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初中物理计算中,常需要截取近似值。其方法有:四舍五入、去尾和收尾等三种。  相似文献   

2.
教完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后,教师出示了一道填空题:近似值5.87是由____(至少填写六个数)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得到的。 师:这道题的要求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例子,使学生明确学习截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的目的,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2.使学生掌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3.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教学准备:让学生搜集本次学校运动会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听说这次运动会咱们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有许多同学都获得了奖,是吗?生:是的。师:都有谁获奖了?(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课堂…  相似文献   

4.
内容:苏教版第九册第47页例5。目标:1.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积的近似值,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截取积的近似值。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  相似文献   

5.
在与密度有关的计算题中 ,常常涉及取近似值 ,其中多是用“四舍五入法”。但这往往又是一个陷井 ,如果不加思考 ,不联系实际 ,一味地采用“四舍五入法” ,就会落入“圈套” ,使计算结果脱离实际 ,造成错误。下面是在与密度相关的计算中 ,取近似值出错的例子。1 用“进一法”取  相似文献   

6.
计算题在初中物理习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大家都很关注计算结果,但在对计算结果的处理上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 不能盲目地运用“四舍五入”法对于某些含有小数的计算结果,须联系实际,考虑其取值,而不能盲目地采用数学上的“四舍五入”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来源于实践,服务于生活。解题结果也是这样,也要符合生活实际。可是在截取“商的近似值”中,学生往往只会机械地运用“四舍五入”法,从而严重地脱离了生活实际,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生搬硬套的做法实不可取,万万使不得。现举例说明。 例1:妈妈去粮店购菜油4.6千克,如果每只壶可装菜油2千克,需带几只壶? 有同学错误地解答为:4.6÷2=2.3≈2(只)。显然,他们在截取商的近似值时,只知道机械地运  相似文献   

8.
以前教学“取商的近似值”时,学生常常会发出疑问:“为什么取积的近似值时要把积求出来,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而在取商的近似值时,却只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不一定把商完整地求出来)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这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同化接纳新知的能力不强。教学中,我们要对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精心铺垫,努力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相关知识“原型”,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一个坚定的生长点。首先,安排一组用四舍五入法取数的近似值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复习用四舍五入法取数的近似值)3.126(保留一位小数) 6.2543(保留两位小数) 3.64251(保留三位小数) 然后,一边出示“6.254■■■■(保留两位小数)”,一边口述情境:“老师这里有一个七位小数,它的小数  相似文献   

9.
现行教材把无理数e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或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值)构成的数列: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而教改的实施应体现在具体工作细节中,下面的几个工作细节体现了我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部分理解. 变"100分"为"0分" 事例: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七册有关求商的近似值内容中,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即"去尾法"和"进一"法.当学生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后.我向学生宣布:"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小测验,只有两道题,每题50分,共100分".  相似文献   

11.
必要的补充     
取近似值常用 的方法有三 种:四舍五入 法;进一法;去 尾法。小学数学课本中曾提到四舍五入法(九册课本)和进一法(十二册课本),可是没有提到什么叫“去尾法”,但是在十二册课本的例题和练习题中多次出现用“去尾法”取近似值的内容,如果不给学生讲清什么是“去尾法”,那么就会出现取近似值的结果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为避免这种错误,应在适当的例题中给学生补充这个内容。 在“圆柱的体积”一节有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30厘米,高40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  相似文献   

12.
“四舍五入”法是人们在进行数学运算时常用的一种近似取值方法.在物理学科里,对于很多物理计算问题也免不了使用“四舍五入”法来近似处理有关数据.可是,应用物理中的计算问题却不能简单地套用“四舍五入”法,而有时需要“全入”或“全舍”,否则就会步入“误区”,造成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13.
"四舍五入"为数学运算中的一条基本法则,而在物理教学中这一运算法则有时并不能直接套用,这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和把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分析其不同试题的物理意义,使学生认识到物理问题的特殊性,灵活运用"四舍五入"运算法则.下面是几道典型例题:  相似文献   

14.
在统编小学《数学》第七册课本第二单元,第3小节“小数除法”这一章节中,安排了按照“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这一内容。除了“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外,这里谈谈如何利用余数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第二步,将余数乘以2(要求口算算出),如果所得的积等于或大于除数,那么,就在需要求的商的末位加1;如果所得的积小于除数,就不能加1,所得的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9册第7页“例5”。教学构想:《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求学习内容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取积的近似值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知识也密不可分,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认识、理解近似值,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求积的近似值,怎样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并且能用此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了解学生对“四舍五入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如怎样处理分币后面的数字等…  相似文献   

16.
一、取近似数的依据依据课本给出的定义: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二、取近似数的思维方法从定义反映出取近似数的两种思维方法:1按精确度数例1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按括号中要求取近似值。(1)83.496(精确到百分位)(2)0.449(精确到0.1)分析:按精确度取近似值,要求所给数在精确度保留数位的后一位数上实施四舍五入的方法。如(1)83.496,按精确到百分位,可确定83.496的百分位上数字为9,然后在千分位数字6上实施四舍五入,从而确定所取的近似值为8…  相似文献   

17.
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大自然和生活实践 ,同时又运用于自然 ,服务于社会的生活、生产、科研实践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当我们依据物理知识、利用数学工具求解出相关物理问题的数值后 ,对计算结果的处理是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若结果的数值不是整数 ,我们常用四舍五入的原则来处理结果 ,但对个数问题到底应该如何取整 ,是否都是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进行 ,则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才能得到合理的结论 .下面就初中物理常见的个数取整问题作一简要归纳 .一、“四舍五入”法这种情况下按数学中四舍五入的原则处理结果即可 ,在这里不作讨论 .…  相似文献   

18.
<正> 在统编数学教材中,列方程解决应用问题是很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根据客观存在的定解条件,正确的确定出应用题的解尤为重要。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弄清所列方程的解、应用题的解、生产上的加工余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应用题的解必是所列方程的解,所列方程的解不一定是应用题的解。在应用题有解的基础上,才能根据生产实际的要求(例如:机械加工上对光洁度、精度的要求等)来确定加工余量。二、弄清四舍五入法、收尾法、去尾法之间的关系. 四舍五入法、收尾法、去尾法,都是在计算上取近似值的方法。但它们也有区别.四舍五入法是最常见的一种近似方法,它的误差不超过最末一位  相似文献   

19.
当老师说:这节课要学"商的近似值"时,我就想:求近似值不就是用"四舍五入"法吗?这节课没学头。可就是这堂课改变了我的想法。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如下练习。  相似文献   

20.
商的近似值     
这个星期我收获不少,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小数除法商的近似值。这是我在数学课上获得的知识,它运用的是“四舍五入”法。如下面这道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