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代矿业工程教育起始于清末,以出洋留学为其先声,嗣后国内多所大学堂和高等学堂相继开设矿学课程和专业。专门的矿务学堂在清末教育系统中隶属于实业教育,以1903年癸卯学制后兴办较为集中。清末矿业工程教育较明显地具有近代教育的特点,所培养的人才形成了中国近代矿业工程技术队伍的第一梯队,但受限于当时的师资、学生基础和教学条件,其成效和规模均较有限。  相似文献   

2.
张百熙作为清末教育改革的主持者,设想勾画了近代教育的蓝图,实践奠定了近代教育的基础,使高等教育由此发端,系统教育自此时始。本文通过追述其历史贡献,探讨其教育思想,追溯其言行的渊源,说明了张百熙与清末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此时期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学制尚未完善,办学经验缺失。以交通大学为代表的中国高等工程学校通过向西方学习,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其经验对于当今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清末教育政策出台于近代文化变革时期,发挥了文化传递与传播功能,也培养了文化创造的主体,分析清末教育政策的文化功能有助于理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书院改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肇始于百日维新,完成于清末新政。湘西地区虽地处偏远,但在当地开明官绅的引领下,书院改制迅速推进,在数年内便完成由书院到学堂的转变。此举传播了西学和新式思想。书院改制开启了湘西传统教育向近代化转变的历程,它不仅构建了湘西近代学校的基本框架与体制,还创新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加速了湘西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私立职业学校发轫于清末新政之后,至民国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近代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办学者教育理念的开放性、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和实用性以及生存基础的脆弱性等基本特点。民国时期私立职业学校对于促进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英语是东西方文化传播的载体,其教学是由传教士引进到我国的,历经从单纯语言教学模式到专业教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最终成为中国发展近代教育和晚清传播西学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清末民初外语教育对培养人才、发展教育起到重要影响。本文分析和研究了清末民初教育对培养英语人才、学术传播和转变观念、促进近代教育方面所具有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代湖南的私立教育起步于戊戌变法时期,发展于清末新政时期,发达于民国时期。这种教育文化现象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关键是私立教育为近代湖南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各类人才。由于独特的地域和历史文化的综合作用,近代湖南的私立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鲜明的特色,主要包括: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内陆省份却私立教育发达并呈现多元化,具有超前性;私立教育尤得益于一大批热心教育、有过留学经历的创业者投身与参与其中;私立教育的发展具有比较强的连续性;私立学校开设的课程其内容强调实学,且风格各具。  相似文献   

9.
军国民教育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肇始于清末,成熟于民国初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衰落。这种教育思潮在不同的时期各具特色,对近代社会观念的转变、国民性的改造以及近代体育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静 《华章》2011,(36)
本文试探析从清末到民初十年间,国人自办女学的历史进程.清末民初时期女子教育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教育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对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也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学的科学概念是中国教育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教育学思想理论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认为,中国教育学主要有五个科学概念:教育、教育创造、教育课程、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并构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其中,教育创造是贯穿于统一整体的灵魂。建构中国教育学的基本科学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族—国家教育体系是比较教育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也是有效解决比较教育研究的边界问题的关键之一。厘清比较教育研究中对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认识,界定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概念,探讨其与学校体系的关系,分析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的根源,并且从谱系的角度对民族国家教育体系研究进行历史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一概念及其对比较教育学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共教育学教学的逻辑起点主要存有师范生、教师、人三个维度,据此出发构建的教 育学体系分别是师范教育学体系、教师教育学体系、大众教育学体系.师范教育学体系迎合 了教师职前教育的需要,但忽略了教师职后教育的需求.教师教育学体系有效地将教师的职 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要求结合起来,但仍然未能拓展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众教育学体 系则从所有人在社会不同场所中的教育角色出发树立"人人是教育者"的理念,以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主义社会的二分法造就了教育的双轨学制,并使得职业教育概念狭义化;而在双轨学制基础上形成的三分法,又进一步造成了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分野.了解职业教育概念变化过程中深刻的历史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弄清"什么是职业教育"这一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阐明开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性入手 ,通过剖析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 ,从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目标、教育系统、师资队伍、反馈系统等方面探讨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raqi educational system and the historical, political, religious, and cultural factors that have influenc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Iraq. It is based on the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 as an educator within the system for three decades. The author posits that Iraqi educators must establish a collaborative and cooperative endeavor for a reformation of the Iraqi educational system.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system of rote memorization has governed Iraqi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for almost one century. The author envisions a new educational system that would be based on new teaching and learning approaches that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s well as teachers’ pedagogical skills.  相似文献   

17.
乡渡文化理论是将学校借喻为乡渡,教师似渡工,学生是乘船者,学校将学生从此岸送到彼岸,实现人生的价值。乡渡文化构建是由文化理念体系、教育理论体系、教化融合体系构成。文化理念体系由学校愿景、校训及三风建设;教育理论体系包括教育的多元性、自主性、目的性和指导性;教化融合体系即环境层面的融合、精神层面的融合、行为层面的融合、知能层面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杨思信 《教育学报》2012,8(1):113-121
20世纪20年代发生的收回教育权运动从教育思想、教育学派、教育制度、教育编纂四个方面对中国现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思想方面,该运动提出了“教育为国家主权”、“教育与宗教分离”、“国家主义教育”三大观念.教育学派方面,该运动时期所形成的国家主义教育学派,丰富壮大了中国现代教育流派的队伍.教育制度方面,该运动促使政府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教会学校的体制.教育编纂方面,该运动时期提出和形成的“教育侵略”论、“文化侵略”论,成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学科研究话语范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试从书院的学术研究、学术创新、教学模式、师生关系等方面揭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办学特色,以探寻书院教育对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试论远程教育的系统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指出 ,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成为远程教育发展的方法论指导。并以系统的观点考察和分析了远程教育的系统结构 (纵向的和横向的 ) ,着重从远程教育管理 (监控 )系统、远程教育传播 (教学 )系统和远程教育支持服务 (支助 )系统这三大子系统剖析了远程教育系统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