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陆游继承了唐宋古文运动的创作传统,对欧阳修尤为推崇。他对文章风格自然平易的主张,对文道关系的理解,都表明他在文学思想上认同和接受欧阳修的观点。他的散文学习欧阳修,《入蜀记》《天彭牡丹谱》师法欧阳修,与同时的大家相比,《入蜀记》较之范成大《吴船录》体制更为完善,内容更为丰富。题跋文继承发展了欧跋的学术考辨精神与语短情深的文体特征。较之同样学习欧阳修的周必大,陆游对欧跋的情韵之美有更好的发展,跋文的抒情性、文学性更强。总之,陆游是欧阳修散文的优秀继承者,是南宋散文的优秀代表。  相似文献   

2.
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散文家、诗人,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前人在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的文章风格时说:“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海,广阔而深厚;泉,清丽而隽永;澜,起伏而多致;潮,汹涌而澎湃。这是对这几位作家作品风格的整体评价。欧阳修的散文,无论状物写景、叙事怀人、议论抒情,都显得摇曳多姿,富于变化,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秋声赋》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散文中的杰作。作者用散文笔调,通过譬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无形的秋声,把秋天之变化百端的情状形象化地呈现出来。《秋声赋》是一…  相似文献   

3.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是范仲淹和欧阳修的代表作,也是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名篇佳构。本文主要从两篇作品来考察范仲淹和欧阳修二人的人格和个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印证“文如其人”这一著名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欧阳修是开宋代文风的宗师和宋代散文的奠基者 ,其《醉翁亭记》是重要的代表作。它问世以来 ,赢得当时及后世人的称道 ,但细品其论述 ,对其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理解 ,仍有不少偏颇之处。本文拟从正面探讨《醉翁亭记》的主题所在和艺术特色 ,并通过对它的深入剖析 ,进而说明欧阳修散文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5.
陈方方 《学语文》2008,(2):43-43
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其散文纡徐委曲、条达舒畅、明白易晓的美学风格被称为“六一风神”。它渗透于欧阳修的各体散文中,尤以抒情散文见长,《醉翁亭记》就是这样一篇佳作。  相似文献   

6.
仰慕“六一风神” 弘扬醉翁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是对滁州文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文人,特别是《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成为欧阳修散文主体风格——"六一风神"成熟的标志与代表作,奠定了欧阳修在北宋文坛上的领袖地位与文学史上的不朽地位,大大丰富了琅琊文化的精神内涵,使得以《醉翁亭记》和醉翁亭为文化轴心的醉翁亭文化,成为琅琊文化乃至整个滁州文化的品牌文化、魅力文化。  相似文献   

7.
《醉翁亭记》是北宋诗人欧阳修所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这篇散文富有诗情画意,格调清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醉翁亭记》在结构的构建、意境的描绘、语言的锤炼上都有许多精妙之处,不愧为历来游记散文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吴振华  时伟 《宜春师专学报》2011,(1):122-125,157
除韩愈散文外,欧阳修对韩诗也同样推崇备至。从欧阳修对韩愈《听颖师弹琴》的看法以及在《六一诗话》中对韩诗的评论,可以窥见其艺术旨趣与诗学鉴赏的侧重点,这对于我们了解欧诗与韩诗之间的接受传承关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在刘越峰副教授的新著《庆历学术与欧阳修散文》中展现了其细致入微的经学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经学对文学的具体作用,同时对欧阳修的散文特点进行了反思和分析。打破了经学与文学之间的壁垒,真正体现出二者的密切结合。  相似文献   

10.
在宋初文坛上,一位独具风采、个性鲜明的作家相当活跃,他就是王禹偁。在浮华卑弱文风弥漫文坛的当时,他首倡“传道明心”之说,主张“句易道、义易晓”。他的诗文创作风格平易浅近,能够较深刻地反映现实。成为宋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及诗文革新运动的旗手,对后人有不小的影响。本文以他的散文代表作《黄冈竹楼记》,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欧阳修的散文名作《醉翁亭记》比较,以期看出王禹偁对欧阳修的影响,了解欧阳修散文对王禹偁散文的继承发展,从某些方面粗略地窥见北宋散文在艺术上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在滁州只生活了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却留下了一百多篇作品。他的诗文创作在滁州迈向了新的高峰,形成以《丰乐亭记》《醉翁亭记》为代表、以"六一风神"命名的散文风格。欧阳修在滁州的系列活动,成为皖东宝贵的人文资源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欧阳修研究不可或缺的史料。  相似文献   

12.
常言说:“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凡写作大家无不重视文章的开头。《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艺术成就最高的散文之一,这篇散文起笔颇具匠心,表现有三:  相似文献   

13.
《醉翁亭记》是千古传颂的散文名篇。欧阳修的散文呈现出纡徐流转,抒情性和音乐感都很强的风格特色。在意境的描绘、结构的构建、语言的锤炼上都有许多精巧夺人之处,不愧为历代游记散文中的名篇,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欧阳修和范仲淹都是宋代散文大家。初中第五册遴选的两篇散文─—《醉翁亭记》(以下简称《醉》)和《岳阳楼记》(以下简称《岳》)正是其代表作虽各树一帜,各有千秋,却又有共同的特点:意境优美、写景自然、结构完美语言洗炼,即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欧阳修作为一个政治上有远大目标的封建知识分子,遭受排挤打击后心情苦闷在所难免,尽管如此,从《醉文中可看出欧阳修并未真的消沉下去,写“游人之乐”为的是从侧面赞美自己在滁州的政绩,“安此丰年之乐表现出“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刻山绘水之时,一幅幅风景画…  相似文献   

15.
季元江 《甘肃教育》2014,(17):100-100
正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的著名散文家和诗人。他的《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表现欧阳修谪居滁时的颓废情怀和纵酒山林的闲适雅思,是其明显的思想局限,但是这丝毫也不能掩盖它在文学艺术的高度成就。这篇散文绕有诗情画意,别具清丽格调,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确是不可多得的。好的散文应如诗,要创造优美的意境。所谓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的范畴,它是浸润着作者主观感情的艺术画面。优秀的散文应该有风光绮丽的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项脊轩志》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此情可待成追忆"专题中的一篇文言文。归有光的散文创作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清新的道路。他的散文取法唐宋,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时人称之为"今之欧阳修"。《项脊轩志》更是其中的突出代表。我虽然多次教学这篇文章,但在  相似文献   

17.
古代游记散文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相似文献   

18.
傅望华 《现代语文》2005,(10):24-25
说起脍炙人口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 乎山水之间也”,同学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唐宋八 大家”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与他的《醉翁亭 记》。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他 笔下的散文清俊雄逸,风格独具。人们百读不厌的 《醉翁亭记》确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古代优 秀散文。散文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于山 水,抒发了与民同乐的高雅情怀。品读这篇韵味隽永 的美文,犹如品尝一杯淳美的陈年佳酿,令人美味满 口,令人心旷神怡,令人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19.
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斋,可以说是作者家  相似文献   

20.
说起脍炙人口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也”,同学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文学家欧阳修与他的《醉翁亭记》。大文学家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他笔下的散文清俊雄逸,风格独具。人们百读不厌的《醉翁亭记》确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古代优秀散文。散文以“记”为名,借景抒情,寄情于山水,抒发了与民同乐的高雅情怀。品读这篇韵味隽永的美文,犹如品尝一杯淳美的陈年佳酿,令人美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令人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