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我国的土地资源在不断的减少,为了更好的利用好当前的土地资源,我们必须要对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准确的确认,并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要合理的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测绘技术十分重要,特别是现有的测绘新技术为土地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提高了土地规划与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效益化、社会和谐化、生态环境三个维度,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2009-2018年广安市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借助障碍度模型诊断阻碍各县(市、区)综合指数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2009-2018年间,广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各县(市、区)的变化趋势和增长速度不尽相同;广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呈现出集中化与两极化并存的特征;通过障碍度模型发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的主要障碍指标因子差别较大.为提高各县(市、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指数,应该继续加强土地资源管控,巩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水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相似文献   

3.
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问题的分析工作,文中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现状和任务,介绍了土地管理面临的情况和任务、土地问题与社会和谐稳定和土地矛盾与土地管理制度,探讨了落实严格土地管理的各项措施,其中主要是要严格土地执法监管、要加强组织领导和要严格工作责任.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必然选择,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在土地资源学科上的运用。人类在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时必须要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实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土地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开展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运城市为研究对象,从耕地承载力、经济人口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3个方面选取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法明确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运城市1995、2000、2005、2010、2012、2014、2016年7个时段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经历了下降、回升两个阶段;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处于Ⅳ~Ⅴ级;2005年是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的转折点.最后分析了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持续发展理论,针对绵阳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途径和对策是:按照土地的适宜性和土地的开发潜力,调整用地结构,建立科学的土地利用分区模式;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增加投入,对土地资源潜力进行综合开发;建立复合高效稳定的立体农业生态系统;运用级差地租优化城市土地配置,建立生态型城市;加强资源环境观念教育,完善土地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7.
谈新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新疆土地面积广大,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存在水分布不平衡,利用程度低,开发难度大以及生态环境脆弱等不利因素。根据新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特点,实现新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首先必须要建立健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其次探索、发展适合新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体系,最后还要强化新疆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
土地供应紧张,发展空间不足,是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呢?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失为最有效的办法.科学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安排建设用地和产业用地,加强用地管理是实现用地的节约和集约化的根本;开展土地清查,盘活存量用地,加大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充分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所在;推行经营性土地"招拍挂"出让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规范土地流转机制,强化土地资源市场配置,是提高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程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生态足迹是以土地为度量单位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估方法.根据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了江西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表明,江西省的土地承载力已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而且生态赤字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针对江西省各类土地资源生态足迹状况,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第一、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第二、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树立积极的土地资源保护观,强化土地利用规划的宏观调控工作.第三、采用高新技术,高效利用现有资源存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的土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快发展的阶段,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土地。这就提出了一个在有限土地资源的情况下推进城市化的问题。针对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各类专项规划;完善建设用地指标标准,加强建设用地指标管理;建立和完善集约用地的利益约束机制;加快土地置换进度。正确处理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部区域的小城镇布局,已成为该区域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以南襄区域为例研究小城镇布局,在中部区域具有典型意义。南襄区域小城镇布局存在着中部区域小城镇布局的所有缺陷,克服这一缺陷,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带的不同特点,寻找不同特色的小城镇建设途径;必须突破行政区划局限,加强镇与镇之间的横向联系和通力合作,以发展的眼光规划小城镇产业布局;必须寻找集约使用和利用土地,把有限的土地存量盘活的规律;必须高标准规划、高水平管理,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整合相邻的城镇以集聚人气、财气,达到推进城市化进程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为了求得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其物质基础是土地。而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不仅是保护农业的基础,也是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是决定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实现的必要条件之一,挖掘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走旧城内涵发展道路,是解决我国“吃饭”与“建设”矛盾的积极选择。  相似文献   

13.
笔者探讨了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内涵。对西部地区人力资源能力从人力资源存量和能力水平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提出西部地区要实施经济追赶战略,必须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以人力资本积累为先导。只有当人力资本达到一定的规模,积聚到一定程度,对经济的作用才能发生质的飞跃,促进西部经济起飞。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四化同步”,即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协调有序发展。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一部分耕地由于建设用地而被大量征用。因此,必须处理好耕地与征地之间的关系,在保护全省耕地资源的前提下加快四化同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For Kant, we cannot understand how to approach moral education without confronting the radical evil of humanity. But if we start out, as Kant thinks we do, from a morally corrupt state, how can we make moral progress? In response, I explore in this paper Kant’s gradualist and revolutionary accounts of moral progress. These differing accounts of progress raise two key questions in the literature: are these accounts compatible and which type of progress comes first? Against other views in the literature, I argue that gradual progress through a change of mores must come first and can gradually lead toward, as its ideal endpoint, a revolution in our disposition (or a change of heart) and the overthrowing of our radical evil. Thi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moral pedagogy.  相似文献   

16.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地是人类居住、生活的场所,更是人类赖以生存与繁衍的基本资源和主要物质基础。土地区域性综合整治及城乡一体化规划,既要有益于城市、农村和谐发展,又要保障最基本的耕地“红线”。采用“AEZ法”计算研究区域的理论光温水土(土地)生产潜力,并同该区域复垦区的实际产量和区域标准粮总产量进行比较、分析,评估集体建设用地复垦后的生产潜力,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区划。通过“先补后占”实现区域耕地资源的动态平衡,不仅要重视复垦土地单位的数量,更要关注其质量的维持、提高;这是当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广告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中国中小广告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而长期以来媒介导向型的中国广告市场并没有产生根本的改变,这就决定了媒介资源竞争依然会是广告公司竞争的重要领域.实力弱小的中小广告公司也必须在媒介资源尤其是新媒体资源上有所作为,才能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突破自身的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部分农村人口暂时脱离了农村土地以进城务工、经商等方式赖以生存,但在农村仍保留有户口、原承包土地或房屋等等,情况较复杂。本文对在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工程建设征地实施过程中,这部分移民身份认定问题进行探讨,供其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搬迁实施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学实践,就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定位及1998年、2002年、2006年等三轮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1998年和2002年两轮教学计划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在2006年第三轮教学计划制定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了课程结构,同时就建立以“3S”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土地资源管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及特色进行了分析,建立并完善了课程体系,突出了专业特色,并提出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未来发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