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参加多次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会,看到老师灵动的教学、循循善诱的风格、切合自然的引导,多少次在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得到启发:一是从学生层面来看对知识掌握、能力增长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变化程度,二是从教学效果层面来看如何投入获得多少,得到少教多学的效果,三是看师生互动过程是否经历了双向愉悦的过程。如何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才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行之有效,真正成为有实效的高效课堂呢?一、重视导学案的编写它在高效课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学案能激发学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我区轰轰烈烈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教法、学法改革,教法、学法改革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打造高效课堂,先后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的尝试中,学生的学法无疑是重中之重。特别导学案成为新式课堂模式的载体,更关注学生学法的指导,使导学案的使用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落实,提供师生"互动一探究"的课堂空间。设计、使用一份高质量的导学案对提高课堂  相似文献   

3.
"导学互动"即教师首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备课,在准备阶段完成导学案的工作,然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学习导学案中的相关内容,再通过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尽量通过小组内部的讨论和交流将问题解决。"导学互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性,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  相似文献   

4.
我校也开展了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运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已实践了一年多的时间,通过对导学案的实际运用,我对导学案教学有了新的更深刻的认识,导学案运用能够使课堂变得高效、省力.在进行思想品德课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有一些收获,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在运用导学案的过程中有一些收获,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扭转教师主宰课堂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进而减轻师生的负担,我们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构建了"目标引领、学案导学、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目标、行有引领、进有助力、成有反馈。这一模式的实施,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轻了师生教与学的负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课堂才能高效起来。因此课堂教学不应该再是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在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的学习过程。本文主要从学生学习小组的建设、导学案的编写、高效课堂的流程及学生评价几方面谈一下课堂教学的质变——以案导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释解师生的一些疑虑与困惑的过程中给出了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刻不容缓。建构"导学预习—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导学检测"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推动小学新课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导学案的使用关系着高效课堂的创建及实施,它即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效课堂倡导"少教多学",强调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为高效课堂载体,导学案引导学生学习,落实"少教多学",受到一线课改教师的欢迎。本文结合参与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导学案编写的实践,尝试从导学案编写的"学生主体性、学法指导性、问题探究性和梯度区分性"四大原则入手,谈谈导学案编写过程中的点滴思考。  相似文献   

9.
高效课堂的背景下,各地学校普遍使用导学案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初中语文导学案的问题设计非常重要,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针,是教师完成教学的风向标。导学案的问题设计科学与否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高效,理清问题与学习目标设计之间更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高效课堂可以说是高效"学"堂,因为高效课堂是学生演绎的课堂。课堂上学生自学、对学、群学,学生展示、交流、质疑,课堂上呈现更多的是生与生的交流、生与生的对话。老师只是偶尔点拨、引导一下,看起来非常轻松。其实并非如此,高效课堂"效在课堂,功在课外"。这个"功"就是指老师课前编写导学案的功夫。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被喻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导航仪"。学生按照导学案上指引的路线就应该到达目的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导学案是学科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在认真研读课标、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编制的一种针对性强、快捷高效的导学用书。运用导学案进行思想品德教学,能增强学生能力,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要求,深受师生喜爱。但若导学案运用不当,则会使课堂教学陷入导学案试卷化、与课本内容"两张皮"、学生盲目参与、教师不知所措、课堂秩序混乱的境  相似文献   

12.
为彻底扭转教师霸占课堂的局面.真正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我们借鉴“345”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有关理念以及“尝试教学”理论.探索使用了“四六”导学式教学模式.“导学式”是指学生借助导学案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在高效课堂创建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将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导学案应运而生,成为高效课堂创建不可或缺的得力工具和推进高效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计和编写导学案呢?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创建的主线。导学案设计重点要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如何的问题,要针对高效课堂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导学案的运用帮助教师实践了这一理念。导学案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载体,是学生开展高效学习的抓手,是教师有效调动学生思维和调控课堂的主要途径,因此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叶爱锋 《考试周刊》2012,(92):91-92
新课改强调课程教学要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提倡交流与合作、自主探究和创造性学习。而导学案的提出,正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导学案也正是与高效课堂紧密相连的辅助,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方向盘。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优质导学案,则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6.
<正>我校自2012年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以来,笔者多次进入课堂听课,发现老师面对"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时总是感到茫然无措,无从下手;面对学生展示时的语无伦次、纪律极差、课堂失控而感到力不从心……作为课改试点先行者的我,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交流—反思"中探索,悟出运用导学案打造高效课堂重在课堂"引导"。1.在自学导学案中引导学生上数学课前,要提前布置自学  相似文献   

17.
在高效课堂创建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将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导学案应运而生,成为高效课堂创建不可或缺的得力工具和推进高效课堂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设计和编写导学案呢?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案,是高效课堂创建的主线.导学案设计重点要解决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和学得如何的问题,要针对高效课堂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拓展感悟、总结提升、反馈测评等环节进行设计,让导学案真正成为高效课堂推进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8.
孙金瑞 《教书育人》2013,(17):21-22
在落实新课程理念的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构建高效课堂就要创立高效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高效的教学方法或模式有目标和时间两个基本维度,即单位时间的达标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总出了适合我校学生学习实际的"导学式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即以导学案为依托,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导学  相似文献   

19.
<正>高效课堂的实施,要求教师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教师编写的导学案是"剧本",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导学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成功演好课堂剧。导学案以实用为原则,以当前教学实际为出发点,力求知识与能力并重,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因而实现了课堂教学"减时增效"的目的。预习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进行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又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提  相似文献   

20.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的路线图。导学案分成三部分:预习案、探究案和检测案。预习案促进了有效预习,奏响了高效课堂的学习前奏。探究案发挥了主体地位,奠定了高效课堂的坚实基础。检测案推动了有效训练,升华了高效课堂的成功体验。灵活运用"前置检测、自主学习、反思质疑、展示交流、评价点拨、达标练习"这六个基本的课堂环节,以此来构建生动高效的课堂。前置检测是教学尝试探究的前导,合作交流的基础;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奏,达成共识的途径;反思质疑是小组合作的洪流,探究学习的精华;展示交流是体验成功的平台,思维交汇的空间;评价点拨是了解效果的手段,培养习惯的舞台;达标练习是巩固基础的关键,升华能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