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随着人们体育意识的不断增强,中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但在实际活动中,由于运动损伤时常发生,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基于此,中职学校就要针对课外体育活动中常见的几种运动损伤,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以此来有效预防与减少课外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情况的发生,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技工院校(以下简称技校)学生在运动中的运动损伤现状,减少运动损伤对锻炼者的身心损害,本文针对汕尾市技工学校2017级和2018级学生体育运动损伤现状,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人实物考察法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对技校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常见运动损伤部位、运动损伤的防治等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提出了相应的有效预防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学校体育活动也随机增多,学生也越来越喜欢体育运动,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活动难免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受伤后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严重音甚至导致终生遗憾。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给学校体育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本文着重探讨学校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现在学校体育活动中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的问题,介绍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并提出一套预防措施,科学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寄宿制中学的学生上学期间都在学校度过,在校时间长,余暇时间相对较多。传统的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课外体育活动又由于统的过死,活动内容单调,引不起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打破年级界限,组织师生一同的体育协会,学生参与体育协会活动的形式替代传统的课外体育活动,通过2年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校园运动损伤的情况,提供预防对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云南省普通高校学生参与校园运动时出现的运动损伤成因及特征进行调查。调查显示:云南省普通高校学生在参与校园运动时遭遇擦伤、拉伤、扭伤、挫伤、脱位、骨折等运动损伤的比例较高,主要原因是学校安全教育有待提升,大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且体育技术动作缺乏合理性,未进行科学的准备活动,缺乏基本运动损伤知识等;科学实施损伤预防、康复知识等教育手段,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教育,重视运动理论知识学习等是预防大学生校园运动损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不断的丰富和变化,学生参与的广度和强度也在不断扩大和加深。体育活动是需要身体直接参与的具有一定强度的活动,体育运动中身体各器官、组织的负荷均超出平常,而身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超出了一定程度,就会造成身体损伤。在体育运动中造成的损伤就叫运动损伤。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其中任何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以来,中小学的课余作业负担减轻,课余活动时间相对变长。通过大量阅读文献和分析有关资料,从理论角度对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路径重点、难点和建议开展研究,提倡重视学生参与,提高预防运动损伤意识,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达标中考。建议中学现阶段的可充分利用学校的硬件条件,加强教师的合理教学及组织培养,加上学生家庭的支持。逐渐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具有开放性、对抗性、竞争性等诸多特点,因此,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运动损伤不可避免。然而运动损伤事故的出现,不但给学生带来了身体或是心理上的伤害,还给教师和学校带了教学管理上的一系列麻烦,以致于部分学校为了尽可能杜绝运动损伤事故,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中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缺乏科学的锻炼方法和学校场地、设备、器材不符合安全等客观因素,导致学生运动损伤的案例屡见不鲜。为尽量减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损伤,锻炼时一定要遵循预防运动损伤原则,进行科学锻炼。  相似文献   

10.
运动损伤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运动损伤学开课情况进行调查、比较和分析,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三方面提出该课开设的必要性,旨在通过该课的学习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指导能力,降低运动损伤的出现。  相似文献   

11.
刁国炎  韩晓伟 《体育科技》2010,31(4):135-138
运用问卷调查、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云南省20余所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大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均有一定的参与意愿,对一些健身性、娱乐性较强的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有较强的参与意愿,但学校场地器材设施、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选择等方面制约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同时电脑、电子游戏等现代科技对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使情况进一步恶化。提出建议:改革体育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阳光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阳光体育的内容取决于不同的运动对象。本研究通过对女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及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健美操对女大学生参加阳光体育的锻炼价值,从而为调动女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持久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提供锻炼导向。  相似文献   

13.
体育潜在课程概念浅析及内容三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潜在课程概念进行整理及对其内容要素进行研究,在肯定体育物质情境、体育文化情境两类要素的同时,拟将人际关系情境并列为一独立要素来论证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兴趣、价值取向等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体育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与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联系的意向活动。一个人如果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就会积极参加,全力投入,活动的结果将是需要的满足并由此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所以体育兴趣是体育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人们体育参与的具体活动方向和强度。文章从情境兴趣的概念、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情境兴趣进行综合分析,以设计最优化的体育课情境,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5.
林鹏  徐成立 《精武》2012,(20):84-86
体育生活方式是生活方式一个重要分支,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当代中学生的体质测试,身心健康等有促进作用。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分别从体育生活方式概念、结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入手,对国内外中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我国中学生体育教育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莆田市高中生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并从学校性质和学生性别等不同角度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莆田市高中生课余体育活动时间不足,参与形式和运动项目丰富多样,对课余体育活动持积极态度。同时,本文对阻碍高中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展开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验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5 760名中小学生的14个动作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各年龄段、各项运动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非衡性特征,身体灵敏、神经反应、左右平衡稳定、协调等运动能力存在一定缺陷。男生运动能力中8个主成分聚类结果为5类,YBT左右腿平衡、非对称手拍脚、神经反应归为一大类群,过栏架步、肩部柔韧、体旋、俯卧撑各代表一个类的运动能力。女生运动能力中8个主成分聚类结果为4类,YBT左右腿平衡、非对称手拍脚、神经反应、过栏架步归为一类,深蹲和体旋、肩部柔韧分别代表一个类运动能力。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体育课中普遍缺少灵敏、协调、反应、稳定等运动能力的培养,造成运动能力缺失和发展不平衡,需要增加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使学生运动能力达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笔者所在院校的校园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目前学院所开展的体育活动除了常规的体育课程,还包括学院运动会、春秋季体育节、社团体育活动、"运动世界校园"健康跑、校外体育竞赛以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提出四点优化校园体育活动的方法:首先,丰富社团组织形式,吸引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其次,增加运动会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再者,改进体育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最后,完善体育设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韵律活动在社会上越来越普遍,各年龄层的人对韵律活动都有着很大的热情。为了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水平,体育教师越来越重视韵律教学并把它带入体育课堂。现在它基本已经被运用在所有的体育教学中。实践证明韵律教学也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体育课堂充满轻松愉快的氛围。体育教学应该结合大学生的年龄,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韵律教学的方法,促进学生生动活泼,既能接受知识又使学生在课堂上享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  相似文献   

20.
高校体育教育目的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同时也要提升他们的精神质量。体育活动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释放学生内在的生命能量,迸发激情,从而提升社会生活质量。文章从高校学生体育精神文化现状着手,分析高校学生体育精神文化的缺失情况,提出体育教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精神文化培养改革方案和行动策略,在实践中初显成效,学生上课出勤率、体育赛事参与度、体测参测率等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也明显改善。并对高校体育教育教学中实施体育精神文化改革提出若干建议:挖掘各项体育隐含的体育精神文化内涵和衍生教育价值,弥补体育精神文化缺失;借助载体进行体育精神文化熏陶与传播;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体育精神文化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