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器材 垫木两块,长木板(80 cm×9.5cm×2 cm)一块,平板铁架台两个,固定卡两个,电镀金属杆(可用铁架台上的立柱代用)两根,演示直流安培表(或小灯泡,小电铃)一只,导线若干,电池或J1202型学生电源。 2.组装 两根电镀金属杆的一端分别用固定卡固定在两个铁架台上,长木板下面两端分  相似文献   

2.
高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三章《磁场》中关于“通电导线之间通过磁场发生的作用”的演示器在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中找不到配备仪器,教师在讲课时无法演示,只能给一个实验结果。假如1自制仪下器面装的置仪器,其实验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包括底座与直线两部分,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1、接线柱;2、门形铜棒;3、铜管;4、底板。2制作材料40cm×20cm×1.5cm木板一块(有机玻璃板更好,以便使用投影仪),长35cm,直径φ0.5cm的门形铜棒两根,固定螺丝若干,接线柱三个。3制作方法把两根门形铜棒用固定螺丝牢固地固定在底座上,把其中一根铜棒从中间断开。两铜棒…  相似文献   

3.
一、硫铁反应微型演示器的用途与特点1.用途:演示硫、铁反应。2.特点: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制作简单,省时节料,不污染空气。二、硫铁反应演示器装配图(见附图)三、制作材料15cm×13cm×1.5cm的大木板一块,10cm×10cm×1.5cm的小木板一块,长6cm、φ2mm的铁丝7段,长8cm左右、φ7~  相似文献   

4.
高级中学试验教材物理第二册中(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一节的两个演示实验,由于电源电压220V,使有的教师害怕触电而不敢开设这个实验。为此,我研制了既安全可靠又能说明原理的示教板。1制作材料50cm×30cm木板一块,双刀双掷开关1个,单刀双掷开关三个,单刀单掷开关2  相似文献   

5.
新编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中介绍了两个实验:一是通电直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二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的演示。目前,做这两个实验还没有现成的仪器可以利用,而按教材中介绍的实验装置进行演示效果也不够理想,为此,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制。1支架的制作(1)用一块20cm×30cm的木板作底座;用一块15cm×40cm的木板作竖直支架。将两块木板垂直固定在一起,再在底座的适当位置安装两个接线柱(附图)。附图磁场对电流作用演示器(2).在竖直支架前方距底座10cm和20cm处各固定一块10cm…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教材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一册第 1 2 8面图 7- 2 1所示的反冲演示实验在教学中很难做成功 ,演示效果难以保证 .笔者设计制作了一个反冲演示小车 ,效果很好 ,现介绍如下 .实验装备 :取一根长为 1 0~ 2 0 cm、直径为1 cm的试管 ,两端分别用一根铁丝绕几圈后 ,将两根铁丝的另一端固定在一块长 2 0~ 3 0 cm宽度适当的小木板上 .在小木板后端打一个蜡烛粗细的小孔 ,试管相对木板平面略微有点向上倾斜 ,并把木板固定在一个实验小车上 ,如图 1所示 .1 .演示低速平缓的反冲运动 .在试管中装少量的水或酒精 ,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  相似文献   

7.
一、制作材料 25cm×15cm×2cm木板一块、40cm长较粗铜芯漆包线两根、细铜芯漆包线150cm、图钉若干个、导线若干、铁皮易拉罐一个、5号电池一节、磁铁一块、双面胶、剪刀、尖嘴钳、砂纸等。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一章机械能的第 1、2节讲述动能、势能以及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内容 ,介绍了小球在斜槽和水平槽中的运动 ,但没有现成的仪器 ,我们根据这一思路制作了“动能和势能转化演示器”。其制作和使用如下 :1 材料及制作  利用 6块半成品机压木板厚 1 5cm ,制作成型后粘合而成 ,水平槽的末端固定一木板高出水平槽面 6cm ,中心安装一弹簧 ,如图 1所示。教具长 85cm、宽 9cm ,槽宽3 5cm ,斜面与水平面夹角 3 5°,一个橡胶球和一个钢球 ,直径均为 5cm ;一个木块为9cm× 6cm× 4 5cm。图 12 使用  本教具可进行…  相似文献   

9.
生物教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性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相关的知识,可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演示神经兴奋的传导过程,特制作以下模型。材料:硬纸板(或薄木板)、刻刀、细铁丝(或长螺钉、螺母)、彩笔等。制作步骤:1.制作神经元模型。取30cm×60cm 硬纸板(或薄木板),按照图1所示画出神经元模型图,用刻刀沿紫色线刻出细缝,树突最左端和轴突末端保留小部分不刻断,以成为整体,细缝代表细胞膜。用彩笔在膜外围涂上1cm 宽的红色,代表正电荷,膜内涂1cm 宽的绿色,代表负电荷。细  相似文献   

10.
1.电极(用自行车辐条),2.橡胶塞,3.线圈带电极,4.排气口,5.直径40mm玻管(代表左右烟囱),6.导烟口,7.固定夹,8.固定背板图1仪器装置在高中物理教材(必修本)第十二章第五节关于静电的防止和应用知识中,有一个关于静电除尘应用的例子,课本中给出了工业上利用静电原理去除废气中尘粒的结构图示,但这种现象无法用实验室现有仪器演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只能靠口头表述,学生似信非信。本人自制了一种静电除尘装置演示器,能形象演示工业静电除尘的全过程,现介绍如下。1仪器材料及制作该仪器主要用直径约40mm、长约400mm的两支玻管,代表两个烟囱。下…  相似文献   

11.
一、制作材料饮料瓶1个,输液管2根,铁架台1个,细线若干,长12cm、宽4cm的小木板1块,长20cm、直径0.5cm的钢筋1根。二、制作过程1.用小锯条去掉饮料瓶的底。2.把去瓶底后的饮料瓶倒置在铁架台上。  相似文献   

12.
学生实验“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传统方法是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斜面、小车等仪器进行实验。但是打点计时器不易调整,又存在摩擦,实验误差往往较大,同时用逐差法计算,增加了理解的难度。为了克服上述缺点,笔者设计制作了运动学实验器,实际使用表明,其效果颇佳。一、仪器制作 1.斜槽如图1所示,用双玻璃管或双金属棒做轨道。长度不小于90cm。把轨道固定在厚木板上,并在低端安装捕捉器,木板一侧标上厘米刻度。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思想高中《物理》第二册 (必修加选修 )中“电容器的电容”一节的教学 ,难点是对电容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中没有现成的教学仪器用来完成实验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电容”概念 ,突破教学难点 ,笔者将演示“电磁振荡”的实验装置加以改进 ,通过演示实验 ,化抽象为形象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性 ,教学效果显著 .二、实验制作1 .将电容不同的几块电路板合成一块 ,电感线圈用导线短接 ,避免自感现象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使仪器简洁化 .2 .改原来的电容固定式为插拔式 ,以便多种数据加以比较 ,形成对比 .3 .…  相似文献   

14.
我在《电工》教学中,认真设计了几个极富情趣又相互贯联的演示实验,延伸了技术视野,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本文以“认识电容”为例,介绍两个相互贯联又逐渐深化的演示,谈一些体会。1 演示电容储放电特性 电容是电子器件中最常见的元件,一般的低年级学生只知是“二片相互绝缘并靠得很近的金属片”,对于它的储放电特性认识不深,而储放电特性正是电容的最基本特征。本演示有意将电容的这种储放电特性加以“夸张”和“渲染”,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观感,进而对电容在电路中“一储一放”的工作特征有一个深刻的感知。  相似文献   

15.
为使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的本质特征,可制作下述教具进行演示.材料长80厘米、宽35厘米、厚1~1.5厘米的光滑木板一块;开有凹槽的厚1厘米、直径分别为3、4、5、6厘米的大小轮子各1个;直径为2~3厘米的小轮子3个(自己做或到圆木店买);长1.8~2米纱绳一根;长4~5厘米、宽2~3厘米的尼龙搭扣和所需图片若干;直径2~2.5毫米、长3~3.5厘米,两端有螺纹和螺帽的螺杆若干根.制作在木板左右两边分别钻1个2~3毫米的小孔,用螺杆装上小轮子,如图中的(1)和(2);  相似文献   

16.
为了演示打炮时的反冲运动,我们自制了“反冲小车”演示器。制作过程:取一只长10—15厘米、直径1厘米左右的试管,两端用铁丝固定,安装在木板上,木板上装有四只小圆轮(圆轮可用塑料钮扣代替)做成小车。试管与木板平面略有倾斜,试管口塞上木塞。在试管底部的木板上固定一蜡烛(如图示)。  相似文献   

17.
一、教具装置图(图1)二、仪器的特点及用途特点:1.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操作方便,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2.光电彩色动态显示,动感强,教学形象化,具有探究性。用途:模拟演示肾小体过滤作用。三、制作材料集成电路、各色发光二极管、电容、电阻。四、制作方法1.制作1块40 cm×60 cm 的面板1块,把泡沫磨制成肾脏的剖面和膀胱的形状,并涂上适当的颜色。按照图1所示贴在面板的适当位置上,并在面板上有规律地均匀打  相似文献   

18.
现行教科书 [1] 中只介绍紫外线的主要特征是化学作用强 ,而没有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在学习该部分内容时缺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使他们难于理解和掌握 .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我们设计了一种能够证明紫外线化学作用强的简单实验装置 ,实验方法简单 ,教学效果明显 ,现介绍如下 .1 材料图 14 0 W紫外灯管 1个 ,镇流器 1个 ,开关 1个 ,灯管脚 2个 ,木螺丝 8个 ,2 cm× 15cm×110 cm木板 3块 ,2 cm× 15cm× 15cm木板 2块 ,0 .3cm× 14cm× 110 cm玻璃板 1块 ,导线、小铁钉若干 .淀粉碘化钾试纸 ,冷水 .2 制作(1)用木板、玻…  相似文献   

19.
1仪器装置 仪器装置如图1所示. 2制作与操作使用 用一块长45cm、宽10cm的木板做底座,中间装一只100W白炽灯泡,在灯泡两侧木板上分别画上cm刻度;  相似文献   

20.
正一、自制摩擦力演示仪的缘由对于静摩擦力大小的教学,绝大多数教师都采用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拉木块、或用现代科技(传感器)演示给学生看。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拉木块可操作性不强,实验结果可信度、准确性不高;用传感器研究摩擦力大小,效果很好,但操作相对复杂,同时价格比较贵。二、实验装置的制作1.制作材料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木块、细线、粗铁丝、钳子、螺丝刀、钉子2.制作原理:放大法3.制作过程图1是实验室常见的带滑轮的长木板、木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