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邓小平价值观的核心问题 ,就是人民群众是价值观的主体。内容包括 :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 ;人民群众是价值评价主体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价值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以人为本的发展价值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构成邓小平发展价值观的核心。具体体现为:邓小平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全人类利益出发,既关心当代人的发展,又不忘子孙后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观。从价值创造主体、价值评价主体、价值标准、价值实现手段、价值实现途径、价值取向多层次性等六个方面分析邓小平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和主导价值观的确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转型时期多元价值观的存在造成了激烈的价值冲突。消解价值冲突,要确立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主导价值观。主导价值观是在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主导价值观的确立要体现时代性、前瞻性和人民本位。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价值观,是以集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的价值观。价值主体的人民性,价值本质的实效性,价值目标的的层次性,价值思想的发展性,是邓小平价值观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6.
《嘉应学院学报》2016,(3):33-38
邓小平人学思想内在蕴涵丰富,其价值诉求的三个维度展现为丰富的实践、深刻的理论与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积极启示。投身于实践的时代与发展需求是邓小平人学思想价值诉求的现实与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是邓小平人学思想价值诉求的历史与理论渊源,人的多重解放等是邓小平人学思想价值诉求的发展空间。对于今天"四个全面"战略实施进程中"人的发展"的导向和运思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构成邓小平发展价值观的核心。具体体现为:邓小平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从全人类利益出发,既关心当代人的发展,又不忘子孙后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邓小平对传统社会主义的忧患意识为逻辑起点,阐述了邓小平爱国主义思想的时代特征和理论特色.邓小平的爱国主义的本质特点是热爱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祖国,其价值取向是以社会、国家、人民利益为基础,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统一、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相统一、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统一、物质利益价值和精神道德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导致人们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核心价值观统一思想,支撑自己的精神世界。"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了人民的价值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有:针对特定群体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坚持走群众路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密切联系社会实践活动;运用现代网络信息平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在邓小平的价值观念中居主导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邓小平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民群众在物质文化生活方面的共同富裕。与马克思和毛泽东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相比,现实主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阐述了邓演达提出的“我们的使命是代表民众谋利益”的光辉思想, 并科学地深刻地分析了这一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作者认为, 这一思想的提出, 是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标志; 他一生为革命英勇而献身的实践活动, 是他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崇高理想的具体体现。据此, 作者推翻了长期以来学术界确认邓演达是一位小资产阶级革命家的结论, 认为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众谋利益奋斗终生的伟大的、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提出的“猫论”是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认识论,它体现了求真认识和价值认识的统一,为我们观察、研究事物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它是邓小平认识论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实质。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人本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人民性,他始终把人民作为社会活动的价值主体和评判主体.其人本思想体现在超越贫穷、共同富裕、民主法制、"三个有利于"等方面的论述中.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提出的以"仁"、"义"为标准的荣辱观为新时期"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新时期"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主体是人,即我国现实的全体公民,其价值客体包括:人、其内容和社会效果。"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依法治理腐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内容。邓小平认为,治理腐败,要标本兼治,既要重视治标,更要重视治本。邓小平不仅强调要依靠法制监督制约权力,还十分重视法律在惩治腐败中的作用,他认为惩治腐败靠“人治”是靠不住的,“法治”才靠得住些。他要求要完善法制,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化轨道。他强调指出,制定法律要完备,执行法律要严格,惩治腐败分子要严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新的“任人唯贤”的人才思想。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几乎用1/3以上篇幅讲人才问题,阐述他的人才思想。邓小平的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下的具体运用与发展,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前最大的政治” ,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从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社会现实中的大局这一根本问题出发阐明了政治的基本含义 ,并从三个层次提出了衡量政治搞得好坏的标准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科技教育价值观的基本精神在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科技教育观不仅重视工具理性的基础作用,而且十分重视价值理性精神的导向作用。学习研究邓小平科技教育价值观有利于正确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性和指导作用,努力培育科技教育的价值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9.
社会福利思想是对社会福利制度构建、社会福利对象的确定和帮助有直接影响的理念和价值观,是社会福利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邓小平的社会福利思想即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的有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们福祉观点体系。研究邓小平的社会福利思想,对于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党和国家福利政策的内容和特点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实践标准”的讨论重新确立和恢复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认识路线,使人们从“左”的思潮和“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中摆脱出来;同时“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的价值标准的确立,有利于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实践标准所蕴含的认识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践本身性质和哲学理论的逻辑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