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对话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对话需要一定的对话策略。如何采取对话策略  相似文献   

2.
"对话"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展开有效对话关键是平等。"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堂阅读教学只有"尊重"教科书编者、文本,才能展开平等对话,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叶澜教授也曾说过":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对话"已成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过程;二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  相似文献   

5.
一、阅读对话教学的理论探讨《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的规定包含两个命题,有两层含义:(1)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2)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主体间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里的"对话"含两层意思:一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对话过程;二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教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从言语交际学来看,是交际双方彼此间的言语互动,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  相似文献   

8.
文本是"对话"的核心,生本对话是多重对话的首要方面。"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与文本、编者的阅读对话在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文本为中介的教学对话在后;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延伸。"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倡导"对话"式阅读教学,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般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往往是形式上的谈话,而新课标倡导的"对话"应是用真情、用智慧启迪智慧的"对话"模式.一、构建平台,创设氛围  相似文献   

10.
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提出"教育即对话"的思想。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数学教材这一"教学文本"进行动态"对话"的过程,其要旨在于数学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沟通、合作的教学,是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学对话",《语文》实验稿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2011年版课标改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加入了"教科书编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对话指的是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深层交流,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解读文本、理解文本、反思文本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思想的碰撞与交流。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所积极倡导的平等对话的理念更是深入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当我们放弃了"独白式"的语文教学,追求鲜活的"对话式"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充盈着主体自  相似文献   

13.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尤其在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这就需要教师改变阅读教学的"独语"状态,实施"对话"教学."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是多元、个性化的教学,是交互、灵动的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那么,如何构建对话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学的平等对话,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对话"理念的引领下,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读点"便扮演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对阅读教学无疑具有了积极意义。但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对对话理念认识的偏差,致使对话教学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如下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两次提到"对话":"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历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所没有提到的。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中两度提到"对话"一词,其一是"教学建议"里的"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其二是在"关于阅读"里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一时间课堂教学也更是热闹非凡,似乎大家都开始"对话"了,但在热闹的背后更多的还是对"对话"的误读与误操作。  相似文献   

1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课堂上的"对话"是一种教学过程,更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它强调的是一种新的教学关系,即师生之间、师本之间、生本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统一,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从而促进师生的成长。可以说,有效的对话能演绎出精彩的课堂。一、解读课堂对话语文课堂是由一个个充满活力,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的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构成的。它是学生探求真知,体验  相似文献   

19.
<正>1.语文课堂上要进行有效的"对话"目前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感受性阅读",而"感受性阅读"的理论基础是语文课程改革提倡的阅读和教学新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如果从言语交际学来看,并非是孤立的说话或听话,而是交际双方彼此间的言语互动。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教学理念,是一种新型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人、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64):45-4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谓"对话",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对象之间思维碰撞、心灵交流和情感交融的动态过程,而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则更多关注通过"对话"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封闭性学习到合作性学习,从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的转变,从而使阅读教学充满个体价值。一、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对话"成为可能。"对话"就意味着平等交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