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巫德静 《考试周刊》2013,(16):145-146
<正>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日渐猖獗,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因此,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势在必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育人的重要功能,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一、实施法制教育渗透的意义1.实施法制教育渗透是青少年人生转折时期的需要。初中生还处于明显的法盲时期,这个时期是人生转折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出年龄小、团伙式、有暴力倾向等趋势。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现实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渗透法制教育成为当前教师最新思考的问题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在作文教学中、在名言名句中渗透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学生学会做人,知法守法。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法律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社会的稳定程度。因此,在学校里我们要及早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本文就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进行了简单阐述,并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期促进中小学生法制教育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4.
刘应忠 《考试周刊》2013,(40):135-135
<正>当今社会是法制社会,每个人都必须懂法、知法、守法、用法。青少年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更应如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根本所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学科的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适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笔者在历史教学中对渗透法制教育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犯罪事件不断发生,必须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时时刻刻教育学生知法守法,在课堂渗透法制教育,力求多方式、多渠道开展法律及法规教育,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还是法制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因此,对青少年学生的素质教育,决不能忽视道德品质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内容。从生物学科出发,从教材法制渗透点分析到课堂渗透落实方法等进行阐述,说明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进行法制渗透教育是切实可行的。只要老师重视自身法制知识的累积,并能充分发掘教材资源,在组织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渗透方法,就能在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之间找到融合点,实现对学生的法制渗透。  相似文献   

7.
陈涛 《考试周刊》2013,(49):182-182
学校是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而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美术学科教学中合理适度地渗透法制教育,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法制教育效果,这不仅是培养法制精神、涵养法制文明的需要,对遏制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急剧增多现象,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语文教师应改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喧宾夺主、渗透法制教育会增加学生负担、语文学科中缺乏法制教育渗透资源等错误认识;把握顺势引入、目标恰当、联系实际等原则,巧妙地渗透法制教育内容;应加强在岗语文教师继续教育,以提高教师素质,造就渗透法制教育的人才;还应改革应试性教育评价体系,削弱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阻力。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早就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也强调:“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的带有长远性、根本性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新时期的需要,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在思品课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充分利用思品学科中固有的法制内容、教育契机和教学便利在思品课的教学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有机适度地渗透相关法制知识和法制理念的教育,以增强学生法制意识,从而激发学生法制情感,培养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和能力。青少年是祖  相似文献   

11.
学校的体育教育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体育教育在学校开展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方面都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树立法律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既是对学生进行的普法教育,也是教会学生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措施。结合化学教学中涉及法制教育的要点,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各种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本文介绍了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及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途径之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需要,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在地理教学中有机渗透法制教育,避免了机械的说教,增强了法制教育形象性,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断增强法制意识,最终形成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  相似文献   

14.
王伟伟 《考试周刊》2014,(66):94-95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电脑进入平常家庭。由于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内容对青少年影响较大,最近几年青少年的犯罪率增长较为显著,因此,课堂教学与法制教育的渗透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15.
洪兵 《地理教育》2001,(4):53-53
邓小平同志曾经高瞻远瞩地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地理学科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对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姚宝林 《贵州教育》2014,(19):35-37
正近些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有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的特点,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我们的地方教育如果忽视法制教育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教育,将会是一种缺失的畸形教育。中学生物教学恰切地渗透法制教育思  相似文献   

17.
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全面贯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部署了我省的"十三五"规划,规划中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结合当前"依法治国"的全面落实。众所周知,法制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制教育的落实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加深法制意识有着极大的意义。因此,在学科中加强法制教育渗透既是深化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初中思品教师教学目标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如何在初中思品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希冀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作为祖国的花朵,青少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目前的教育体制不健全,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没有落实,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任务十分紧迫。本文通过对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方法的论述,分析了法制教育的可行性,结合实际教育过程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秀君 《贵州教育》2012,(16):15-17
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及教师的法定责任,是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工作,是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为此,我省根据近几年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且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等实际情况,在全省中小学开展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