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锻炼和其它多种形式,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目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质下降仍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学校体育工作必须建立包括体质健康状况调查在内的健康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手段,以达到增强大多数学生体质的目的。为此我们对我院学生身体发育状况、体质水平和学生锻炼与不锻炼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要求下,不断提升小学教育品质已经成为主流趋势,受到高度关注。在新的历史时期,小学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的体质健康也非常关键,只有拥有强健体魄,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学习。因此加强体育教育是目前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正确理念,保证健康、合理的体育锻炼时间。但是现实中,小学学生的耐力较差,速度等素质发展停滞,并且学生肥胖比例逐年增长,再加上锻炼时间欠缺以及意识淡薄等,体育锻炼效果不容乐观。基于此,体育家庭作业理念被提出,可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锻炼时间,属于一项科学有效的举措,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普通高校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次数、时间和强度、选择项目和锻炼场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质弱势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够,大部分学生忽视体育锻炼,锻炼的强度较小,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研究指出应顺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采用多种锻炼形式,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陈淳  罗海燕 《体育学刊》2016,(4):102-105
考察广州大学城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结果显示: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和动机是比较积极的,但没有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研究生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亟需通过参与体育锻炼来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缺少锻炼同伴和体育兴趣、学校对研究生体育工作重视不够是影响研究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促进研究生体育习惯的养成是根本对策;针对现状可以通过开设研究生体育俱乐部和研究生体育选修课程;定期举办研究生运动会以及创设适合研究生体育锻炼的环境等措施来推动研究生体育锻炼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为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给学生留体育家庭作业的办法已被许多体育教师所采纳。的确,学生在校的运动时间是有限的,而且有的学校还受场地器材的制约,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利用给学生留体育家庭作业的办法能很好地弥补这种缺陷,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及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在学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既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自2002年秋季开始在部分学校试行以来,到2003年秋季已在各…  相似文献   

7.
王宾 《精武》2011,(A1):11-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分析廊坊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揭示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高校相关部门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锻炼意识差;体育课外辅导和监督力度缺乏是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监督,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管理,深化体育改革的内容,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林森 《体育师友》2010,33(2):62-63
体育中考不仅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进程,也提高了学校体育的地位以及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校、社会和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关心和重视,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增强学生体质。同时体育加试分值的增加对引导学生多花时间参加体育锻炼,改变社会、学生家长、学生对体育态度是非常好的途径,是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很有效的方法。当然还需要有更加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才能在体育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9.
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对中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状况了解的一个重要途经。它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其目的在于推动学校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江苏科技大学2002至2004年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的动态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科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存在身高体重指数呈现向较低体重偏态分布、男生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耐力素质严重滑坡等问题。建议加强健康教育,增加体育设施的投入,提高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强化课内外体育锻炼"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和建立,优化体育课堂实践教材和内容选择,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加强学生对与体质健康相关性较高项目耐力素质的锻炼,有效的促进整体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现在学生的身体特点对岳阳市4所中学初二学生特编制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并实施。结果表明: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帮助;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能更好的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建议: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及时了解学生健康情况;挖掘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资源,加强对大课间体育活动锻炼的宣传和了解;组织有权威性、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内比赛甚至校际比赛,用这种荣誉感去促进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向全国中小学"阳光大课间操"进行推广,同时需要各学校的管理部门能加以重视,积极的投入与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持续几年实行不同体育锻炼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入学6个班的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以不同的锻炼内容、方式实施的阳光体育运动,并采取了不同的管理以保证锻炼得以顺利运行.结果:连续4年在每年级的第一学期期末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并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实验班”的各项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均比2008的指标有了显著性提高(p<0.05),也有多项指标比同期的“对照班”显著性提高(p<0.05);而“对照班”有的指标有所提高,有的指标则提高不明显.结论:在体质健康水平方面,“实验班”比“对照班”具有更全面深刻的影响和显著性的提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重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阳光体育运动,将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3.
对基于智能手机建立大学生个人体育档案系统进行了探索研究,详细论证了以智能手机为终端,为大学生建立基础信息、课堂教学、课外锻炼、综合评价等模块化的个人体育档案,能够为大学生设计差异化的体育学习锻炼方案,在课堂内外跟踪记录大学生锻炼情况并提供健身指导,能够让大学生实时查阅自己的健康信息,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长期自觉坚持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锻炼态度及身体自尊的影响。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及《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80人、非参与者80人进行测试研究。结果:(1)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锻炼态度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行为态度、主观标准影响非常显著(P<0.01),在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方面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情感体现、行为控制感方面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非参与者锻炼态度无明显变化。(2)8周阳光体育运动对参与者PSPP总分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影响显著(P<0.05),身体状况、身体吸引力影响非常显著(P<0.01);非参与者无明显变化。结论: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各方面均有上升趋势;有效改善大学生锻炼态度,增强其参与意识、影响其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最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体育锻炼已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体育锻炼不需要昂贵的花费,不需要占用很多的时间,但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大学的体育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们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发展,同时增强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在大学体育的理论教学中,最常应用的就是激励式教学与唤醒式教学,为了这一目的,笔者对大学的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激励教学和唤醒教学进行分析,并解析其是如何应用到体育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举国关注。依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与实施办法》、《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李克特量表,对800名大学生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并对测查结果加以客观的数理统计与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少大学生肥胖、超重或体重较低,尤其男生超重、肥胖或营养不良的比例偏高;女生的运动态度较男生消极;大学生对体育课需求倾向得分最高的选项是"愉悦身心",反映其健身目标较为单一、片面、缺乏长远追求;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大学生课外参与体育俱乐部和自主锻炼,在每周参与次数、每次参与时间和锻炼强度上的差异均具显著性。上述种种,揭示了大学生体质持续下降的成因。因此,大学生转变锻炼方式,培养健全体育意识和良好健身习惯,势在必行。建议:参照大学生锻炼方式转变结构图实施高校体育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最终回归"健康第一"。  相似文献   

17.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三大认识误区及其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生体质健康教育存在着"学校独角戏论"、"专门体育论"和"即时效果论"三大认识误区,从根本上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与发展。"独角戏化"使学校体育的优势式微;专门化的体育,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品质形成和发展并不一定是"福音";经济主义导向的体育实效追求并不恰当。面对经济社会的变迁,应树立新的体育观,以"合力体育论"、"生活体育论"和"终身体育论"超越学生体质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推动学生体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贫困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相关的干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锻炼态度量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广西省3所新建院校200名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贫困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分高于非贫困生,差异具有显著性;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锻炼态度各分量表基本不存在差异;贫困生的锻炼水平低于非贫困生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体育锻炼水平与贫困生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分显著相关。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高校应重视通过体育教育途径帮助贫困生树立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要求“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文件精神,为丰富课间操,传承民族文化,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创编了《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并于2010年9月1号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在开展与推广学校武术操之际,我们有必要深入、全面认识、理解武术操的有关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来深入剖析学校武术操的新认识、新使命、开展学校武术操的思想与应注意的环节等若干问题,进而增强我们开展与推广武术操的责任感,明确开展武术操的使命,开展学校操持有的理念以及应注意的事项,加深我们对武术操的认识,为学校武术操顺利的进入学校提供理论性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的七号文件,为中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七号文件下达后,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改革气象。尽管改革成绩较为显著,但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中存在的问题仍然较多,有必要进行及时的梳理。本文就体育课程、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大学生体育社团、体育场馆管理、学生体育健康测试等5个我国高校体育工作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因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