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节,是新闻报道的血肉。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有些国家的新闻界认为,不会捕捉细节,是记者无能的表现,新闻作品苍白的根源。穆青同志说,要“注意抓细节。抽象的东西用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他还说:“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这两句话,把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说得相当概括、明确。实践表明,通讯、特写需要有生动的细节,消息写作也要重视细节。这一点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电视新闻的突出优势是能够用形象的画面,表现新闻事件或人物状态。如果说画面让电视新闻变得形象饱满,那么,有了细节则使电视画面更具生气和灵气。中国著名新闻记者穆青曾说过:"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好的细节对表现新闻主题、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召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什么是电视新闻细节电视新闻细节,是指记者在现场摄取的那些最能表现生活中的细琐小事或人物细微神态动作,它可以是新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辈穆青的新闻通讯中的一些精彩细节,不知感动过多少人,以至许多人至今耳熟能详.他曾说过,"有时,-个细节比千盲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可是,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往往忽略了这点,不太注重细节的运用.即使记者现场拍摄到了可用的细节,也可能会在后期制作中虑及播出时限而被剪辑掉.我们认为,好的细节对表现新闻主题、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召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只是电视新闻对细节的选择和处理,有其自身的要求.择其要者.一是细节要真实生动,服务主题;二是要运用得体,恰到好处.对于新闻细节的真实性问题已多有论述,这里仅从操作层面上谈谈细节的处理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前辈穆青的新闻通讯中的一些精彩细节,不知感动过多少人,以至许多人至今耳熟能详。他曾说过:“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可是,我们的电视新闻节目往往忽略了这点,不太注重细节的运用。即使记者现场拍摄到了可用的细节,也可能会在后期制作中虑及播出时限而被剪辑掉。我们认为,好的细节对表现新闻主题、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和感召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只是电视新闻对细节的选择和处理,有其自身的要求。择其要者,  相似文献   

5.
陶晓静 《传媒》2015,(6):62-63
什么样的专题类电视节目才能更打动人?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这是很多电视人都会提出的一个问题.专题类电视节目中宽泛的视野、空泛的描述很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具体的、细致的细节,才会使专题报道深深地印入观众的脑海. “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更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电视节目的细节指的是在新闻现场那些富含新闻价值、人物情感和象征意义,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引起受众特别注意的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6.
许同泽同志: 你来信说,自己在写稿时对细节把握不住,不明确选择新闻细节时应遵循哪些原则?现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人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有的文章读过五六年甚至十几年,全貌虽已淡漠了,但对个别情节却记忆犹新,为什么?这就是文章的细节在起作用。所以,穆青同志说:“要注意抓细节。把抽象的东西用生动活泼的细节表现出来。……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可见,细节是新闻报道的血肉。它可以生动地反映人物和事物的特征,使稿件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从而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和社会效果。写作实践证明,不仅通讯、特写、报告文学和小故事需要细节描写,而且,消息也要重视写细节。如女记者郭玲春写的消息名篇《钱学森出任中国科协主席》和茅盾塑像揭幕,都有浓浓感人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7.
娄炜栋 《新闻实践》2012,(10):52-53
细节失真就离"虚假新闻"近了一步 新闻稿要避免"千事一样"、"千人一面",细节便成了吸引受众目光的关键。艾丰先生说:"有特色的细节,常常成为一篇报道最生动、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有了一个个生动的细节,让新闻稿有血有肉,画龙点睛,也就是常常挂在我们嘴边的那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去年10月,我省成立虚假新闻投诉中心,至今已有10个月,受理投诉700余件,  相似文献   

8.
《平顶山矿工报》的“人物写真”栏多次受到省评读委员会的好评,说这些人物写得活、立得起、有深度、有高度,把报道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人物写真”栏是《平顶山矿工报》新闻版的固定专栏,今年推出以来,已报道30多个典型人物。作为版面编辑,我在约稿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便是“新闻细节”。细节是新闻作品中使用最生动、最典型、最具体也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的新闻事实。细节描写就是对事物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刻画,如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一、新闻细节在人物写真中的作用第一,彰显人物特…  相似文献   

9.
不少现场短新闻在报道新闻事实时,常写到一些源自现场的细节。精彩的细节,往往使现场短新闻增彩添色,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什么是细节?《辞海》中的解释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现场短新闻当然不是文艺作品,但它在报道现场的真人真事及真实的环境景  相似文献   

10.
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离不开生动具体的细节。在强调新闻写作还原感性、增强可读性的今天,我们更要关注新闻细节的真实。一篇报道中哪怕出现一处细节失真,都会使报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甚至会葬送整篇报道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1.
凡是从事新闻采编业务的人都知道,在以写人为主的新闻作品中,比如人物通讯、人物特写、报告文学等,细节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细节对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以一当千的特殊效果,其他材料无法与之相比。关于细节,穆青同志曾经说过:“有时候,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要生动得多,  相似文献   

12.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但是,新闻并不排斥描写,要准确地报道客观事实,又要把新闻写得生动富有吸引力,这是新闻记者需要练就的基本功。新闻报道故事化如今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新闻作品中。这种方式使新闻报道有了“温度”,充满了趣味性和人情味,为新闻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在不影响真实性的基础上,如何将新闻报道故事化?笔者结合相关实例,试从人物选取、细节挖掘、场景再现三个角度去浅析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叙述技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记协主办的首届“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取得了成功,颁奖会开得隆重而热烈。这是当前新闻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必将产生广泛影响。正如到会祝贺的中央领导同志说的,这是一种好形式,希望今后能继续开展下去。现场短新闻,本来是新闻工作中的一种报道形式、宣传方法,为什么今天要大力提倡,并专门拿出来评奖?道理很清楚,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多写现场短新闻,报刊、电视、广播中多登、多播有现场感的目击式新闻。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的前提下,如何使我们的报刊、电视、广播办得生动、活泼,这  相似文献   

14.
通讯是新闻文体中的一种常用的重要文体。 作为一种对新闻事实进行详细报道的新闻体裁(说得更准确一点,是新闻文体群),通讯所报道的主要对象,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这一点,当是没有疑义的。 同新闻评论相比较,它着眼于报道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本身,或者在详尽报道人、事的基础上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分析;而新闻评论则仅将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作为引起议论的由头,重心放在对事件或人物的评析和论理上。 与同是以报道事实为主的消息相比,通讯显得更详尽和生动。消息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或事实的变动所作的报道,通常是粗线条的,轮廓式的。而报道同样的内容,通讯则往往要提供更为丰富的材料,要展开更为生动的叙述(包括细节描写)。它并不像消息那样拧得干而又干,而是保留了许多血肉丰满的东西。  相似文献   

15.
细节在新闻写作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一篇好的新闻作品总有那么几个耐人寻味、生动感人的细节。这是因为,新闻作为新近发生、发现和变动着的事实的报道,它必须完全真实,准确无误,而作为再现事物的状貌、神采和动态的细节,它能给人以毋庸置疑的真实感。 细节在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新闻体裁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但是,细节在新闻文体的主力军——消息中的运用,似乎还未引起新闻工作者应有的重视。或许有人认为,消息是以简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不宜用过多的笔墨来描写细节。其实,消息中适当地运用一些细节,更能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本文仅以荣获1990-1992年湖北新闻奖和1992年全国省、自治区党报新闻奖中的部分作品,对细节在消息中的运用作点例析。  相似文献   

16.
新闻细节,是指新闻作品中那些能有效增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表现力的“细枝末节”。精彩的新闻细节,虽然取材细微,但它注重抓住事物的特点,描绘细致、脉络清晰、形象生动,能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使一件新闻作品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新闻细节在新闻作品中除了能起到“以小见大”的重要作用以外,还能起到深化主题、突出重点、增强新闻可读性和可信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可信性方面,新闻细节可以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哪怕一丁点的细节问题,都会令读者对一篇新闻作品所描述的新闻事件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甚至会令整篇报道成为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翻阅报纸时,图片新闻往往首先映人眼帘,那些视觉冲击力极强,蕴藏深刻内涵的图片新闻,确能抓住读者。新闻摄影是用直观形象来报道新闻的,这个“直观形象”能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心灵的冲击,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图片新闻的细节表现。 在图片拍摄过程中,如何运用细节表现内涵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  相似文献   

18.
刘旭  杨曼 《记者摇篮》2005,(11):55-56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好的新闻.特别是广播新闻,重要的是“用事实说话”,少陈述、多表现。在作品中应该从主题出发,充分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把新闻事实传播给听众,做到既引人入胜、又印象深刻,使听众久久不能忘怀。而细节描写的则往往会发挥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用细节说话的作品也越来越被广大听众所接受和喜爱。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和作品,谈谈广播新闻作品中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9.
细节是新闻作品的神经,好的细节能使新闻更逼近“真实”的内核有的时候,我们读完一篇新闻作品,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记住的,不仅是主要的新闻事实本身.还附带着那些生动、鲜明的细节。细节和事实血肉相连,彼此不可分割,构成了那些历史名篇不朽的画面。好的新闻作品,尤其是西方的新闻作品常常很注意细节描写。新闻作品崇尚简洁,但为什么还要给细节描写留有一席之地呢?因为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些事实首先必须是真实可信的.其次是有权威性的。第三,还应当是具有可读性的。这三点一常常离不开细节描写。生动、真实的细节描写,可…  相似文献   

20.
细节,是人物通讯的灵魂,是让典型人物鲜活起来的重要因素,也是通讯有别于消息的重要标志之一。生动而又逼真的细节描写,可以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时,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就能使一个人物变得生动和立体。因此,为了拨动读者的情感之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将典型人物写活写出彩,记者必须重视尤其在细节的采写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