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如师     
上小学的时候,每次看见语文老师,总发现他的眼睛是红肿着的。一天,我大着胆子问老师:“你晚上没睡好觉吗?”老师说:“晚上要备课。”我又问:“讲课有课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备课?”老师说:“这个道理你长大就懂了。打个比方,如果将一瓢水倒进桶里,再拿瓢去掏水,能掏出一满瓢水吗?肯定不能。可如果将桶里装满水,里面有比一瓢水不知多多少倍的水,然后再用一个瓢去掏水,会怎么样?会很容易掏出一满瓢的水。当老师的,只有有一满桶的水,在讲课的时候才能让学生得到一满瓢的水。当老师的没有一满桶的水,是不敢登上讲台的。…  相似文献   

2.
石方 《军事记者》2001,(4):45-45
尊敬的函授中心的老师:   我是青岛驻地北海舰队防救船大队的一名普通士兵,自幼受鲁迅先生的精神熏陶,梦想自己有一份记者职业,为此,我在读到《解放军报》上的一则启示 (启事 )后,立即报名参加了新闻函授学习。我希望今后各位编辑老师能多多传授给我这方面的知识,我会虚心学习的。 (附文学作品一篇:《涉世情长》,请指正 )   本届函授学员胡远清 胡远清同学:   收到你的来信和来稿,很高兴。你在积极报名参加函授中心之后,这么快就给函授中心写来了信和稿件,说明你对写作这一行还是很热爱的。常言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3.
我上小学的时候,不幸遇到一个对我很有成见的老师。自习课,小组长抄讲话同学的名字,其中有我,我不服气——明明我睡了一节课,哪儿有讲话——找老师论理,老师一翻白眼,冷冷地说:“班上这么多同学,为什么就抄你名字,不抄其他同学名字呀?说明你即使这一次没讲话,以前也讲过!”  相似文献   

4.
不管是CIO,还是信息主管,还是一个大型项目的领导者,他都有面临四个挑战,一个是如何识别新技术带来的机会,指给信息资源整合带来的机会,给业务降低成本和创新带来的机会等。记得有一位老师也说过,CIO要分辨这些概念,现在有太多的信息,爆炸式的信息,有太多的概念。如果你是站在制高点上,你有见识,  相似文献   

5.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从小到大。从启蒙老师到大学导师,每一个阶段,我们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指点。当我们离开学校,进入社会以后,老师这个定义似乎宽广了许多,每一个对我们工作或者做人能够起到指点的都能称之为老师,甚至是一本不会说话的书,在你研读它的时候,你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这样看来,书也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而这个“老师”可以教会你方方面面的知识,只要你需要,只要你愿意学,你可以随意选择,让她成为你的家教,成为你的专职老师!  相似文献   

6.
有个讲“我、你、他”的笑话。一个初次上学的小孩,听老师给他讲“我、你、他”三个代名词:“我,是你的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指另一个小孩)是你的同学。”小孩回到家里,仿照老师的口吻,向自己的父母复述老师的讲法:“我,是你的老师;你(指其父),是我的学生;她(指其母),是你的同学。笑话,当然是说笑话的人所编造的荒唐可笑的话。然而也确实有人,由于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不自觉地违犯规范化,因而闹出了笑柄。我见过一篇《诗人与改革》的短文,其中有这样的文句:“试问我们的诗人,你是站在改革的前列,作促进派呢?还是站在改革的对立面,甘作‘中流砥柱’,而形成阻力呢?”因为这是出现在报纸的文艺副  相似文献   

7.
我和杨振昆老师的缘分是从1995年开始的,那时我成为云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研究生,杨老师是教授、系主任,又是文艺学硕士导师。他在学界的地位很高,可以数出一系列令人目眩的头衔,问及这些名衔,杨老师总是淡淡一笑:"那是吓唬老百姓的,要紧的不是你曾经拥有什么,而是你现在在做什么,你未来能走到哪里。"这话使我顿生敬意,看得出他是一个有目标,有奋斗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你读大学时候的齐老师来北京参加学术讨论会。会议期间他抽时间来看望我。交谈中提到了你的情况,他谈自从你毕业离校以后两年多了,虽然住在一个城市里,也没有见过你一面。说到这里他沉默了,没有再说下去。我理解他这时候的心情,就把话题引到别的方面去了。今天我写信提醒你:你是齐老师当年最器重的学生之一,怎么就这样轻轻地把辛勤培育过你的老师淡忘了呢! 你应该懂得,尊师重道是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尊师就是尊敬为培育自己付出过辛勤汗水的老师,重道就是认真学习老师传授的知识和道理。中外古今凡是真正有学问有成就的学者,无不具有尊师重道的美德。他们时时处处流露着对老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之情。为了加强你的尊师重道观念,先讲几个尊师的故事给你听: 你知道千古传为佳话的“程门立雪”这个典故吗?那是北宋时期,大学士杨时,有一天偕同他的学友游酢,去看望他们的老师程颐。走到屋门口,只见程颐正坐在那里打磕睡。他们不愿惊动老师休息,便在门外肃立等候。那天正值大雪纷飞,等到程颐醒来的时候,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多深了。当然今天不是要你也去“立雪”,而是学习尊师的精神。我国文坛宿将鲁迅可以说是尊师的榜样。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经常想着给启蒙老师寿敬吾先生  相似文献   

9.
监考     
有师曾套用一句很俗的话说:“如果你爱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如果你恨一个人,就让他去监考。”当时,作为学生,我正梦想着自己有一天篡夺“监考”的宝座,那是何等快意啊!终于在实习期间,学校要期中考试,安排了我们实习老师监考。  相似文献   

10.
我手捧老师亲笔写的作业讲评信,心里激动极了,有欣喜,但也有几分遗憾。欣喜的是,在函授中心老师的谆谆教诲和关坏下,我取得了前九个月中搞24篇的成绩,被学院评为优秀报道员并受嘉奖;遗憾的是,同其他学员相比,我还落下一大截.我的进步与老师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发誓:一定努力学习,迎头赶上。再向老师献厚礼。有的同学劝我:洪彦,你已有了零的突破,没必要再这么认真了。这时,我想到的却是函授中心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诲,想到了自己稿件不断变为铅字的喜悦和充实。我摇摇头,笑了,因为我清楚,若想“为民鼓与呼,奋笔写春…  相似文献   

11.
小小档案箱     
在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人或事令你难以忘怀,仿怫淘金般地,大部分泥沙被滤掉了。剩下的便是那些晶莹闪亮、美丽永恒的真金,非常珍贵。回想起来。我与康静蓉老师分别已经28年了。在这28年中,我曾不止一次地找寻过老师。却始终未能如愿。被岁月浓缩了的思念绵绵无尽。久久不散,成为了我今生今世永远不能忘记的珍贵情感。  相似文献   

12.
初识甘泉,是在第三届中国电视书法篆刻大展赛上,甘泉是江苏省唯一的一名获奖者,自然很引人注目。作为书友,我和他聊得很投机,他思路清晰、见地独到,他给人的印象是既有军人的坚定、沉着,又有作为一名书者的真诚、严谨和做朋友的坦荡。“艺术是一种精神创造活动,需要真诚。”甘泉如是说。其实,他能走进艺术殿堂,纯属偶然。那是上中学的时候,一次,语文老师拿着他的试卷,牛气地对他说,你看你写的字,看都看不清,让老师怎么给你判分。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开始研究名家书帖,拜书法家马东升先生为师。由于地的灵性、勤奋和真诚,19…  相似文献   

13.
刊中报     
●军事记者编辑部●总第 136期 ● 2001年第 4期 目光炯炯 眼观敌情六路, 耳听虚实八方, 任他魑魅魍魉, 我自铁壁铜墙。 (摄影、配诗:张鹏 ) 翅膀的痕迹 ○张晓祺   那还是我上中学时,一次,我突发奇想天真地问一位我仰慕已久的老师:“人为什么活着 ?”   老师用专注的眼神望着我,沉思了好一会儿说道:“我可以引用沈清松先生的话来回答你,‘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一个或数个适合你个性的价值理想,然后每天去做,为它奉献。如果你追求真理,就得锲而不舍地研究;如果你喜欢美感,就得每天收集、欣赏,甚至创作美的事物;如果你…  相似文献   

14.
梅捷凯 《大观周刊》2012,(29):195-195
不管何种职业,人们付出努力,总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作为老师,时常是无怨无悔的付出,而收获的却是学生的不理解和冷漠,但是我们无法责怪学生,因为同样的学生,他们可以承认其他老师,为何就不能承认你呢?作为老师,得到学生认同的方式有很多,包括精彩的课堂,及时的作业批改,负责的晚自修坐班等等,而作为班主任,单靠前面这些却还不够。作为班主任,至少你讲的话,学生要能听;你要求做的事,学生能支持;你定的制度,学生能遵循。而要做到这些,班主任需要先得到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尊敬的杂志社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是开封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12)班的一名学生。上学期通过语文老师,结识了贵刊,并在老师帮助下幸运地成为贵刊的一名小记者。6月底,我拿到了贵刊发给我的一张精致的记者证。我在激动之余又稍有担心,生怕自己无法胜任。 但是,我坚信,在杂志社各位老师的帮助和关怀下,以及我的努力下,我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以回报贵刊对我的信任。 今天,学生随信附拙作一份,请老师指教,如能对学生指点二三,将不胜感激。谢谢! 学生:张玲 九月六日张琦同学: 感谢你的来信。 本栏目不刊登诗歌,而“拙…  相似文献   

16.
几年不见,常在念中。每次接到你的电话,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前天相老师(金的夫人)电话给我,听到后又是一阵激动。从她口中知道你身体很好,事业很顺利成功,家人和两个孩子都好,我很高兴,为你们祝福。  相似文献   

17.
潘璇 《大观周刊》2006,(32):88-88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即将来临,而今年的教师节刚好是周日。为了给辛苦了一年的辛勤园丁送上一个轻松的假日,《大观周刊。旅朋友》在本期将为你特别奉上一个属于教师节的节日休闲大餐。这个收获的日子,或许你应该约上你的老师或教师朋友,一同出去走走,领略一番怡人的景色,也一同享受你的教师假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你听说过学生还有徒弟吗?有,我可以告诉你,近日来,我们五(3)班用“一帮一、一对红”的形式这样掀起了学习的热潮。瞧,在班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一对“师生”在完成他们的教学任务。“老师”还挺像老师的样子,一边给“徒弟”画图,一边还用手比划着,他们那一丝不苟的样子,把“徒弟”们都感染了,一些很难理解的题,“徒弟”们都在愉快之中,把题掌握了。火越烧越旺,这股学习的热潮定会一浪高过一浪的。指导教师:元文英学生下有“徒弟”$辉县市实验学校五(3)班@李玫颖  相似文献   

19.
早婚与晚婚     
心血来潮想学古筝。星期天,沿街“扫荡”琴行,给自己找个好老师。“谁学啊?你自己吗?”接待小姐问。“呵,小孩。”舌头在嘴里拐了个弯,实在不好意思装作大器晚成之人。“是吗?”小姐眼里分明满是疑问,你,有那么大的小孩?早婚?后妈?第一间琴行如是,第二间琴行如是,第三间仍如是。进进出出间,我走了一上午的腿反而越发轻快。  相似文献   

20.
<正>看过肖景志的画,你会惊叹,为什么他会捕捉到自然界那么美妙的瞬间。在他的画中,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林中有婆娑的光影在闪;潺潺的溪流仿佛伴着春光哗哗作响,跳跃的松鼠在落叶上觅食……一幅幅作品使你仿佛走进了人间的仙境,而他却说,如果你在山林里住上几年,细细地品读,你也同样能感受到这一切。13岁时,肖景志跟随林口县一个中学的美术老师,学习了两个月的素描。在那里,老师不仅教他绘画的基础,而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