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衔接是语篇研究的核心之一,短信作为一种新的语篇形式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分析英语手机短信的衔接方法,以便更好地用短信来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2.
"重复"(repetition)是语篇分析中词汇衔接的一种手段。拜年短信语篇"重复"衔接手段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意义上的"重复"衔接手段中"名词重复"衔接手段使用较为频繁,结构上的"重复"衔接手段中"排比""对偶"衔接手段使用频繁。试图从拜年短信语篇的语域特征和拜年短信语篇的互文性两个方面对"重复"特征分布的成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原文]手机短信:一种文化新主张丁妍沈汝发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这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我国是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的,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多。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  相似文献   

4.
郭超 《现代语文》2006,(12):78-79
继"无厘头"之后,"恶搞"成为当今社会中最有冲击力的流行语.它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恶搞文化",慢慢渗透到大众生活中.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短信也将"恶搞"这一流行元素及时地吸收进去,让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眼前一亮会心一笑.这种"恶搞短信"能在"拇指一族"中流传,除了词语中运用了大量修辞手法外,还在于短信语篇中前后语境的超常规搭配.  相似文献   

5.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这拉开了短信化的序幕。我国是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的,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多,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短信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2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这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我国是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的,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多。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短信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2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7.
比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手机短信中出现的频率很高,人际比喻占有其中很大的比例.本体设喻的人文情怀和喻体选择的时代特征是人际比喻的立喻原则,通俗性、时尚性、游戏性则是人际比喻短信的三个重要文化特性."多题分列"与"单题延伸"则为人际比喻短信的两大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8.
1.用手机短信问候致意,已经被很多人所接受。2007年春节期间,有一条以清朝皇帝年号串联的短信在无数个手机间发送,受到大众青睐。这条短信是:佳节来临,祝你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学业乾隆,成绩嘉庆,前途道光,财富咸丰,德才同治,心情光绪,  相似文献   

9.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992年,世界上第一条短信在英国发送成功,这拉开了短信文化的序幕。我国是1998年开通手机短信的,使用短信的手机用户逐年增多,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短信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2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手机短信的兴起是与手机的普及密切相关的。最初,手机还是一种奢侈性消费品,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水平的提高,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据统计,截至2002年,仅中国移动用户就已达到1亿多户。在初期,手机的功能主要是作为移动的电话,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通…  相似文献   

10.
手机短信好像在一夜之间就成为现代人进行沟通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来,手机短信就像孙猴儿翻跟头,从2000年的10亿条一下子翻至2005年的3046.5亿条。在手机短信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短信挖空心思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一时间,短信欺诈成为各地工商部门接诉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