的“耿”当通“战”;提出对于上古牙音①与舌音之间的关系,应从语音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将有助于对上古音的正确认识,进而有效地指导音训实践。  相似文献   

14.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5.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施主体能动性的提高。不同的宪法主体,宪法社会化的媒介与方式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娱乐节目如今在国内各电视台已成为与新闻、电视剧比肩而立的主打节目。本文从审美的角度对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新旧交替以及同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进行梳理,正是娱乐节目中的诸多娱乐元素与受众审美需求的奇妙契合,成为娱乐节目火爆荧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作出的公正裁决,是人民大众意志的选择,也是共产党自身的本质特点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之后,基础教育改革中出现了"选科"和"走班"两类新的问题,"选科"的结果是"定向"(或分流),"走班"是"选课"的结果。科学的"选科"是基于能力倾向测验的分类决策,"选课走班"是基于学业评价的安置决策。这两种测验的目的不同,优秀的标准不同,施测的时间不同,效度要求不同,参照的选择不同,编制的依据不同,计分和结果呈现的方式不同,结果的解释不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共党史渐成人文社科学界颇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就中共党史的学科建设而言,当前在若干研究领域内专门知识的生成与知识体系的系统化专门化均已取得了不小进步。不过,在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与研究对象的细化和基层化等方面,该学科尚有待加强与突破。迄今为止,党史上的一些重大课题已经得到了较充分的研究,并逐步呈现饱和化趋势。但基于翔实生动的地域性史料基础而展开的中共地方史研究,仍尚有许多值得开拓的空间,该领域的进一步深化拓展,可以对中共党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充实完善作出重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