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聂欣晗 《新闻爱好者》2011,(18):131-132
性灵诗说是清代四大诗说之一。现在学界大都从袁枚的诗学观来认识性灵说的内涵、价值与意义。事实上,清代女性对性灵说也作出了一定贡献,既有相通之处,也存在性别差异,应成为性灵诗说的一部分。所以,要客观全面识评性灵说,应从双性视野出发。两性性灵诗说的同声相应。袁枚"性灵"论一出,"从游者若鹜若蚁"①,形成"袁枚现象"②,继王士禛后独领文坛风骚。  相似文献   

2.
性灵诗说是清代四大诗说之一。现在学界大都从袁枚的诗学观来认识性灵说的内涵、价值与意义。事实上,清代女性对性灵说也作出了一定贡献,既有相通之处,也存在性别差异,应成为性灵诗说的一部分。所以,要客观全面识评性灵说,应从双性视野出发。  相似文献   

3.
清代康熙后期和乾隆年间,诗歌领域兴起了以强调自然真情、追求个性解放、宣扬主体意识为主要精神的性灵诗说。在朝鲜,"性灵"这一用语散见于诸多资料当中。但作为诗歌创作的核心概念,"性灵"正式出现在批评史上大概在17世纪以后,当时金昌协、汉诗四  相似文献   

4.
刘庆 《新闻爱好者》2023,(2):119-120
<正>中国古代文学的性灵思想源于先秦的性灵观念。汉魏六朝和唐宋元时期,性灵思想不断发展,至明代,此思想更加丰富和繁盛,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文学思想之一。研究性灵文学思想对了解我国古代文学风貌及其生态,了解性灵文学的历史真相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袁宏道与晚明性灵文学思潮研究》(戴红贤著,2012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详细分析了袁宏道的性灵文学思想和其文学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5.
清代中叶性灵派诗人吴文溥所著《南野堂笔记》,是性灵派的一部重要诗话,而迄今的研究尚未涉及。书中推崇袁枚,反对模拟古人,力主推陈出新,表现出鲜明的性灵派立场,其批评中标榜风流的习气和对女性诗歌的关注也体现了性灵派的特点。但通观其诗论,也绝非一味祖述袁枚,而是常有独到的发挥。最值得注意的是,他开始将性灵诗学的自我表现主张推向绝对化的方向,是嘉、道间绝对自我表现观念的先声。  相似文献   

6.
词萌于唐而盛于宋。静安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将词的特点概括为:“词之为体,要眇宜修。”意在指出词这种诗歌体裁,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皆具修饰精巧之美。与诗相比,词可谓更富性灵,以情胜,以韵胜,最是怡人心目。  相似文献   

7.
做学问须有性灵,有性灵则自成高格。杨义先生所著《中国古典文学图志》一书(《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元代卷》,三联书店2006年版,以下简称《图志》),因其独具的性灵,使它成为一部饶有特色的文学史。《图志》以宋、辽、西夏、金、回鹘、吐蕃、大理国和元朝为时  相似文献   

8.
农民画家顾纯学,江苏常熟人,1933年10月出身于一个耕读世家,世代以“种田免饥,习武防身,读书明理”为家训。他力耕之外,偏爱诗、词、书、画,长达50余年未缀。诗好“性灵”之说,画求生活之灵,曾得到王化民、沈重烟、张继馨、陆尹一、黄异庵等诗人画家指导。书画作品常为报刊、杂志发表,并为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收藏,为档案馆立档保存。他著有《艺道杂陈》、《顾纯学作品集》。现为苏州市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农民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沧浪诗社社员、香港国际书画协会理事、常熟市诗词协会名誉会长等。  相似文献   

9.
乾隆朝性灵派代表人物袁枚和赵翼的诗歌及诗话在日本江户后期得到广泛传播,而这种传播和日本汉诗发展趋势之间有密切关系.日本诗人借助二人的诗歌和诗歌理论,促进汉诗摆脱明七子模拟盛唐的影响,转为自由抒写性灵.这说明中国本土诗歌对日本汉诗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日本诗人也力图改变其汉诗作为中国诗歌海外附庸的形象,希望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一、从《为藤真川举净丰启》说起日本一代高僧空海聪慧博学,精于辞赋,擅长书法,一生写下许多诗文,由其弟子真济萃其精华,汇编为《遍照发挥性灵集》,成为传世佳作。在《性灵集》第四卷里,有一篇《为藤真川举净丰启》.描述了唐朝到日本的移民家族的活动事迹及其际遇,蕴含着空海对唐人的深厚感情,实是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到日本的移民史的重要文献这篇启文为骈俪体。我们知道,骈文兴行干南朝,至初唐四杰时盛极于世,上至制诰,下至表、启、檄、露布、序记、颂  相似文献   

11.
味在其中     
中国的文字可以说是一种奇异的文化存在,这在西人译中诗一事上可见端倪.近见一汉学家译杜甫诗《秋夜书怀》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为:The moon leaps in the great Rivers flow意思就成了月亮在大江流中跳跃,这是怎样的不堪!于中国文字缺乏微妙的感受,即使字意表面相应,结果也不外平淡无奇,甚至笑话百出.是中西文字的距离太遥远么?或许是;恐怕更深层的缘由是译者对中国文字、对诗人精致的性灵和感觉缺少渊然融汇的解悟.  相似文献   

12.
王凤苓 《兰台世界》2016,(10):104-106
梅尧臣作为北宋诗坛泰斗,其民俗诗的创作不仅对宋诗题材扩大、诗风形成乃至后世诗人影响深远,而且也全方位展现了北宋的民俗文化。梅尧臣民俗诗创作的原因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乡间生活经历及家世背景奠定了其民俗诗创作的心理认同基础;二是宗唐意识为其民俗诗创作提供了诗学理念支撑;三是广阔的游历生涯为其民俗诗创作提供了契机与素材。  相似文献   

13.
肖林桓 《大观周刊》2011,(21):119-120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自谓“以禅喻诗,莫此亲切”,以此在唐宋以来“以禅喻诗”的诗歌理论上进行了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并形成了自己的诗学观念。后人对其“以禅喻诗”之旨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前人对诗、禅、人、乃至时代的因缘关系的忽视,今作解读,以期正确把握严羽诗禅说之正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是世界上一个特别的美术表现形式,从古代一直发展到今天,虽有变化,却万变不离其宗,"线"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性灵的写照。在中国画的发展中,线的应用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表现在各个方面,创造了无数栩栩如生的境界。笔者主要从中国画中"线"的发展、语言艺术方面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15.
寒山诗为唐代诗僧寒山子所作,其诗文具有独特的风格,语言上以当时通俗的白话写成,内容上佛教思想颇为浓厚,在唐代诗坛占一席之地。一般而言,现传的寒山诗,不仅有寒山诗,也包括丰干诗、拾得诗的内容。《寒山诗》许多版本流传至今,形成了国家图书馆藏宋刊本、国清寺本、朝鲜本的三大系统。本文拟讨论其中的朝  相似文献   

16.
湖北辞书出版社经精心策划,奉献给读者一套十分精美的小品精华系列图书。几个“精”字,道出了这套书的全貌:其选材之独到,编选之新颖,装帧之雅致,印制之优良,确系书中之精品、上品。 全套12种书,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系列,琳琅满目,光彩照人;分开来独立成篇,一本本犹如小家璧玉,令人喜不释手。若以类分,则既有集散金碎玉的现代中外散文之佳构的《现代闲情小品》、《外国人生小品》,又有古文今译的我国历代名家名作。其中,有寄语空灵、抒发性情的《明清性灵小品》、《历代禅语小品》,有含英咀华、警策后人的《明清清言小品》、《历代妙语小品》,有直抒胸臆、传情记史的《历代尺牍小品》、《历代笔记小品》,有描绘河山、品诗咏句的《历代山水小品》、《历  相似文献   

17.
幸玉珊 《大观周刊》2011,(43):14-14
本文以清代诗人杜诏、杜庭珠的唐诗选本《中晚唐诗叩弹集》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晚唐诗叩弹集》的选诗特色,揭示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柳亚子《论诗六绝句》中,论及晚清倡变法维新之先进、创“新派诗”的著名诗人黄遵宪时,用“时流竞说黄公度”一语,盛赞其诗。何为“新派诗”?因晚清弥漫诗坛皆仿古之气,无关社会现实。有感于此,黄遵宪“以为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今之世异于古,今之人亦何必与古人同”,遂摒旧时文人叹老嗟卑之小我,国事、天下事,事事入诗,并自命“新派诗”。  相似文献   

19.
中华书局出版的《张载集》载录张载诗16首,其真实性毋庸置疑。李裕民《张载诗文的新发现》一文称新发现张载诗61首。这61首诗真伪掺杂,其中误入了杨时、吕本中、朱熹、陆游等人的诗作。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其送别诗更是唐代诗歌中的重头戏,唐代送别诗不仅艺术手法巧妙.写法高明,而且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也远远超出了以前各代的送别诗。本文试图对唐代送别诗的思想意义略作评析,由此展现唐代诗人在送别诗中所蕴含的人生观、社会观及人格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