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位杂志的编辑曾在电话中半开玩笑地问我:“你怎么专写敏感的题材?”我回敬他一句:“我如果不敏感怎么当记者?”他马上举手投降:“那是,那是。”我其实知道,他的本意不是说不要写敏感的题材,而是要把握在一定的“度’上,太敏感了不好办。怎么就说中国人活得太累呢?(是心理上太累)干什么事都是“既要”“又不要”。否则,就说你偏激。这个“度”,或许就是中国的老祖宗所发明的“中庸”。自然,这里面或许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咱们且不去研究。我所着急的是,这个“中庸”为什么会把中国人整得于什么事情都是不前不后,不紧…  相似文献   

2.
大约是2000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订阅报刊杂志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杂志:《中国地市报人》!我感到很欣慰:呀!这是自己的杂志,作为一名小报的编辑记者,多少年来就盼望着有这样一本刊物,一本属于小报编辑记者的“时代杂志”,今天终于看到了这种读物,她开辟了一个专门属于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阵地.  相似文献   

3.
最近,和几位记者聊天,谈及稿件处理问题。有的说:“唉,真没办法。你费半天劲琢磨出点有意思的东西,往往见报时就被砍掉了。”有的说:“编辑的斧头可真厉害呀!吭哧一下,就给你定了型。”这些同志的感叹,引起了我的共鸣。编辑处理稿件,难免要作一些修改。所以对编辑砍稿。当记者的一般是没有非议的。但是,在如何“砍”这个问题上,却大有说头。这里我不揣浅陋,谈点看法,和编辑同志们商榷。  相似文献   

4.
关于编辑要不要改稿,有两种对立的主张。一种认为要改,一种认为不要改。报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做“编辑不改稿行吗?”文章的主题十分明确:编辑就是要改稿。这当然是主张编辑要改稿的。主张不要改的,又有种种说法。有的说,编辑不要改稿;要改,让作者自己改去。也有的说,名家的稿子编辑不要去改。同是认为不要去改的,又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名家哪儿会有错儿,所以压根儿用不着去改。一种认为名家也难免出错儿,可是你不要去改他的。你改了他的,他还会以为自己本来就不错呢!这对名家没有  相似文献   

5.
现在报纸林立,发行花样繁多。除正常发行外,有不少不正当发行。这里略举几例:比七。有的报纸特别是行业报纸动用公安、工商和税务机关发行.不订某种报纸,就寻你的事,关你的门.给你吃不完的苦头;有的地方.行政命令,抢大帽子吓人.不订我家报纸.是什么不讲政治呀,不抓精神文明呀等等;有的报纸和有的单位以“条件”交换,你要宣传什么我照登.我要发行若干份,你照办;各报纸开展奖励大战,你订一份奖五元,订我一份则奖’\元,看谁压过谁……在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可否认,报纸发行当然也要竞争。但正确的做法应当…  相似文献   

6.
中国韬奋新闻奖的桂冠竟落在一个地市报编辑的身上,你一接到北京的电话立刻告诉我:“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当你领奖归来,在欢迎的队列中我们相拥时,你仍泪水难抑,伏在我耳边说的还是这句话。正是在群工通联部每时每刻接触社会各阶层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对党报的信任便化为你“记者多吃苦,群众少吃亏”的办事准则。当来访的人或义愤填鹰、或哀怨哭诉、或长跪不起时,都让你觉得这个岗位一头系着千家万户,一头挑着共产党的声望。于是芒果都升华在你不懈的追求之中。 当编辑记者并不是超人。社会上的新旧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的更迭无不对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新闻界更是如此。作为一个记者,独立地判断是非曲直、评判道德规范是要付诸勇气的。对这些,你总是说:不怕!要做正直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1994年8月,市区一名女清洁工扫完大街到所在区段的一家美容厅内洗手,竟遭到美容厅的几名职工的殴打。你闻听后拍案而起,尽管不时有人传递这家美容厅有硬关系的信息,强烈的正义感促使顶住各方的说情风,把这以强凌弱、不讲公德的行为曝了光。  相似文献   

7.
值夜班,有一篇短稿《上半年外债净流入同比下降63.04%6月末外债余额达2661.76美元》,我看不懂,问诸编辑也不懂。不懂怎么上了版呢?据说这篇稿子很重要。报上常会有这样的稿子,领导说重要,业务部门说重要,记者也说重要,就这样隆重推出,而读者却大都看不懂。两天后,我请教该文作者,才知道“外债余额”的意思是说你新借的债,再扣掉你已经还的旧债利息,通俗点说,就是“实有新增外债额”。过几天,又碰到一篇稿《农行与太平人寿——签署承购次级债协议》。再问诸编辑,还是说不懂。我说,既然编辑、主编、老总这么多人都看不懂,读者肯定也看不懂,这…  相似文献   

8.
1.强调书而不是新闻本身 要正视这一点,书不是新闻,不会一周就印发2000份。你要做的是发掘新闻素材,创作新闻故事,或者将你的发行和近期的一个新闻故事联系起来。新闻发布不是做书评,也不是你要发行的书的传单或广告。几乎每个人写发布稿时都是从“新书”的角度,那不叫新闻。编辑会删掉任何类似于广告的东西。你必须承担起记者的角色,寻找“新闻”。我们通常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原冀鲁豫军区的一位老战友来看我,开头就问我离休前是什么职务,我说当编辑(因为离休前的副主编江没有正式下命令)。他忽地一怔说:“啊!怎么了,咱在冀鲁豫时你就是编辑,一直到现在未动呀!?”我说:“是啊,当编辑已经几十年了。”“你真有瘾,要我早不干了!”反过来他又说:“像你这样四五十年职务一直未动,一个劲地当编辑的,恐怕全国新闻战线也少有。”说到“瘾”,那真算是靠“瘾”,使我爱上了编辑工作这一行。如果再具体点说,这一行,就是“民兵”──民兵的宣传报道工作。的确,参加革命工作50多年来,我除做过…  相似文献   

10.
△50年来,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出版编辑队伍不断壮大和发展,队伍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全国出版系统有博士生200多名,硕士生3000多名,本科生30000多名,一大批编辑、出版、发行从业人员有了专业技术职称,出版教育已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一批著名大学开办了编辑、出版、发行专业。与此同时,新闻出版署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开展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都想给自己的子孙留下一笔财富,一般人多是指留下一笔物质财富:金钱呀,房产呀,股票呀,金银财宝呀,最好让子子孙孙都吃不完用不完。但是说到应该给子孙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有的人就没有想过。那管什么用?能吃、能喝、能用?精神财富内容很多,如文人留下一部能传世的好作品,军人留下为国争光的战功,教师为国家培养了许许多多出色的人才,等等。我这里讲的精神财富要更抽象一些,是要给自己子孙留下一个好名声、好形象。这就更不是能吃、能喝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大约是受时风影响的缘故吧,近年来,新闻界有些同仁,那脑瓜儿也“开窍”多了。要不然,怎么会干这“嫁衣”上打“补丁”的绝活儿呢? 编辑历来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尊称。整日辛辛苦苦地编呀、改呀,甘当无名英雄。因此,在三百六十行中,编辑历来是受人尊做的。然而,有个别编辑却不让人尊敬。他当“裁缝”又不甘愿做“嫁衣”,一拿到“质地”较好的“料子”,就想干那“嫁衣”上打“补丁”的绝活儿:你原来的结构是一、二、三……,我就改它为A、B、C……;你说是“土豆、牛肉,加咖啡好。”我就改为“牛肉、土豆,加咖啡妙”。如此这般“加工”一番,使作品“旧貌”换了“新颜”,那么作为“合作者”的编辑,署个名儿也  相似文献   

13.
如何对待处女作,这是每一个编辑都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说来,这可以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一是最难决断,二是最好应付,三是最易失误。所谓最难决断,就是编辑同这些作者大都是初次相交,知之不多、不深,需要认真审读才可以决定取舍。所谓最好应付,就是这些人大都是初次练笔,对自己的科研和写作能力尚缺乏清醒的估量,本身就有一种试一试的侥幸心理,如果轻易退稿,作者一般不会有什么意见。所谓最易失误,往往是由最好应付所引起的。这里所说的“失误”,即是埋没了“千里马”,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韩美林 《出版参考》2005,(17):31-32
我时时刻刻都是一个快活的大苍蝇,这一生什么羞辱没受过?尚且仍是滴溜溜的大眼睛,头发不秃牙不掉,上楼下楼都是三台两台不含糊,要不是心脏换了零部件,还不就成精了!其实都很清楚,每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文艺界朋友叫我"铁蛋"、"大男孩",说到底我也不"铁",更不是"孩",换个活法就是了.没心没肺能活百岁,问心无愧活得不累.其实真累!我还有一个优点,说改就能改,即使是口头语也能改.这来自我坎坷的生活,用达尔文的话来讲,这叫"适者生存",只要你说得对,我就能改.不对就笑一笑,别让人失了望.这一写猛一看,我还是个精人,精什么,吃亏上当的也"玩"了不少.我想只要不给别人亏吃、不坑害别人就行了,做人不就是要的这个标准嘛!与人为善,与人为善呀!善可以善,但是不要善得太窝囊,我就是属于窝囊之流的人.黄永玉说:"韩美林说的坏人一定很坏,因为他轻易不给人下结论;他说的好人你千万别相信,才不一定哪!"这样的结论我只有不自在地笑一下,因为他说得蛮对的.  相似文献   

15.
正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基础,编辑是出版社的第一人才资源。编辑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出版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好坏,决定了一个出版社的命运。因此,出版社都希望有一批好编辑。而何谓好编辑?笔者以为,一个好编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首先,必须编辑出版了一批好的出版物;其次,要具有良好的编辑职业精神;再次,具有较强的编辑业务能力。好编辑的自我修炼任何一个出版单位在引进人才时都喜欢三种人: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的人;踏实肯干能干的人;有奉献精神的人。不欢迎的三种人:给单位带来负能量的人;不作为的人;斤斤计较个人得失的人。我社原副总编辑、著名建筑编辑家杨永生生前曾赠言,要"做人、做事、做研究"。我经常以此勉励自己,做一名好编辑,要多做事、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编辑,应当具备什么样的修养和作风呢? 一、不谋官,不为利,不图名凡有人要到出版社来工作,我都如实介绍情况,说明编辑工作的艰辛,同时郑重声明:为官、为名、为利,别进出版社的门。我这个声明不是多余的,做编辑要有点自我牺牲精神。人民文学出版社原总编辑韦君宜,抗战时期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当编辑,有一次去看胡乔木同志,谈起编辑工作,乔木同志特别叮嘱她:你要当编辑,就别想着要  相似文献   

17.
传媒小幽默     
《今传媒》2004,(5)
奇妙的汉文有位美国人访问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报纸上登的‘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不是剽窃“你写的长篇文章,我好像在哪里见过。是不是剽窃别人的?”“这怎么可能呢?”“肯定一样,我可以把那篇文章给你找出来。”“不用找了,署名就不一样嘛!”商人赴宴一位商人的朋友应邀赴一位教授家的晚宴。席间,一位当记者的客人问他是否喜欢莎士比亚。他回答:“喜欢。但我更喜欢威士忌。”众人哑然。回家的路上,他的朋友说他:“你真蠢!干吗提威士忌?谁都知道,莎士比亚不是酒,而是一种奶酪。”独家新闻一个记者抢先向报社发回一条关于煤矿事故的报道,开头是这样写的:“上帝看到这幅惨景,他落泪了。”编辑回电:“不要去管什么矿井了。立刻采访上帝。”买书架甲:“啊!你的书架多漂亮呀!只可惜上面一本书也没有。”乙:“以前我倒是有很多书的。可为了买这个书架,我把书全卖了。” 惊人的发现两位朋友在一起聊天。他们谈论小说、诗歌。其中一位说他发现俄国小说家和诗人有一个共同点,这共同点在每篇作品中都体现出来了。“哪是什么呀?”另一位问。“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我1978年进县广播站当编辑,一位好友开导说:“那是个‘出生入死’的地方,不可呆长。”我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啥叫‘出生入死’?”他说:“广播这一行待遇差,‘进步’慢,入了行就甭想有什么发达,只能当一辈子末流编辑”。我就此请教一位老编辑,他反问我:“你爱不爱广播这一行?”我说:“爱呀,不爱咋进  相似文献   

19.
有师指导     
每个人一生要结识和相识很多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而我们的学问、道德,乃至言谈举止都有师指导。然而,中国也有一句批评人的话叫作“好为人师”,含着贬意。看来这似乎有点矛盾,其实是一个客观和主观,客体和主体之间的问题。这些都不去论它,有师指导总是很幸运的。1975年7月,我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报社当副刊编辑。上班第一天,老编辑李魂交给我一叠诗稿《访延安》,要我两天内处理成可发稿。时值自治区成立20周年,宣传任务很重,而副刊只有三位编辑,加之维吾尔语《红灯记》剧组已抽调一人,于是我这个刚报到的新手便被排上了用场。李魂对我说,考虑到你已在刊物上发过作品,所以大胆使用你,没问题吧?可我毕竟才第一天上班呀!连一个编辑符号也弄不清楚。加之这厚厚的一叠诗稿是一位名叫阿尔斯朗的维吾尔族青年写的,由维吾尔文翻译成汉语,无论形式、内容、语言表达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一时不知如何下手,便向在家看稿的组长(当时文艺、教育、卫生一个组)高庚同志请教。高庚同志是一个温和儒雅、谆谆善诱的长者,又很有才华。但他却没有从稿件本身入手施教  相似文献   

20.
周实 《中国编辑》2005,(6):23-23
做一本比生命还长的书——这是多好的想法呀。凡是做书人大都有的吧。然而,有归有,能不能做到,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使你能得心应手,这书做好了,能不能出版,仍是另外一回事。为何这样说,不须多讲,做书人都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