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预海地区的解放和回民独立师的成立1936年5月,在红军东征结束不久,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便决定开展西征战役。5月14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延川县大相国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总结东征,部署西征。毛主席在会上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指出,打击国民党在西北的势力,以此来促成我陕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与东北军、西北军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中央军委调集红军主力组成西征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5月19日、20日兵分两路从延川地区挺进。红一军团为左路,左权代理军长,聂荣臻任政委;红十军团为右路,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政委。西路野战…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途中,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在俄界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决定红一、三军团改组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由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继续北上。9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班罗镇召开会议,正式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放在陕北,以陕北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10月19日,毛泽东等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抵达陕北吴起镇。至此,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的长征宣告结束。不久,中央红军便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现将馆藏这件珍贵史料予以公布,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五十周年。  相似文献   

3.
春雨 《档案时空》2013,(7):36-39
徐海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将军之一,外号叫"窑将军"、"徐老虎"、"老病号"。美国作家斯诺在《西行漫记》中,称徐海东是"红色的窑工",是"大名鼎鼎"的"神秘"的人物。在湖北省大悟县、在大别山、伏牛山、秦岭脚下、陕甘高原等地都流传着一个  相似文献   

4.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l898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的塾师家庭.1927年12月,他参加广州起义,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黄公略同彭德怀等人一起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平江起义,之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叫团党代表、红五军第二纵队纵队长、红五军副军长和红六军军长等重要职务,后又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的第三军军长.黄公略精通韬略,文武双全,带兵作战时深谋远虑,善出奇兵,屡建战功.他当时与彭德怀、林彪、伍中豪等红军优秀将领齐名,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尤其是在湘鄂赣苏区、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几乎众人皆知.  相似文献   

5.
边哲 《湖北档案》2006,(10):30-31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后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代书记,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相似文献   

6.
萨苏 《湖北档案》2016,(10):20-22
1 1935年9月15日,刘志丹和习仲勋率领的陕北红军迎来了第一队前来会师的战友们,一名脸上有个大酒窝的将军率领部队抵达延川县的永坪镇,揭开了红军陕北会师的序幕.此时,中央红军还在向吴起镇前进途中. 这个带着“大酒窝”的红军将领便是徐海东,他率领的这支部队名叫红二十五军.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 范长江第一次写红军长征是1935年下半年。当时,红军部分主力正跨越千山万水,战胜重重困难北上,徐海东率领的红二十五军和毛泽东率领的中央红军,先后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二十六军会师。国民党蒋介石方面,调集重兵,包括中央军、地方军和“民团”,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天上还有飞机侦察和轰炸,实行“前后左右上”五位一体的攻击战术,  相似文献   

8.
《西行漫记》又被译作《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于1937年完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作品。这本书记录了斯诺于1936年从北平出发,穿过国民党设置的层层关卡和军事封锁,经西安到达陕甘宁边区的故事。斯诺在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今志丹县)和红军前线所在地甘肃、宁夏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采访,真实地呈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基本政策,工农红军的英勇事迹,共产党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人鲜明的性格特点,生动地记录了苏区人民的经济生产及社会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9.
徐占权  徐婧 《新闻世界》2006,(10):58-58
周素园,清末秀才,贵州省名的进步人士。在红二、六军团占领黔西、大定、毕节后,他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并不顾年高体弱,坚决要求参加红军,并跟随红军长征到达陕甘宁根据地,至今被传为佳话。[编按]  相似文献   

10.
东征胜利结束后,为了扩大和巩固西北根据地,扩大红军,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逼蒋抗日",并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以红一方面军主力组成"西方野战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鹤亭为参谋长,刘晓为政治部主任,向陕甘宁三省交界地区进攻.……  相似文献   

11.
石仲泉 《湖北档案》2016,(10):47-48
长征已过去80年了,但长征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其中仍有一些需要厘清的基本概念和需要澄清的模糊认识. ●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 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  相似文献   

12.
1936年6月至10月,美国记者斯诺的陕北旅行及其一系列报道,在世界引起轰动。中国共产党在巴黎创办的《救国时报》迅捷作出反应。在一年多时间内,展示斯诺陕北旅行的各种成果成了《救国时报》宣传报道的一大亮点。这些报道宣传了红军及毛、周等红军领导人,也宣传了中共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陕甘宁宁边区这个红色并报世界,同时填补了国内中共中央级报纸在一个重要时段关于斯诺报道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曾敬凡,1928年12月加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茶陵县游击队司号长、井冈山红军司号连司号、红军学校第6分校排长、青年连连长、4连政治指导员、红二军团6师18团副政治委员兼总支书记、红二军团独立3团政治委员、红=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  相似文献   

14.
知识与趣味     
我军第一张军报1930年7月27日,以彭德怀为总指挥的红三军团一举攻占湖南省会长沙后,接管了原长沙伪《国民日报》馆,创办了《红军日报》。经过一昼夜的艰苦奋战,于7月29日,我军第一张铅印四开版军报问世。它早于《红军报》半年之久,更早于《红星报》1年多! 在红三军团占领长沙的9天时间里,《红军日报》先后出刊6期,每期为6版,共计16万多字。《红军日报》广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15.
正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陕北胜利会师已过去80年了180年前,由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的中央红军,和由贺龙、任弼时、肖克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在长征途中先后进入边远的云南高原,路过我的故乡滇西楚雄地区。贺龙领导的红军曾攻克楚雄县城,在城里停留两天。当时我刚十岁,正在县城第一小学四年级读书,耳闻目睹红军路过前后的一些情景,一直深深地印  相似文献   

16.
1936年7月1日,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的力量空前强大了,无论是对付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是克服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都信心倍增.然而会合后,不和谐的因素尚在.张国焘仍坚持其与中央分裂的立场,并且想把二、六军团拉到他那边去.因此,两军会师后二、六军团领导入与张国焘进行了分裂与反分裂的较量.一、张国焘坚持分裂立场,反对党中央北上方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是唯一正确的行动方向,这是环境、敌情和革命斗争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已为一、四方面军的斗争实践所证明,同时也是广大指战员的共同心愿,是党中央的期望.  相似文献   

17.
徐东妮 《大观周刊》2013,(12):22-22
埃德加·斯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人民报道了中国红军,如实描述了中国红色革命。笔者有幸参加了斯诺一百封家信的翻译工作,在此笔者选取了斯诺家信中具有代表性的长句翻译为例,探讨了英汉语言的不同特点以及长句翻译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经过长途跋涉,艰苦转战,先后进入甘孜藏区。1936年,红二、六军团为北上抗日,也从云南进入甘孜藏区,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从1935年5月至1936年7月的15个月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在甘孜藏区的泸定、康定、丹巴、道孚、乾宁(已撤消)、炉霍、甘孜、瞻化(今新龙)、雅江、理化(今理塘)、稻城、定乡(今乡城)、得荣、巴安(今巴塘)、白玉、色达等16个县经过和停驻。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的活动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在整个红军长征途中都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9.
<正>1934年10月,刘少奇随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旬,到达陕西吴起镇。长征途中刘少奇曾担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在加强部队的政治工作,提高红军战士的阶级觉悟和坚定其理想信念,保证胜利完成长征的历史任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1)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的遵义会议期间,毛泽东把刘少奇介绍给彭德怀说:"这是刘少奇,很早加入党,中央委员。"(2)彭德怀热情地同他握手。没想到会后不久,刘少奇回到五军团传  相似文献   

20.
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经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介绍,冒险来到中国陕北保安,采访毛泽东和中国红军。7月16日,受到毛泽东首次接见,此后连续作彻夜长谈。毛泽东指点江山,纵论中国革命的时局和发展;斯诺口问手写,振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