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就报道作为新闻宣传报道的一种形式历来是新闻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着力点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成就报道的状况和产生的社会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人民群众常把一些成就报道称作“唱赞歇”,这些被称为“唱赞歌”的成就报道,就其本身可能出现的问题来说,要么是指其数量过多、过滥,要么是指其内容贫乏、片面、失真或虚假。事实上,成就报道暴露的这些问题,在不少新闻节目和新闻报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中,尤其要防止和解决一个重要问题,即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中存在的一种“唱赞歌,不怕多”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改进新闻报道工作着实成为一种时尚,人们试着对新闻报道进行某种新的尝试,对报道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理论上的解释,凡此种种,非常喜人。实践中也确实出现了许多好报道,一些理论文章的观点也颇有新意。然而,有一种现象令人困惑,人们一方面在谈论新闻报道的改革、改进,另一方面又在进行着老一套的实际工作。在阅读、收听新闻时,也赞赏那些材料新鲜、角度新颖的报道,而在具体的采写及编辑工作中,所体现的思想和方法又是陈旧的、僵化的。在这种困惑中,新闻报道远远未能活跃起来,新闻报道潜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们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旧有的经济报道观念已不适应新环境的要求。以前,各地经济工作中的生产进程、成本变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内容,都可以作为工作成绩写成新闻报道;而现在,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一厂一店一村式的经济报道越来越不感兴趣,而普遍关注于经济报道的社会性、群众性和宏观指导意义,以期能在这些报道当中获取有益的信息,指导他们的生产、经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尽快转变经济报道观念,淡化工作色彩,扩大采编视野,放眼社会,把目光投向经济生活中宏观与微观的交叉点、经济现象与非经济现象的共生地,力求经济新闻的社会化,以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国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一些突发事情,而这时新闻报道就应远而生了,在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闻报道对于人们的作用和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新闻报道所要向人们表现的出来的是人性的力量和精神,这些会渐渐引导人们重新改变对于这个社会的态度和感知。近几年,可以看到新闻报道视角日趋平民化,接近群众,了解群众,已经在新闻行业开始蔚然成风。客观地分析了新闻报道中坚持平民化的视角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坚持平民化的视角,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和掌握大量现场一手资料,重点关注老百姓的生活、工作以及其他方面,真实报道,运用生动形象的报道手法,打造出非常具有人情味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5.
所谓灾难新闻报道是指新闻媒体对各种灾难性事件的新闻报道,包括对自然性灾难和社会性灾难事件两方面的报道。社会效果是指新闻事实通过“读关注”这一媒介作用在公众内心世界所产生的某种积极的影响,是这种影响——精神“产品”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最终变为物质的力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鼓舞作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记者的政治自律?即自己来掌握报道的尺度和口径。 新闻报道中的自觉意识和主动行为,是对记者、编辑提出的一个较高的标准。而对作为一个行业的新闻来说,客观上还存在着对从业人员的强烈约束。这便产生了政治自律的问题。新闻的所谓政治自律,从大的方面而言,主要是指在一定的框架下,自觉服从党和政府的领导,主动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从而在国家的整体事业中发挥出新闻的独特作用。 政治自律是新闻报道中经常接触到的实践课题之一。记者、编辑在本职工作中表现出的政治意识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高限的,即在理解了政府对新闻所起的重要影响作用后,揣摩来自中央和上级有关各部门的精神,自觉地从政治角度判断事件的内容、获得新闻采写的“命中率”以及在社会上的轰动效应。另一种是低限的,主要即记者、编辑都必须知晓工作纪律上有哪些政治性的限制,在采编业务的前期操作中按照一定的限制做通常所说的“把关”工作。分而言之,记者是以主动采写稿件为职业的,因此,一般被要求必须知晓政府在提倡什么、鼓励什么;而编辑大多以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新闻报道节目的要求和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千篇一律的新闻报道已经使观众感到厌倦,人们迫切希望新闻报道能够更多地呈现新颖性、深度性、爆炸性等特点,要做好新闻媒体的报道工作,首先就要做好新闻采编工作,新闻采编是获得好的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新闻采编要突显"高质量"、"时效性"等特点,以便更好地为新闻媒体的发展服务。应当看到,当前新闻采编工作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要做好新闻采编工作,就要正视这些问题,积极应对,制定出相应的措施以使新闻采编工作得以实现质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来,有关中国经济走势的报道再次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经济是否回暖,是否出现了经济拐点,各家媒体对此纷纷进行报道。为此,经济新闻理论研究工作者也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经济走势新闻报道。 即时性报道和预见性报道 经济走势的报道一般可分为即时报道和预见性报道。即时性报道是指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的报道;具体到  相似文献   

9.
孙丽 《新闻传播》2010,(5):35-35
“平民化”视角是指新闻报道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投向普通的老百姓,在新闻报道的内容上,坚持平民立场,关注同普通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在新闻报道的方式上,坚持平民方式,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亲切朴实的语言和形式传递信息,为民代言:在新闻报道的取向上,坚持平民利益.反映普通百姓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弘扬朴素的人性之美。在实践中,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语言,报道普通老百姓的工作、学习、生活及喜怒哀乐,让他们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这,就是百姓喜欢的平民记者。  相似文献   

10.
孙世恺 《新闻界》2001,(1):10-12
江泽民同志谈到新闻工作时曾指出:“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怎么实现江泽民同志这些要求呢 ?一句话回答:那就是新闻报道要创新。本文只就新闻文体写作的创新,略论一得之见。   新闻文体写作要创新,也是时代的呼唤。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前进的形势日新月异,新闻传播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新时代,有些实际工作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往往同一些复…  相似文献   

11.
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使人们把注意力过度投向了财富。新闻报道的重要功能是独立地报道事实,公众应当为保护自己的知情权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新闻报道的重心往往体现人们的一种战略判断与战略考虑,新闻报道的关注视野与所占分量往往体现人们的认识与意识.基于中国的国情与面临的复杂国际形势,基于中国必须抓住战略机遇以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舆论战略当然必须包括一系列重要的内容与考虑.但基于13亿人口这样一个基本现实,应当说,以农为基,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农业,什么时候都应当是舆论战略的重要内容,都应当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得到充分、有效、创造性地体现.  相似文献   

13.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是有一些新闻报道明明是客观事实,受众却疑问重重,将信将疑,或起到了负面作用;而另一些新闻报道却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记者、编辑在采写、编辑稿件的过程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逆向思维,因而强化了报道的深度。本文结合从事新闻工作的体会,对逆向思维在新闻报道中的作用加以论述。一、正面报道中的逆向思维在日常报道中,正面报道所占比例是相当大的,对于传播文明、弘扬正气、激励人鼓舞人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人们在推崇和表彰中,却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原因。如果单纯地从…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谈到新闻工作时曾指出:“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怎么实现江泽民同志的这些要求呢?用一句话来回答,就是新闻报道要创新。本文只就新闻文体写作的创新,略论一得之见。  新闻文体写作要创新,这是时代的呼唤。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社会前进的形势日新月异,新闻传播的飞速发展……在这样的新时代,有些实际工作的难点、群众关注的热点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敏感问题,往往同一些复…  相似文献   

15.
前些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谈到新闻工作时曾指出:“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怎么实现江泽民同志这些要求呢?一句话回答:那就是新闻报道要不断创新。 新闻报道要创新,也是时代的呼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社会前进的形势日新月异,新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百姓愿意关注,喜欢关注的一种新闻报道。但是多年来一些地方电视台由于把握不好报道方式,很多好的新闻线索并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也造成了地方民生新闻只报道表面现象,缺乏深入报道的现状。民生新闻容易触及到矛盾一方利益,所以把握不好就会出岔子,致使一些媒体对民生新闻报道的量不足,群众对这些媒体失去信心。一、要注重民生新闻的挖掘地方电视台应该以民生新闻报道为主,因为地方电视  相似文献   

17.
萧岩 《记者摇篮》2014,(9):29-30
由于消防行业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受众对消防信息的巨大需求,电视消防新闻逐渐形成为一种主要的电视新闻报道门类,研究探索电视消防新闻报道理论是新闻报道专业化、细分化的客观要求,因此对它的研究将有利于丰富新闻学的内容,同时为新闻报道实践提供有参考意义的理论。一、电视消防新闻的概念在人类漫长的社会生活中,火灾是威胁公共安全、危害人们生命财产的常见灾害之一,消防就是伴随着火灾而产生的。在我国首次出现消防一词是1903年,由日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人们与经济的关系愈来愈密切。自然,经济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新现象、新情况便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经济报道也就当仁不让地在新闻报道中唱起了主角。这些经济报道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与此同时,经济报道中的偏差也时常显露出来。结果往往会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尽可能防止经济报道中的偏差,缩小报道风险,就成为新闻工作者应当认真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深度报道中的焦点问题?如何才能抓住焦点问题?焦点报道如何才能“拉”出“响”来?这是当前新闻报道中极为关注和热衷探讨的问题,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如何抓住深度报道中的焦点问题?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新闻学简明辞典》中说:是“一种阐明事件  相似文献   

20.
叶永平 《新闻窗》2013,(1):45-46
新闻报道是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当主动承担起“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本文将从新闻报道的角度,从各个环节分析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以期挖掘新闻报道中的人文要素。 一、人文关怀的词义辨析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总言之,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意义和价值的人生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