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它涉及了社会经济结构、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自身因素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些应对措施,政府要调整经济结构;就业市场要规范市场行为;高校要完善就业指导;毕业生要降低就业期望,各个方面要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日渐凸显。家长作为孩子人生的重要关系人,其所持的子女就业观是影响孩子大学本科毕业去向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本课题组以当前大学毕业生“慢就业”的社会现象为研究背景,选取大学毕业生家长作为调研对象,透过家长对大学生子女的毕业去向的期待和去向选择影响的调研,分析当下大学毕业生家长所持的就业观念与大学生“慢就业”选择现象蔓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上海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深入分析本市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有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于2004年10月联合组成"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焦虑已成为当下心理学研究热点。文章利用半结构化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因素,并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焦虑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高校大学生就业 焦虑影响因素包括自身因素和非自身因素。自身因素中,知识储备、能力欠缺和学校辅导对大学生焦虑程度起正向影响,学校名气对焦虑程度起负向影响;非自身因素中,同龄竞争和就业形势对上 海市大学生就业焦虑程度均起正向影响;相较于自身因素,非自身因素对毕业生就业焦虑影响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女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于2004年10月联合组成“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通过问卷、座谈等方法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趋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报告主要是针对高校在校生中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所作的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于2004年10月联合组成“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通过问卷、座谈等方法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趋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报告主要是针对高校在校生中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所作的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为此分析大学毕业生择业的主要因素,探讨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省某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为例,分析了影响广东大学毕业生择业行为的三种主要因素,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调整学校有关的课程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的建设和加快培养高素质就业指导队伍、细化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创业指导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出发,通过对地方性综合高校2008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特征.研究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全的假设下,大学毕业生薪酬预期即保留工资设定过高,大学生工作搜寻行为受到其自身能力因素、性别、专业属性以及学校的就业辅导、经济环境因素、政府宏观就业政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自身能力、加强就业辅导、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9.
上海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分析本市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和有效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于2004年10月联合组成“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取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次调查以抽样法向本市16所高校在校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200多家用人单位近年历届高校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14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98份,回收率为78%);向本市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发放调查问卷40余份(回收率为100%)。通过调查问卷统计(SPSS11.5统计软件),并辅之以相关对象的座谈、访谈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形成本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0.
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把报考研究生当作规避就业压力的理想选择,新一轮"考研热"如期而至。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与考研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毕业行为选择受到个人能力类、家庭类、社会类及价值判断类因素的显著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本文从毕业生个人、家庭、高校、社会各层面提出了参考建议,并提出了"提升能力、多方引导"下的毕业生行为选择优化的理论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包括计算机行业在内的就业情况均不乐观。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前途发展,也是我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环节[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在工作中应重视分析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剖析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根据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变成为“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把广大基层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还受到就业观念、就业条件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政府、基层以及毕业生四个方面都要积极转变,推动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用人单位、高校、高校毕业生部分和政府部门多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对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剖析,以期能够对将来开发跟踪反馈高校毕业生就业全过程,其中包含了就业影响因素分析的软件系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多,也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新的压力。本文选取了某省10所高校的10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教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受到来自经济的、政府的以及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围绕这些因素,从构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多元主体并加强其功能塑造、培育人才市场、营造就业氛围、用人单位转变人才观念和走出招聘误区等环节着手,积极寻找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与对策,着力构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最难毕业季”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备受重视。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对于就业感到无能为力,这也给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带来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影响。文章旨在分析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情况,并提出对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大高校愈加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就业率仅仅是从数量上来反映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还应该将就业质量也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研究,因此,对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逐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浙江省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从单一地追求就业率逐渐转向提高就业质量。而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大学毕业生中的一支大军,在求职上存在一定的异质化和功利化现象,在此形式下,研究分析其求职行为规律及影响因素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分析影响高职毕业生求职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旨在为高职院校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状况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使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状况.目前,对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正在提高,并且有许多研究的方法与视角.文章试图通过定量分析中的层次分析法来揭示影响大学生就业各相关因素重要性的次序,为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就业评价中的运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非智力因素影响大学生成功就业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章从研究非智力因素和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角度,提出支撑毕业生求职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的核心就业竞争力模型,为锻炼高校大学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引导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准备,同时为丰富高校就业教育内容和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