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境贫困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不但要帮助他们解决经济困难,还应给予精神方面的扶植.了解中学贫困学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对于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因为农村贫困地区特殊的地理、政治、经济及文化教育,学困生所占比重较大。这些学困生大都存在心理障碍,这些心理障碍在他们的学生生活中起到极大的负面效应,使他们的学业雪上加霜,更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冰 《时代教育》2012,(9):105+114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生活、学习以及人际交往上存在较大的压力,他们的心理疾病发病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这不仅是家庭和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帮助。本文作者通过对经济困难学生的深度辅导,具体了解到这些学生在物质上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为困难学生的心理教育提出几点思考,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者一方面要像对待其他学生一样,关心、帮助、爱护他们;另一方面也应该考虑他们特殊的心理特点,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5.
长期从事学生工作会遇到特殊的学生,处理特殊学生事务辅导员要学会分析,采取适当的对策帮助特殊学生解决问题;要重视对特殊学生的适当宣传,采取多渠道支持特殊学生;重视对特殊学生的针对性教育,帮助其走上社会。  相似文献   

6.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承受较大家庭经济压力的前提下很可能逐渐发展为同时承受经济、心理及学习的三重压力,最终成为人们常说的"三困生"。这些压力不但制约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校园稳定、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辅导员应该对这部分特殊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作出正确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减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关心和解决好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切实保障其身心健康发展,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某特殊贫困生的案例分析,指出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了贫困生资助工作要注意物质资助和精神资助相结合,助困与助人相结合,受助和自助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特殊生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管理教育好这个特殊的群体,也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教师要从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理解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寓理于情,情理交融,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特殊生的教育才能见效。  相似文献   

9.
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教育者一方面要像对待其他 学生一样,关心、帮助、爱护他们;另一方面也应该考虑他 们特殊的心理特点,采取更有效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0.
自学考试助学班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家庭经济基础条件有好有差也有一般;多数在求学就业的道路上受过挫折,心灵受过创伤;他们思想复杂,心里负担重,他们渴望成才,但不知怎样才能成才;他们渴望社会的理解、关心和帮助,他们希望自己的价值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关心帮助、教育引导他们,把他们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自学考试助学班学生的生源特点和思想行为特点,并针对自考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提出了自学考试助学班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汤玉明  殷婧瑶 《文教资料》2013,(23):142-14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前,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关注,大多还停留在经济层面上.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如何健全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培养他们高尚的心理情操,帮助他们摆脱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帮助,成为急需攻关的课题.本文试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层面入手,针对一些典型心理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婷 《学周刊C版》2014,(4):46-4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婚姻观念的转变,离婚率的逐步升高,导致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越来越普遍,出现的特殊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由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切切实实地摆在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这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面对因特殊家庭环境带来的伤害,减少心灵创伤,调整他们的心理,使其尽快走出困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传统婚姻观念的转变,离婚率的逐步升高,导致现代正常家庭体制分化越来越普遍,出现的特殊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由于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易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因此特殊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切切实实地摆在了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这要求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面对因特殊家庭环境带来的伤害,减少心灵创伤,调整他们的心理,使其尽快走出困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学生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心理特点,结果就出现了“心理贫困”问题。虽然国家和学校加大了对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但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物质扶持,更需要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15.
叶显耀 《广西教育》2004,(7B):79-79
学习困难学生是班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他们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少有成功的体会。而转化这些学生,关系到班级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进而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要使转化工作有针对性.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好的效果,必须了解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原因,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相似文献   

16.
城市中学的农村学生由于地域的差异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很难很快融入城市和同学中.要坚强教育与引导,帮助那些农村学生克服自卑感,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帮助他们融入班集体中。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体制的改革,交费上大学已经全面铺开,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家庭的负担,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农村的学生和父母下岗的或有特殊困难的家庭。这些学生一入学就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无形中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也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如何做好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特困生资助工作,帮助这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是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摸清情况建立特困生档案 要想让特困生工作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这是做好特困生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索有福 《青海教育》2014,(11):14-14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将爱心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的真情和爱心的感化。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平等地爱所有学生,要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班里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在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安心在校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9.
对“特殊学生”要有特别的教育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和再婚家庭的子女,由于年龄小,对家庭的变故无所适从,苦闷压抑,又没有人帮助,处于父母感情的夹缝中,因而他们中有的变得或内向敏感,或暴躁偏激。这里暂时对有这类心理变化的学生称为“特殊学生”。教育这些特殊孩子,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进而疏导他们的心理并改善其认知及性格。看——悉心了解对“特殊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盲目地采用“千人一方”的做法。我经常在工作中观察这样的学生,并把他们划分为急躁偏激型、敏感多疑型、暴力自卑型。然后依据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教育:对急躁偏激的学…  相似文献   

20.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特殊群体,因此如何做好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各高校一定要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和思想教育,认真落实"奖、贷、助、补、减"等多项资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