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波三折,同台湾当局交涉了一年多,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终于成行了。这是历史性的时刻:1992年9月5日到12日,18名大陆记者踏上宝岛台湾的土地,顺利并且成功地进行了采访,宣告海峡两岸新闻双向交流的大门打开了。在台湾一周的时间,可谓是行色匆匆,到了台北、高雄、台中、新竹、花莲等地,访问了30多个工厂、农村、学校、医院和居民住宅等单位,采访了张学良、陈立夫、辜振甫、王玉云等知名人士。虽然是走马看花,但还是  相似文献   

2.
台湾大地震过去50多天了,大陆记者的目光依然关注着海峡对岸的同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王蓬在残垣断壁中,采访了台湾震后重建、经济恢复、民众生活及两岸关系等情况。今刊登一篇采访手记,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去年5月17日,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我和报社的另外一位同仁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这也是祖国大陆报纸类媒体的记者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从那个时候开始,祖国的宝岛台湾就开始有了人民日报记者忙碌的身影。光阴荏苒,转眼人民日报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已届周年。尽管这方面的工作还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但我还是愿意将自己在台湾“驻点采访”的点滴体会谈出来与大家分享。头脑要冷静迫于岛内民众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压力,经过两岸新闻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台湾当局于2000年11月10日宣布开放大陆记者以轮替方式赴台“…  相似文献   

4.
大陆记者组团赴台湾采访应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邀请,大陆17家新闻单位的18名记者3日乘飞机离开北京赴台湾采访,5日抵台,在台北、高雄、台中、新竹、花莲等地进行为期7天的参观采访活动,采访了33个机构和个人。张学良先生等知名人士接受了大陆记者的采访。这是海峡两岸分隔43年后,  相似文献   

5.
1987年,海峡两岸的人们尚接触不多,在国民党未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之前,却有一位新闻界人物——台湾环球新闻社副总编兼采访部主任皮介行经香港来到大陆探亲寻根问祖,是最早赴大陆采访的第一位台湾记者。1987年11月22日8时,我们得知台湾环球新闻社皮介行已到本报社,在报社办公室我们见到这位台湾同行。只见他谈吐随便,头顶上的毛发稀疏,面容清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4,(9):40-40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7月26日,首批中国新闻社.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至此,在台湾驻点采访的大陆媒体·已达5家,即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2“日抵达台北驻点采访的中新社记:者为该社港台海外部副主任董会峰及记者曾嘉。里工里上工二二工义上」七二」匕二七习址J七J七J屯J‘J址J址)首批中新社记者赴台驻点采访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播》2009,(1):41-41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 经由海峡两岸有关方面同意,大陆首批地方媒体记者一行4人于2008年12月18日赴台湾开展为期3个月的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8.
《新闻实践》2009,(1):44-44
大陆首批地方媒体记者一行4人于2008年12月18日从福州直飞台北赴台湾驻点采访,记录和传递两岸民众的和平福音。  相似文献   

9.
1992年9月5日至12日,我国大陆17家新闻单位的18名记者,应台湾海峡基金会的邀请,正式组团访问了隔绝40多年的祖国宝岛台湾。此次大陆记者组团访台,受到大陆和台湾两地传播媒体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大陆记者采访张学良、赵一荻女士,使这次赴台采访进入高潮。我作为工人日报的记者,根据本报的需要,及时发回了《小小瓶盖闯天下——台湾金属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见闻》、《台湾富豪王玉云希望能在大陆发展拆船业》、《何日两岸庆团圆》等电讯。这些都在工人日报上及时刊出。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新闻     
首批祖国大陆报纸类赴台驻点采访记者抵台 首批祖国大陆报纸类记者 5月 l6 日晚入台驻点采访,他们是人民日报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郑固固、吴亚明。这两名记者将在祖国宝岛台湾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风土民情进行深入采访报道。 2月8日,新华社两名记者入台,成为祖国大陆首批赴台湾驻点采访记者。 目前,已有多家台湾新闻机构不间断地轮派记者在大陆“蹲点”采访,前来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累计已达5000多人次,祖国大陆记者只有约两百人曾赴台采访。(此页稿件为辛岩供)上海数字电视台将于明年元旦正式启动 上海有关部门宣…  相似文献   

11.
自从台湾当局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以来,海峡两岸交流日趋频繁,来上海采访的台湾记者也络绎不绝。近几年来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市记协)已接待了24位来沪采访的台湾新闻界人士。从已收到的材料来看,他们回去后,在台湾报刊上发表了不少介绍上海情况的文章,为沟通两岸的相互了解,促进两地新闻界及各个领域的交流起了一定的作用。台湾《大华晚报》记者边纬文1988年1月来上海进行专题采访,要求了解当年国民党74师台籍老兵的经历和生活状况。他认为这些在大陆的老兵也存在一个“回乡探亲”的问题。上海记协接待人员协同台湾  相似文献   

12.
张宪 《新闻三昧》2006,(7):31-32
采访是记者搜集新闻素材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即使在现代科技为采访提供了先进条件的今天,面对面采访仍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娴熟掌握的基本功。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记者,笔者十几年来采访了200位来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人物,感到如果记者能在访前准备、提问技巧、非语言采访等方面多加留心,即全方位地、立体地、多角度地看待采访对象,就会使采访事半功倍。一、访前准备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毛泽东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指的都是在战争前要做好准备。对记者采访而言,有准备与没准备的采访效果大不一…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的9月14日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抢跑”.到大陆进行了两岸分隔38年之后的第一次新闻采访.轰动一时. 当年的中共决策层.面对不期而至的来自台湾民间媒体的采访要求.从促进台海交流、增进双方了解的大局出发.以乐观其成的心态和开放自信的姿态,给予了充分的配合和帮助,并明确指示“自由采访::台湾记者想采访谁,到什么地方采访,都要尽量满足,开放。” 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完成破冰采访之旅的两位记者日后回述道:”亲眼看到真实的大陆之后,不禁令我们感到过去几十年中.台湾当局所做的反共宣传是多么的僵化。”而他们的报道,经过大陆《参考消息》的转载,让平时看惯了大陆记者文风的读者们,闻到一股新鲜之风。 《自立晚报》抢先大陆行促使蒋经国加快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案的实施。自此.”台湾社会要求与大陆交流的力量.如万马奔腾,沛然莫不能御。”台湾老兵返大陆探亲、台商投资大陆、汪辜会谈达成“九二共识”、“江八点“提出、连宋络绎访问大陆……事实证明.尽管20年来两岸关系中有着这样那样的挫折和不和谐音,但由两岸新闻交流开启的台海民间交流之路越走越宽.目益成为保障台海和平的稳定器和促进两岸共同发展的推进器。 20年回眸,如何进一步发挥两岸媒体在促进台海和平互动中的角色.值得两岸同仁深思. 仅以此文纪念2007年中国记者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1993年5月24日到6月2日,我随大陆首批广播记者采访团赴台采访,到了台北、新竹、嘉义、台南、高雄、花莲六个县市。除访问了台湾的工厂、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博物院和名胜古迹外,我们还参观了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报社,并和广播界同行座谈了两次。在与台湾同行多次接触中,感到他们有许多有苴经验值得借鉴。在大陆,人们给传播媒体排队,  相似文献   

15.
新闻摄影记者的目光应该总是盯着一些社会热点题材。这是我采访“汪辜会谈”之后感受最深的一条。中国最大的内政问题之一——海峡两岸的统一,几十年来似乎忽冷忽热,有一种波浪起伏式的发展变化规律。仅近几年来,就有开放两岸人员返乡探亲、台湾记者首次登陆、大陆记者初次访台、台湾官员赴京出席亚银年会、偷渡走私问题、劫机事件……新闻事件往往是骤然升温,事过之后又很快冷却。其实,海峡两岸的关系就在这种变迁中步步前进。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这两大民间团体的领导人汪道涵先生和辜振甫先生的会谈,已酝酿一段时间,令国际新闻界关注。但是,今年4月11日,海峡两岸突然间同时宣布:4月27日在新  相似文献   

16.
宁彪 《今传媒》2005,(6):56-56
5月3日下午,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离开上海,于晚上回到台北,结束了大陆的“和平之旅”。访问团在大陆的八天七夜里,记者们紧跟了一站又一站。贴身采访连战主席与访问团的时间虽不多,但对于广东第一个拿到一类记者证的我来说,实在是多种滋味在心头——着急等待中的兴奋,抢镜头的  相似文献   

17.
媒体脸谱     
新政台湾记者采访可聘大陆居民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公布《台湾记者在祖国大陆采访办法》,台湾记者可以通过有关部门指定的服务单位聘用大陆居民从事辅助工作。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15日,我作为烟台市赴西藏采访团中唯一的广播记者,到烟台市对口支援的西藏日喀则地区聂拉木县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采访。一位援藏干部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三年援藏,终身受益”;而对我来说,半个多月的赴藏采访,时间虽然短暂,却对我今后怎样当好记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我是在西藏学会怎样当记者的──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做了十二年的记者。启示之一:记者是一种艰苦的职业记者是怎样一种职业?或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在不少人眼里,记者是一种风光体面的职业。此次赴藏采访,使我对自己从事了十多年的记者职…  相似文献   

19.
去年5月24日到6月2日,我随大陆首批广播记者采访团赴台采访,到了台北、新竹、嘉义、台南、高雄、花莲6个县市。除访问了台湾的工厂、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区、博物院和名胜古迹外还参观了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并和广播界同行座谈了两次。在与台湾同行多次接触中,深感他们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特别是台湾广播走出低谷的经验令人刮目。  相似文献   

20.
易地采访,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采访术语,是指记者到自己分工范围以外的地区去采访。 中央新闻单位的机动记者,不存在易地采访的问题。他可以今天到这个地区,明天到那个地区,他是“满天飞”记者。 中央新闻单位派出的地方记者,包括新华分社记者,地方新闻单位的记者,包括机动记者和地方记者,都有一个易地采访的问题。 记者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好处是地熟、人熟、情况熟,但如果不流动,也有弊端,如眼界容易狭窄,感觉灵敏度降低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是用一定时间易地采访。 新华总社利用它对分社统一管理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