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军队院校以德治教的核心是以德育人。坚持以德育人,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必须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必须坚持用良好的环境影响人。  相似文献   

2.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工作的主体是人,是辛勤耕耘、教书育人的人;工作对象是人,是身体、知识、思想尚未成型的人;工作成品仍然是人,不求高质量成型,但求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在办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人的情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以人的创新为本,以创造性劳动培养创造型人  相似文献   

3.
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法,对湘教版和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科书数学探究活动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湘教版探究活动延伸性强,人教A版主要以相关章节知识的拓展为主;湘教版均衡选择生活情境和科学情境,人教A版注重选择生活情境;两版教科书探究活动问题的表述形式都以“陈述句”+“开放式”为主,湘教版的开放程度更高一些;两版教科书均以个人活动为主,合作活动为辅;两版教科书都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此,对两版教科书使用提出建议:明确教科书中探究活动内容,注重在教学中落实;通过生活情境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团队探究,培养合作能力;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探究水平。  相似文献   

4.
人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普遍性教育,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性的教育,是以每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重视人的个性发展的教育。为实施素质教育,一要不‘断加强化建设;二要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三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组织。  相似文献   

5.
以人察史以人立德以人立言──谈历史人物与传统美德教育朱尔澄,张桂芳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要对青少年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育。对于这种教育的重要性,李岚清副总理在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谈得十分具体,他指出:“...  相似文献   

6.
以度量人     
赵功强 《老年教育》2011,(12):23-23
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瞬时而变的人情世故,许多人会感叹活得太累。其实,只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去计较人生的成败,始终保持一颗感恩的心,同样可以活得轻松自在,活出人生的精彩!以度量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可以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7.
以“汉唐魄力”屹立于“世界人”之中刘洪一鲁迅生前曾有一怕,且是“大恐惧”:“我所怕的,是中国人要从‘世界人’中挤出”。(《热风·随感录三十六》)鲁迅先生所言,是针对“中国向来有点自大”,针对“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等等“自尊大”论调(...  相似文献   

8.
以美育人有历史根据、现实根据和理论根据;以美育人的途径主要是优化校园环境,优化学科渗透,优化活动结构;以美育人的关键在于扫除制约教育创新的体制性障碍,扩大美育资源,提高美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爱一个人     
爱一个人———要了解,也要开解;要道歉,也要道谢;要认错,也要改错;要体贴,也要体谅;是接受,而不是忍受;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支持,而不是支配;是慰问,而不是质问;是倾诉,而不是控诉;是难忘,而不是遗忘;是彼此交流,而不是凡事交代;是为对方默默祈求,而不是向对方诸多要求;可以浪漫,但不要浪费;可以随时牵手,但不要随便分手;以上的都做到了,即使不再爱一个人,也只有怀念,而不会怀恨。爱一个人@严明!广东佛山  相似文献   

10.
论学校教育以美育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平 《中国教育学刊》2004,(5):12-14,62
以美育人有历史、现实和理论的依据;以美育人的途径主要是优化校园环境,优化学科渗透,优化活动结构;以美育人的关键在于扫除制约教育创新的体制性障碍,拓展美育资源,提高美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一惯理想,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质是以人为目的;唯物史观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而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实践方式的探讨使这一理想更具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宗教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宗教化渗透进入了人类化的各种领域;宗教获得这种力量的原因在于宗教解决了人对终极问题的关注。人的定义是个众说纷出的话题,本以宗教与人的终极关注问题为视角点,给出了一种关于人的新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大连大学学报》2021,(5):36-44
晚清人与动物关系,学术界的研究较少。以马为个案,晚清时期国人在军事方面的关注点主要体现为政府重视马匹、马炮队和马军学堂、马军等;在文学艺术视角主要涉及小说、寓言、笑话及绘画等;国外视角主要集中于德国、英国、俄国等国家;经济方面主要涉及马夫、马贩以及马的税捐等问题上;另外还有医疗卫生、交通、猎奇等多个方面。可见,晚清国人与马的联系非常紧密,对马的关注,视角也很多元。除了马之外,另有鼠、虎、兔、羊、蛇等,值得学术界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4.
人啊,人     
邵燕祥 《中文自修》2006,(7):123-124
人类中会分化出一些更接近老鼠的鼠人,或更接近于鼠类天敌的蛇类的蛇人,以及其他,狼人狗人等等,依此类推;这不仅是可能的,似乎也已是部分的现实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人的精神(意识)由理性、情感、意志三个部分组成。人作为精神存在物,也就是说,人是理性、情感、意志动物的统一体。一、人是理性动物。主要体现在:人是自觉的动物;人是能动的动物;人是有理想的动物。二、人是情感动物。情感对于人的作用有:影响人的身体健康;调节人的活动方式;制约人的能力的发挥;协调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三、人是意志动物。意志对于人的作用有:对认识活动的调控;对实践活动的调控;对情感生活的调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使用负数.在古代商业活动中,以收入为正,支出为负;以盈余为正,亏欠为负.在古代农业活动中,以增产为正,减产为负.  相似文献   

17.
简析巴以矛盾及美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同以色列犹太人的矛盾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以矛盾持续不断原因有三:历史上有纠葛;分治决议严重不公,且未得到全面有效落实;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助长了以色列对阿拉伯人的欺负与侵略,从而加深了两个民族的仇视。美以保持特殊密友关系是各种因素的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技术赋能的教育革命,以人工智能更好地助力教学变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伴随智能技术对教学的赋能增强,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强大,从而使得教学中人的主体性危机日渐凸显,具体表现为人的能动性消解、自主性隐匿、创造性退化和交互性淡漠。在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化解智能教学中人的主体性危机,明确教学育人价值、形成正确的教学主体观是必要前提;彰显人的自主性、构建学生中心的教学生态是关键理路;提升师生数字素养、激发教与学的创造力是内生动力;营造具身情境、注重智能教学的人文关怀是价值旨归。智能教学应超越技术理性,以人的主体性成长为衡量尺度,最终实现人的整全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实现高校德育的时代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高校德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规定着高校德育的目标、性质和方向;另一方面,高校德育是贯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各种教育的灵魂和核心。以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致力于高校德育创新,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以自然为师     
以书为师,可以获知识;以人为师,可以明事理;以自然为师,可以养德性。 清代张潮说:“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