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3月11日这个版面,看起来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这一天的《大众日报》一版与2000年8月28日的《大众日报》一版(见本刊今年第四期《视觉重心与图片一一获奖版面得失谈之一》),在设计思路上如出一辙,仅从上半部看,都是报耳区放组照向报心区下垂,都堪称“报耳活,全版活”的样板。这本来就是非通栏报头区的报纸吸引眼球的看家本领。在四栏报头的固定框架下,想把版面做得好看些,变来变去,就那么几套招式。  相似文献   

2.
王洪涛 《青年记者》2006,(15):14-16
在刚刚结束的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反映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一重大题材的大众日报2005年9月4日一版版面(以下简称抗战版面),被评为仅有的两个二等奖之一。客观地说,这个版面获奖不是偶然的。2004年3月,大众日报明确提出将“引领经济、政治、文化走向,影响最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群,办成山  相似文献   

3.
2001年1月1日,改版后的大众日报,迎着新世纪的钟声,以一种崭新的面孔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浓浓的现代版面风格和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令读者耳目一新。版面是一种创作,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报刊如林的今天,报人越来越讲究对报纸的包装和版面的策划,可以说,追求并逐渐形成自己独特固定的版式风格和特色,是一张报纸的立足之本,也是一张报纸树立权威性、走向成熟的标志。改版后的大众日报,在首先  相似文献   

4.
山东大众日报从5月2日起对部分版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调整和改进后的版面,一版仍为要闻版,二版为经济综合版,三版为政教文综合版,四版为时事版。版面调整以后,一些专版撤销,四个版均由总编室、时事部当日组版,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各版的专栏稿由各部提供,以服务性见长,同时也大致确定了经济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诸方面的发稿比例,避免宣传上的失衡,并对会议报道进行了一些改进。读者反映,这一时期的大众日报,版面活了,信息量  相似文献   

5.
孙吴 《青年记者》2000,(2):40-41
新闻出版报》1999年10月28日二版刊载的《杭州报纸流行横题风》(作者肖力),引起了我这个“报纸组版学”研究者的思考。报纸版面对报纸来说,事关重大。范敬宜同志在《人民日报版面备要·序》中指出:“版面,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当然,更是一种政治。”“人民日报的版面无小事”。报纸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2013年6月8日大众日报一版荣获三等奖。这个版面先后获得山东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的原因,一是大众日报在版式设计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二是体现了大众日报新一轮改版的理念。
  着眼新传播时代,创新版面设计
  2014年3月16日,大众日报实现新一轮改版。而自2013年以来,大众日报进行渐进式改版,为改版的最终落地做思想准备、理论准备和路径准备。新传播环境下,读者接收习惯已发生变化,纸媒必须在即时交互、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之中,扬长避短,改进编排,让读者读报成为一种愉悦体验。  相似文献   

7.
山东大众日报从5月2日起对部分版面进行了调整和改进。调整和改进后的版面,一版仍为要闻版,二版为经济综合版,三版为政教文综合版,四版为时事版.版面调整以后,一些专版撤销,四个版均由总编室、时事部当日组版,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各版的专栏稿由各部提供,以服务性见长,同时也大致确定  相似文献   

8.
劳璧 《青年记者》2007,(5):38-39
近三年来,《大众日报》周三《娱乐》版上由逄春阶同志主持的“小逄观星”专栏,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亮点。在版面上为一位编辑开设专栏,这在《大众日报》还属首创之举。三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成功的举措。  相似文献   

9.
“新的一年,我们服务大众不止步,追寻新闻不停歇”,2月7日除夕出版的大众日报,在一版向广大读者拜年,这句话既是大众日报2016年春节报道思路的主线,也是大众报人薪火相传的理念. 诞生在战火硝烟之中,拥有77年光荣历史的大众日报,即便在战火纷飞之际也从未间断、停刊,成为我国报业史上连续出版时间最长的党报.正是秉承“不停歇”的精神,近年来每逢春节,大众日报不仅坚持出报,还以精心策划的栏目,扎实、深厚、温暖的报道,新颖美观的版面呈现方式,让春节报道成为报道创新的一次有效实践,报道质量的一个高峰.  相似文献   

10.
农村大众报是大众日报的“农村版”,是一张四开四版的小报。自1995年以来,农村大众报进行了二次改版,从过去平淡的穿插咬合的复杂版式风格,到完全分割式的浓眉大眼的版式风格,再到电脑时代的现代风格,以其不断变化的新版式,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其中赞许者有之,哀叹者也有之。且不管别人怎么说,对于我这个农村大众报的版式策划者来讲,最深的感受是:版式的策划必须建立在设计理性的基础之上。 引起注意才能使读者阅读内容 农村大众报改版之初,我这个版式策划者说心里话,是没有什么底的。要想把几十年不变的版式进行改革,不…  相似文献   

11.
军报版面调整后,二版定位为“部队新闻”版,是一个新版面。新版面的“新”不仅表现为版式上的新,更重要的是要有新观念,以及新观念下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视角,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版面的新定位,贴近部队实际,为基层官兵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12.
殷为林 《新闻实践》2005,(6):F002-F002
这是一个一分为二的版式。两组内容各居一半,这样的总体编排思路是可以的。只是在具体的版式设计中,调整前的版面对文稿的编排、标题的制作、图片的位置、黑白灰的布局等处理得还不够好。而这些方面,恰恰是体现版式效果的主要内容。像这类在版面中间切割的版式,本身就形成了特色版式的雏形,所以,我们应该沿着特色版式的设计思路来设  相似文献   

13.
透视报纸版面革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纸版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重要手段,是读者透视报纸的第一扇窗户,也是报纸个陛和风格的最直观表现。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成熟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报纸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各种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从而在我国报界掀起了一股规模浩大的“版面创新”浪潮。  相似文献   

14.
文字记者用文字‘“说话”,摄影记者用图片“说话”,而组版编辑则用版面“说话’“。组版编辑对文字记者的稿件要起到升华和增值作用,由此不难看出版面的重要性。版面中的文字、标题、图片、线条等,是版面的生命,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版编辑把这些东西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就是用版面“说话”的过程。组版编辑怎样用版面“说话”呢?笔者在几年的组版中,觉得有以下几点需要把握。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编排思想。一块版面需要容纳若干篇稿件,但这些稿件绝不是随意拼凑在一起的,它的上与下、左与右、轻与重…  相似文献   

15.
(一)人们常把要闻版比作一张报纸的“脸面”,甚至有“窥一版而见全报”之说,虽然有些“以貌取人”之嫌,但也颇有道理。这是因为,透过稿件的长短搭配、轻重处理,版式的高低组合、区位排列,报纸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一览无遗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而要闻版更是直接地、集中地体现了一张报纸的读者定位、价值取向、风格特点和办报质量。没有哪张报纸不注重自己的“脸面”。生活类报纸、晚报和都市报类报纸自不必说,这些报纸为了增强视觉冲击力,强化卖点、卖相,将各种版面手法用到了极至。各级党报紧随时代的大潮,要闻版成为其经营的重…  相似文献   

16.
张爱红 《青年记者》2006,(10):56-56
版面是报纸的脸面,是帮助和吸引读者阅读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报纸的竞争,也就是版面优势的竞争”。版面设计就是字模块、标题、色彩、图表、新闻照片等组版元素在版面上的计划和安排。设计版面应该遵循什么原则结合多年从事报纸编辑的实践,笔者认为:一是版式要为内容服务  相似文献   

17.
郑勇 《新闻实践》2010,(10):F0002-F0002
在现代版式设计编排中,标题“进化”为版面的“眼睛”。如何让标题动起来,是使版面变得神采奕奕的一个方法,颇能考验版面编辑或设计者的功底。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的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大众日报2007年9月15日一版头条刊发的消息《诸城农民迈进3公里社区服务圈》获得一等奖。获奖的是个人,荣誉则要归于整体,这是对大众日报整体办报水平提高的又一次肯定,是大众报人致力于新闻强报、提升党报舆论影响力的又一收获。  相似文献   

19.
都市报是当今中国报坛的"风云人物".其头版版式,体现了各报的办报风格和思路.因此,研究各都市报的一版版式,无疑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四开型报纸,是全国都市报(晚报)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形式.相对传统大开型报纸,这种形式阅读更方便,版数更多,内容不必交叉(每个版就是一个主题),利于分叠,更富亲切感.这就是当今全国各都市报版数日益扩张,但却很少从四开改扩成对开的根本原因(<华西都市报>是个另类,从四开扩成对开,但结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孙巍 《青年记者》2017,(30):83-84
《大众日报》作为一张省委机关报,版面上的每一篇文章都大大小小有一定的影响. 但潍坊市法院系统“摘镜匾”这则新闻,在《大众日报》第一版发表后所产生的影响力,却远远超出了我的意料. 除了连连获奖、得到社会各界好评外,这篇新闻还被定为全国上百万法官晋级考试的一个题目. 当时的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高新亭同志,是我在领导干部中最要好的朋友.他官至山东省委副书记,每次与大众日报社的同志见面,几乎都要提到我,提到“摘镜匾”这篇稿子.他每次到我驻站的地市,都请当地的主要领导约我见面叙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