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感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点.也是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的美感.实施美感教育,让美无处不在。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情境,形成美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美的语言,并且洋溢激情,让学生充分感悟美的情感,使美感目标能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笔者认为激发美感的关键是情感,所谓“情动美感生”.“情”经常是设计教学的主线。语文教学中情感的运用.可以从如下途径进行。 一、创设情境。入境生情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给学生带来直观的感受,使学生了解到语文的美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本文从语文教学美感熏陶的重要性出发,对多媒体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美感熏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教学重点】 1.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 2.感受线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 【教学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声乐是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完美结合的艺术.创造性思维和美感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着非同寻常的决定性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使其自觉地接受美感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对演唱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国内声乐教学较为普遍的“重技轻艺”的教学现状.提出提高学生能力的几点方法.  相似文献   

6.
诗是文学的宠儿.诗的语言一字千金.思想蕴藉深远。给人深刻启发。给人无限美感。中国是诗的国度.随手一拈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引诗人课堂.一定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7.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在学生的学习之路上,会显得非常的枯燥无味,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发掘其中的魅力,无法自主地探寻数学的奥秘.为了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教师要美化数学教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和美感.以数学美感为基础进行课堂引导与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欣赏、探究的兴趣,增强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教师有必要将美学课堂引入数学课程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美学价值、应用价值,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数学文化传播,增强素质教育内涵,实现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文章将结合具体实例阐述数学文化美感课堂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8.
汲安庆 《师道》2014,(1):51-53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教授问及我的“语文梦”.我当时的脑子里扑棱棱蹦出来的几个词就是:“美感”“欢乐”和“生机”。我一直很珍视这种“初感”。觉得这才是心灵最新鲜、最本真的感受。没错.让语文教学成为充满美感的事业、洋溢欢乐的事业、满蕴生机的事业.的确代表了我的语文梦!  相似文献   

9.
古人说:“言为心声”.其实任何的语言文字都能传达特定的情感.无论是记叙议论类的散文小说等,还是说明类的科学小品。只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记叙议论类文章情感美感一读就会感悟到。作者的观点明确、立场鲜明,学生有时自己就能感悟.或者稍加引导他们就会把握.但是说明文一般只是让人感觉在介绍知识.情感美感很难体现。  相似文献   

10.
语文美感教学要以情感人。以美陶冶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感就显得十分重要。何谓美感?在通常情况下,美感指的是人们的审美感受。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大自然的景物异常丰富、多姿多彩,因此,自然景物的美就成了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关于景物的描写,都十分“美”。懂得如何挖掘景物的美感,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水平,还能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获得美的享受。那么,如何挖掘语文课文中的美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努力实践着这一点——把美融入数学教学,使教学过程充满美感.使学生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林晓鸣 《文教资料》2010,(8):189-191
现今,大学生对教师的审美心理产生了变化,他们已不再像从前那样盲目崇拜老师.过去的无条件接受教育变成了有条件、有要求,他们希望学习的过程具有一种美感。教学美感身藏何处?它不单存在于灵动的教学情境间;还在教师对角色的恰当设计上;在真情的不断传递中:在睿智的教学表述里。注意到教学美感问题将使提升教学品质变得更易实现。学生心目中的教学美感并非一成不变,要使之长久驻留于教与学之间,需要教师练好“三功”。  相似文献   

13.
彩泥也疯狂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2.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王菊芳 《考试周刊》2012,(41):21-23
古诗词是文言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我国的古诗词,语言凝练,富有表现力,且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具有独特的美感,学习古诗词,能提高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但由于古诗词语言的含蓄凝练和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等诸方面的因素,学生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困难。就当前语文教学而言.古诗词教学似乎还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难题。老师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类是解说过多过细,以致把诗歌肢解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诗歌的美感;另一类是什么都不说.仅是读读背背,划出名句以应付考试。作者对此总结出了一些破解之术.  相似文献   

15.
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美育属于情感教育的范畴.美育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积极情感.主要是一种愉悦身心、和谐自然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健美操已成为当代高校代表教学重要项目之一。在健美操教学中.一般比较重视学生掌握动作的准确性。而容易忽视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对于动作的优美性,提高动作的表现力,却常常停留在“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概念上。因此.有必要对影响动作美感的姿态、速度、力度(姿、速、力)三个主要要素进行初步的探讨.打破对动作形式认识上的误区。增强健美操的优美性及表现力.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整体感知是一种形象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是不同感官在心理上的相互沟通而产生的联想.在教学中可借此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美感.使学生分清什么是自然美、艺术美、朴实美、现实美。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实施这一目的.要善于调动一切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8.
郭黎静 《考试周刊》2013,(86):30-30
语文的生命是诗意的.学生的天性是诗意的,教师的劳动是诗意的。诗意的语文课堂呼唤着诗意的教师,衍化着“神”“形”的合一。充盈着对话的意蕴.展现着生成的动态,洋溢着生活的气息,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语文教学,展现诗意和美感,带领学生在中国文学的美中畅想。文章围绕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黄卫萍 《成才之路》2010,(33):71-72
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的产生有一个很重要的成分,那就是情感成分,就儿童而言,富有童趣的、美感的、智慧的教学情境能充分激起儿童的参与热情。情境教学强调诱发主动性,强化感受性,着眼发展性.渗透教育性,贯穿实践性。以渗透着教育者的目的、充满美感和智慧的情境,在心理场中利用暗示、移情的作用,通过角色的转换。强化儿童的主体意识。促使儿童主动地投入学习,主动地活动,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并会写生字,初步感悟课文内容,把感悟到的情感朗读出来,背诵课文;2.过程与方法:在读文时以理解和感悟为基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朗读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