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不同性质的文艺理论是不同的。本文所说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它的逻辑起点,目前有种种不同的看法。或认为是审美性,或认为是意识形态性,或认为是意识形式。个人认为,这种种看法均具有片面性,正确的提法应该是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文艺是一种审美性的意识形态。什么是文艺的审美性,从古到今,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康德认为美只涉及对象的形式而不涉及它的内容意义、目的和功能。克罗齐认为美是直觉,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文艺理论界对文艺意识形态性问题进行过十分引人注目的讨论,彼此观点相左,论争”烈、它涉及到如何正确认识文艺的本质特征,如何一“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等基本问题。;。纳起来,意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认为文艺意识形态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一个基本观点,不容置疑和动摇,但在如何理解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上,又各有差异。另一是认为把文艺与意识形态归于一流,有其“明显的片面性”,或谓存在着“漏洞与理论空隙”,进而主张文艺具有超意识形态性①;或是“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集合体”②等等。文艺的意…  相似文献   

3.
当前文艺意识形态性问题的讨论应回到马克思恩格斯原典,首先弄清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是如何论述的,有些什么观点。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讨论才有统一的依据和标准。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论述有五个要点:文艺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经济基础是文艺存在和发展的最终根源,但不是惟一根源;文艺作为意识形态形式还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文艺是一种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形态;同属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的各种形式又各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五个要点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艺意识形态性理论有待于我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把握。  相似文献   

4.
一“美化”——文艺的特殊规律文艺的特征是什么?这是美学和文艺理论所探索的中心问题之一。从来的美学家和文艺家对这个问题有过各种回答。有的认为文艺的特征是形象,有的认为文艺的特征在感情。这都从不同方面寻找了文艺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科学、道德等等之间的区别。但是,文艺不同于科学和道德等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別,还在于它是人们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审美意识不同于科学意识和道德意识,它有自己反映现实和反作用于现实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人们取得共识:文学这一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就特殊在其审美性,它具有审美的独创性、审美的情感性、审美的形象性和审美的趋善性。审美是文学的基本属性,但文学审美性的依据何在?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在考察诸多解说的基础上,认为要  相似文献   

6.
在关于文艺本质的论争中,"审美意识形态"说和"可以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说的对诘很有代表性。前者对"审美性"和"意识形态性"及两者关系的论述尚欠完备。后者则质疑前者以审美消解意识形态,但其本身游移松动的表述也难免有淡化文艺的意识形态性之嫌。提出"审美性是文学的根本属性",但什么是审美性和怎样认识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仍需深究。应该注意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功能内涵和产生原因的论述,并且进而从人本生态观认识意识形态和审美各自的生态本性及其本源性的相互关系。意识形态的核心是价值观念,文艺不仅因对政治、道德、宗教和哲学等思想意识的反映和表达而获得意识形态性,更为重要的是,文艺审美作为人类重要的生态调节方式,其涵盖并超越真善的审美价值乃是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的内在根据。审美的生命和生态的价值比政治性和阶级性等传统观念更为本真和永恒。  相似文献   

7.
对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性与意识形态性都是文艺的本质属性,艺术不等同于意识形态,也不等同于审美."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在实质上削弱了文艺的意识形态性.它所主张的审美与意识形态的整一,其实是以审美"溶解"意识形态,以文艺的审美性取代文艺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8.
性是一种自然现象,无论植物或动物都是性的产物,人们丝毫不应该对它感到大惊小怪。那么,性与人类的审美意识有什么关系呢?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美。马克思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它是审美主体(人)在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中所激发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升华,是主客观的和谐与统一,它是生命力与自由的象征。而审美意识,则是人们在审美活动过程中的一种主观心理导向(倾向)。  相似文献   

9.
探讨文学的本质,其逻辑起点和思维形式非常重要,因为它规定着探索者的思维走向,影响着对文学本质特征的揭示。目前,一些文艺理论教材是运用两个演绎推理的形式揭示文学的本质的。 一、大前提 意识形态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小前提 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 结论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 大前提 反映生活有抽象概括和形象具体两种方式。小前提 文学描写的是一些具体形象。结论 文学是以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不即不离”说是中国古典美学和文艺理论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命题,它的美学意蕴是非常丰富的,它涉及文艺形象的审美特征、文艺创作的审美规律和文艺鉴赏的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11.
《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同时又是文艺理论的革命化。革命高于一切,文艺服从并服务于革命就是《讲话》的逻辑起点。《讲话》从这一逻辑起点出发阐述了有关文艺的若干问题,从而构建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2.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这并无异议。但由于人们对“特殊性”的不同认识,导致了艺术的形象特征说、情感特征说、审美特征说的对立。笔者认为审美性是对艺术特征的深层把握,它比形象特征说、情感特征说更具有规范性和目的性的意义。什么是艺术的审美性?审美性是满足人们审美需要、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属性。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自然——物质形式和社会——人的内容的辩证统一。任何一个对  相似文献   

13.
探讨电视艺术的审美本质,是研究电视艺术的屏幕形象美及其审美活动的逻辑起点。 电视艺术的审美本质是文艺审美本质的子系统,两者具有共性;但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又具有与众不同的个性。探讨它的审美本质,虽然不能截然离开共性,但重点则是对它独特个性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世纪80年代,一部分学者提出了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其实,文艺不是意识形态。因为意识形态是指带有阶级自觉的体系化的意识或思想,而文艺作品并不总是具有阶级自觉的,更不是什么思想体系。文艺在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感情,只是带有意识形成性。  相似文献   

15.
形象思维问题,是文艺理论中一个复杂问题,它涉及到如何正确地认识作为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的文艺的特点,作家在创作中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和反映的思维活动规律,以及读者对于文艺作品的阅读和语文教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深入地讨论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关于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的讨论,形成了文艺理论界、美学界的强烈的兴奋区域。观点纷呈、论说百态。但透过纷繁复杂的观点背后,究其实质,是艺术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性的关系问题。彭立劝先生正是抓住了这个实质问题,连续在有影响的刊物《学术月刊》和《文艺研究》上发表了自己的角度略有不同但观点一致的两篇论文(见《学术月刊》1992年第1期和《文艺研究》1991年第6期头条文章。以下彭先生观点的引文皆出自这两篇文章不再一一注明,并简称彭文),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读后使人感觉到,他的观点克服了“艺术意识形态论”和“艺术非意识形态论”的尖锐对峙的片面性,在强调艺术的意识形态性的同时,突出地强调了艺术的审美性,给人启发颇大。但是,有几个问题还有必要作进一步的讨论。笔者不揣冒昧撰成此文求教于先生,还望能纳砖赐玉。  相似文献   

17.
含蓄美是美学和文艺理论中一个重要问题。它不仅是一种风格,而且是一种普遍的艺术规律。探讨研究含蓄美,无论对文艺创作、文艺欣赏和文艺批评以及语文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理论和实例的结合上通俗易懂地来论述什么是含蓄美、它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它有什么基本特征以及它的创造意义等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艺学术本质上是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不同组合,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审美反映形式。文艺学理论主体是价值论。其语言学转向从总体上看是现代文艺理论从“认识论”向“语言论”的理论转型。至于文学与真理的关系,归根结底是“真”与“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审美”与“意识形态”两者既可兼容也可排斥,把审美与意识形态相融合,使意识形态的一般理论与文艺的特性相融而在文艺理论中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落脚点;把对文艺的理解从认识论推进到文艺价值论维度,从普遍性层面推进到特殊性层面为止,还不足以构成对文艺性质的完善的认识,必须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向“文艺本体论”、“人学本体论”研究推进。把对文艺形式和技巧方面研究的成果,整合到“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建构中来,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开放、搞活的今天,西方文艺思潮纷至沓来。在这一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前景怎样,成了广大文艺理论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有些文艺理论工作者宣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已经过时,今后我国的文艺理论要以西方文艺理论作为座标;也有些文艺理论工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尽善尽美,足够我们用几辈子,只要对它作出新的解释就行了。我既不同意前者的看法,也不同意后者的观点,而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它有着光辉灿烂的前景。为了阐明这一看法,我想在本文中简略论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现状和前景这样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