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诞派戏剧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出现在法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戏剧界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家借助语言以及各种舞台手段来表现对人生荒诞性的强烈反感和深刻讽刺,揭示世界的不合理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塞缪尔.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来探讨荒诞派戏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忠平 《阅读》2013,(23):18-20
同学们,在我们学习阅读的语文书中,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课文很多,比如:《郑成功》《轮椅上的霍金》《钱学森》《鞋匠的儿子》等等。这些课文都是以人物描写为主,常常借助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及细节描写,反映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阅读这些描写人物的课文时,我们要留意这些描写。特别是人物的语言描写,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往往能反映人物一定的思想、个性和心理特点。读书时品读、感悟人物的语言有助于  相似文献   

3.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的代表作,也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荒诞手法表现了世界的荒诞性,人们用荒诞的行为来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提出希望,而希望只能在荒诞的等待行为中进行。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这个荒诞的世界最终还是存在了一线的希望,因为人们是抱着希望才去等待的。  相似文献   

4.
美剧中汇集了大量幽默语言,修辞手法被频繁地应用于这些语言当中,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幽默效果。本文主要是以当下热播的几部美剧中的人物对白为例,分析其间幽默语言的修辞技巧,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美国文化、英语的修辞手法及美式语言幽默,以而促进人们的英文影视鉴赏水平,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历史著作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在来源上主要有固有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合理推想三种途径;史学家将历史人物的语言勾画、呈现出来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勾画、重建真实可信的人物语言并非易事,它对史学家有特别的要求;同时应当注意到,同样是对人物语言的描写,在历史著作和文学作品中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6.
朱秀玲 《阅读》2013,(4):22-23
写人记事,离不开人物语言的描写,语言描写是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之一。准确生动的语言,可以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7.
动作性特征是戏剧人物语言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物语言戏剧性的体现。戏剧翻译中语言动作性的移植对译作的成功有很大的影响。以言指事、以言行事、以言成事三位一体的言语行为理论与戏剧对话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帮助译者解读人物台词的副语言成分和潜台词,从而再现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外显动作和内隐动作。  相似文献   

8.
荒诞派戏剧经典作家塞缪尔.贝克特1969年凭借彻底的反传统剧作《等待戈多》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正如评委会所给的获奖理由一样"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等待戈多》没有情节,没有戏剧冲突,没有人物形象塑造,只有杂乱无头绪的对话和荒诞插曲,却在1953年轰动法国,连演三百多场。这是和贝克特理性运用创新的戏剧形式描摹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们失望和焦虑的真实状况分不开的,它让人去思考社会的灾难,人格的丧失,个性的毁灭,以及自身的百无聊赖和绝望,存在失去任何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学语言是多种多样的。每个时代、每个作家都有其独特的语言。如果一个作者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将语言运用得简练、流畅、准确的同时,还能将其要表达的主旨很好地传递给读者,将文章中的人物语言特点完美地展现给读者,我们就可以判断这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了,这个作者也是十分了不起的。但是,要想成功地在作品中向读者展现出人物的语言特点,就需要作者用心地进行人物创造。《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也是人物语言运用方面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视听语言不仅可以凸显个人的性格,也可以达到话语的目的,帮助人们之间进行很好的互动以及转变,而这一点在电影中也有较大的体现,不同的语言以及语言的运用技巧也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电影《华氏911》为例,分析视听语言在整个电影中产生的语言含义,反映出不同的视听语言不同的人物所要表达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11.
毕传高 《阅读》2012,(12):22-23
文章中精妙的人物语言描写是写活人物的一大法宝!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语言描写方法。喃喃独白,凸显心事 语言描写第一式——独白式,即将人物的心事以自言自语的形式融入文章之中,达到心理描写的目的,突出人物个性。  相似文献   

12.
江楫传奇《芙蓉记》,改编自《芙蓉屏记》,在情节结构与人物塑造上都实现了对同题小说的突破,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剧作本身亦存在着诸如叙述节奏紊乱、人物语言失当等缺陷与失误。江氏改编得失并存、瑕不掩瑜,反映了明代传奇改编的部分共性。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着风俗文化、生活方式和人们的各种观念意识。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男人和女人在使用语言时往往会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由于性别的差异和角色的特殊性,女性语言往往具备与男性语言不同的特征。本文将从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分析霍达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人物话语,剖析男女语言特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宋国华 《阅读》2009,(6):22-23
同学们,写记叙文少不了写人物,写人物就离不开人物语言的描写。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怎样才能写好人物的语言呢?  相似文献   

15.
千古名作《水浒传》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洋洋近百万言的《水浒传》在语言艺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祖国语言的宝库。它是第一部用白话写成的长篇小说,吸取了群众的口语,充满生活气息,朴素而又生动,丰富而又精练。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非常突出,李逵有李逵的语言,武松有武松的语言,宋江、吴用有宋江、吴用的语言。人物的社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没有语言,人们就不能进行交际,社会也就不会发展。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直接反映了复杂的社会内容,因此语言的交际模式也不是单一、简单的,人们不可能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只用同一种语言交际模式。本文从地域变体,社会变体和功能变体三个方面来探讨英语的语言变体的某些现象及其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随着师范专业教师职业技能教育的发展,形态语言美的职业教育日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形态语言又称形态语,是指通过人们的各种举止、行为、形体、形象、仪表等方面的外在表现,来展示人们内在精神世界和素质修养的一种无声的语言.人类的语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过口语表达出来的有声语言,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还有一类是无声的语言,它应包括“态势语”和“形态语”.态势语“是口语交际活动的辅助手段,是通过体态、手势、表情、眼神等非语言因素传递信息的一种言语辅助形式,又称为体态语.”(《教师口语》第149页)形态语与态势语是有一定联系的,但又有所不同.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无声语言,都是人们非言语因素,又都是通过人们的形体动作和非言语手段来表现.二者仍有本质区别:态势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口语交际活动的辅助手段,它是用来交际的;形态语不是用来交际的,没有明确的内容或语意模糊,它主要是自我形象表现的一种外在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最大动力。在农村从事英语教学十多年,我深刻体会到对农村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基础差、底子薄、教学条件不足,语言环境差,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往往对学习英语不感兴趣,丧失信心,甚至完全放弃。因此,要提高农村学生学习英语的成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古今中外的不少思想家、教育家、心理学家以及广大学者对此都有过论述。“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曾提出了“兴趣中心论”观点,他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同传统的交流语言相比 ,网络语言在语言环境、语言形式和内容方面 ,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而网络在给人们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 ,也造成了人们话语系统的失真 ,导致了人们网络言语行为的失范 ,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 ,如何建构网络时代的话语系统 ,实现网络语言的文明 ,是急待解决的一个道德难题 ,它不仅仅关系到每个公民个体道德素质的培养 ,同时也关系到人类的文化前途  相似文献   

20.
周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4):180+184-180
小说中人物思维的表达在作家的语言构成中是以不同的形式出现的,除了言语的表达,思维的表达是小说家刻画和塑造人物的又一主要手段。对小说作品人物思维表达类别的探析可以揭示出作品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