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利用线段的定比分点公式简捷地推出了经过非退化圆锥曲线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公式,同时给出求标准曲线切线方程的推论及几例应用,并将结论推广到三维空间.  相似文献   

2.
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与曲线过某点的切线方程不同,在解题过程中,这是一个易混点.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所给点是否在曲线上.若在曲线上,可用求切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求解;若不在曲线上,可先设出切点,写出切线方程,结合已知条件求出切点坐标或切线斜率,从而得到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3.
曲线上某一点处的切线方程的三种类型及其解法:第一种已知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求切线方程;第二种已知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横坐标求切线方程;第三种已知曲线上任意一点处的斜率求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4.
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是导数的重要应用之一,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题中常有出现.但学生在解这类问题时经常出现偏差或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曲线的切线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等关键知识理解不透,对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的关键点把握不准。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的关键在于确定切点.只要切点确定.就可求出切线的斜率,从而求出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5.
一个一般方程表示的曲面与一个参数方程表示的曲面的交线一般是一条空间曲线,根据两曲面方程的具体数学表示形式和难易程度,求其交线的切线向量的方法也要灵活。本文指出了切线向量的三种求法。  相似文献   

6.
对曲线切线的求法,绝大部分是用导数作为研究的工具.利用“等根”与一般曲线切线的关系,给出了用方程“等根”求曲线切线的具体方法,介绍了曲线切线的概念以及用方程“等根”刻画曲线切线的基本思想,推出了直线与三次函数图像相切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一、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决有关切线的问题 利用导数求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程,通常都是先求出该点的导数,即该点处切线的斜率,再由点斜式写出切线方程.若曲线上点x0处的导数不存在,由切线定义可知切线方程为x=x0.另外,"曲线上点P处的切线"与"过点P的曲线切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注意区分,这是个易错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空间曲线的向量参数表示形式r=r(t),a≤t≤b,讨论了平面曲线T在奇异点处与其切线Γ的切触阶的奇偶性结果表明,其奇偶性与平面曲线在奇异点处的光滑性有密切联系若平面曲线Γ与切线L在奇异点有n阶切触,当n为奇数时,曲线是光滑的,当n为偶数时,曲线是不光滑的  相似文献   

9.
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是导数的重要应用之一,用导数求切线方程的关键在于求出切点P(x0,y0)及斜率,其求法为:设P(x0,y0)是曲线y=f(x)上的一点,则以P为切点的切线方程为:y-y0=f’(x0)(x-x0).若曲线y=f(x)在点P(x0,f(x0))的切线平行于y轴(即导数不存在)时,由切线定义知,切线方程为x=x0.  相似文献   

10.
利用Clairaut方程的奇解和通解,求解析曲线方程及曲线的切线方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曲线在某点的切线简易求法及两曲线相切判断.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类广义Liénard方程周期解的不存在性,给出了其周期解不存在的两个充分条件,用极限集理论与Poincaré切性曲线法证明了所得结果。  相似文献   

13.
构造了与给定多边形相切的分段三次、五次和六次可调广义Ball曲线,所构造的曲线分别是C1,C2和C3连续,而且对切线多边形是保形的.曲线的所有控制点由切线多边形的顶点直接计算产生.给出了在保持公共连接点处相应连续的条件下内控制点的活动范围.曲线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做局部修改.计算实例表明文中方法是灵活、方便、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二次曲面的切锥面方程的简单求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空间直线与二次曲面相切的充要条件及将二次曲面的切锥面上任一直线的方向矢量代入二次曲面方程的二次项部分,找出与二次曲面方程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二次曲面切锥面的简单求法.  相似文献   

15.
将对称变换法运用于求二次曲线的切线及二次曲面的切平面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正切网络法,将填充低耗介质的波导段等效为正切网络,利用曲线拟合法求得网络参数,从而反演出相对介电常数。借助于微波CAT(Computer Aided Test)系统,对实际低耗电介质材料进行了测试,测量结果与标称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规的连续潮流计算在求取P-V曲线时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种连续潮流计算的改进算法。该改进算法通过采用单位化处理切线预测向量、以切线预测向量的内积确定预测方向以及变步长控制等措施,提高了连续潮流计算在求取P-V曲线时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光滑曲线弧长定义直接推导出求曲线弧长公式,改变了以往以切线近似代替弧长导出求曲线弧长公式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