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价值与供求有无关系?有什么关系?在价格与供求是关系中,是价格决定供求还是供求决定价格? 供过于求,价格会下跌,求过于供,供给会提高,从这个不能否定的事实看来,似乎是“供求决定价格”。价格提高会刺激生产和缩小需求;价值降低,会刺激消费和减少供给,从这个事实看来,似乎是“价格决定供求”。我们要从马克思所说的“价格由  相似文献   

2.
价格是现代市场经常活动的中心点,是千家万户关注的社会焦点,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价格的变化,与价值、币值、成本、供求、消费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它们与价格的关系,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只有从绝对与相对的辩证关系中,才能从哲学高度把握价格运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宋代的科配和时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说:“亚洲城市的兴旺,或者说得更好些,亚洲城市的存在,完全与政府的消费有连带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城市是政治统治的中心,政府是城市中最大的消费者,因此,政府的设置及其消费往往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宋代实行按一定的价格向城市工商业者科配物品的制度,密切了政府消费与市场交换的关系,对城市市场的扩大和工商业的繁荣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科配的价格叫“时旬价值”,简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与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皖西南地区在校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水平较低,但需求较大,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学生的体育用品消费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城镇学生明显高与农村学生;消费价格主要集中在中低档以下;体育消费动机主要集中在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体育成就三方面;体育消费心理趋于理性化。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水平的因素有经济能力、体育用品的价格和质量、消费心理、文化程度以及学生健康状况等。  相似文献   

5.
高职学生的消费自控能力不强,消费结构日益多元化,消费诱惑导致的非理性消费趋势加强。调查表明,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消费的因素众多,价格、质量等传统因素仍然主导着学生的消费,新兴商业模式正成为学生过度消费的重要推手,消费观念与消费心理也不可忽视。应该加强社会环境营造和校园环境建设,重视学生家庭和个人自身建设,促进学生理性消费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价格与金融危机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银行体系之间的关系出发,可以看出房地产价格上涨及其与银行信贷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房地产价格与银行信贷的增长是相互促进的,房地产价格波动可以通过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及经济主体的消费投资行为将其效应传递至金融系统.  相似文献   

7.
第一章 价格和市场1 重点掌握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及其与价格的关系 (2)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为什么价格在量上经常偏离价值? (3)供求规律的含义及供求规律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①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都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的实现要借助于供求规律的作用。 ②价值规律对价格的作用表现在价值决定价格,而供求规律对价格的作用表现在影响价格偏离价值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物价上涨并存的现象。正确认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对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价格体制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当然,影响物价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属于价值变动的生产性因素,也有属于劳动报酬的增长、积累的增长、非生产领域消费的增长等分配性因素。本文限于从劳动生产率与价值变动以及价格运动的关系,谈一些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9.
二手住宅挂牌价格体现了住宅作为投资品的基本特性,卖方在二手住宅区位和建筑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其他资产的价格水平确定索取的挂牌价格。运用上海市12个区的二手住宅挂牌价格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二手住宅挂牌价格与股价指数和黄金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与消费物价指数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利率之间呈弱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电子书在图书市场中越来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当前电子书定价市场显得较为混乱无序。通过运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发现电子书总体具有较高的需求价格弹性,且不同类型的电子书需求价格弹性存在差异,其中的原因包括了电子书替代物、电子书用途、占消费比重、消费与阅读习惯等。根据需求价格弹性与电子书价格决策关系,当前经营者可以采取低价市场渗透、差异定价、灵活动态调整等定价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第一章 价格和市场 1 重点掌握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重含义及其与价格的关系 (2)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为什么价格在量上经常偏离价值? (3)供求规律的含义及供求规律与价值规律的关系: ①供求规律和价值规律都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价值规律的实现要借助于供求规律的作用。 ②价值规律对价格的作用表现在价值决定价格,而供求规律对价格的作用表现在影响价格偏离价值的方向和程度。 (4)价格需求弹性及价格供给弹性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5)价格竞争的基本特点 (6)价格体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焦作市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焦作市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的总体消费水平不高;各年龄段居民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逐渐理性化,并呈现多元化特征;参与性体育消费呈现出中青年人群“低次数、高价格”、老年人群“高次数、低价格”的消费特点。  相似文献   

13.
政府—企业—居民形成的三角关系实质上是管理—生产—消费这种三角关系。在生产一消费关系产生的微观链中,人口是供需结构的基数,价格是供需组合的纽带。围绕政府管理,存在着政府管理与消费之间关系产生的微观链、政府管理与生产之间关系产生的微观链以及政府管理在生产一消费关系上产生的宏观链。  相似文献   

14.
在高校饮食经营中,价格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每个消费者都有这样的心理:尽量少花钱,尽可能地享受物美价廉的饭菜。高校饮食主体是学生,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多数学生可用于饮食消费的支出仍然很少,大众消费还是校内的主旋律。高校饮食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龙头之一,对高校办学的稳定至关重要。定价过高学生有意见,弄不好还会引起动荡,很多不稳定因素往往由此而生,深入细致地研究饮食标价艺术意义重大。 1.价格是价值的体现。给菜肴定价首先要算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以职业教育消费风险感知为调节变量,计量研究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消费价值感知、职业教育参照群体等对其职业教育消费意愿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消费价值感知和参照群体对其职业教育消费意愿有正向作用;职业教育消费风险感知对职业教育消费价值感知、职业教育参照群体与职业教育消费间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受西方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蔓延、大众传媒过度宣传等方面的影响,当代青年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呈现出超前负债性消费、虚荣符号性消费、盲目从众性消费等异化现象,导致部分青年学生对劳动的认识产生偏差,主要表现为劳动观念淡化、劳动精神弱化、劳动能力退化、劳动价值取向异化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营造良好社会大环境、完善高校劳动教育育人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正面导向作用、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树立科学消费理念和理财观等,各个层面协同努力,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帮助青年学生厘清消费与劳动的关系,自觉矫正消费异化,促进劳动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常识第五课第一框“国民收入的分配”,概念多,理论性强,学生理解较难,其中“国民收入”易同“利润”混淆;“积累与消费关系”易同“生产与消费关系”混淆;“所耗生产资料的价值”易同“生产成本”混淆。学好本框也是理解“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的基础。现图解如下。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物质的丰足使人们的价值观作出了相应改变,追求虚荣心的满足已成为一部分人尤其是Y世代年轻人的特性。笔者通过一定的实践调查和文献收集,结果发现,虚荣特性与消费个体的价格知觉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具外表观感的虚荣特性,较易具物质主义的财物成功与获取重心特性,成就观感者则较易发展成财务成功特性。外表观感较易具价格声望敏感特性,但若同时具财物成功者就较易发展成低价格声望敏感、价格意识与价值意识及高价格品质基模。成就观感者可直接发展成高价格声望敏感、价格意识与价值意识及价格品质基模。但同时具获取重心者也可能发展成高价格声望敏感、价格意识与价值意识及低价格品质基模。  相似文献   

19.
一、“价值决定价格”与“市场决定价格” 高一《思想政治》教材第一课在谈及价值与价格关系时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这一经济观点无疑是符合价值规律的,是正确的。然而教材在第五课又多处提出“市场决定价格”的论点。两种提法是否矛盾呢? 回答是否定的。首先,两种提法的角度不同。“价值决定价格”是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角度而言的,它表明商品本身的价值是其价格大小的基础因素。如小青菜的价格一般情况下不会比猪肉价格高,这当然是由两种商品的价值本身的差异性决定的,即“价值决定价格”;而“市场决定价格”是针对过去计划经济中的计划定价而言的。在过去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商品的价格是由国家政府机关的物价部门决定的;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市场,商品的价格当然应该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市场价值与市场价格理论的建立,是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与突破,也是马克思破解古典经济学的价值理论与价格现象之间的矛盾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准确理解马克思的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深化认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破解两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