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沈玲蓉 《零陵学院学报》2004,2(4):31-32,103
冰心和庐隐是“五四”文坛初期双双齐名的女作家。冰心描绘的是“爱”的哲学,庐隐抒发的是“恨”的世界,风格迥异。笔者例举文本的具体表现、从家庭环境、宗教信仰、艺术追求三方面探究成因,指出两位女作家呈现的不同的艺术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庐隐小说中所表现的艺术氛围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小说中蕴涵的“沉痛哀戚”的悲剧美、心灵雕塑的流动美以及悲凉凄冷的意境美是庐隐小说艺术氛围审美特征的有力表征  相似文献   

3.
庐隐的小说散发着“五四”时代的浓郁气息。由于时代、社会的原因,加之作家本人经历、个性,乃至文学修养、艺术趣味等方面的因素,庐隐的小说以其忧郁的情愫,在中国现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4.
庐隐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有成就的女作家。早在二十年代,富有才情的庐隐与冰心一起,同为“五四”拓荒时期寥若晨星的女作家中的皎皎者。庐隐短暂而曲折坎坷的一生,旷达英爽萧洒而又多愁善感的秉性,特别是她始终保持着的那种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使得庐隐成为那一时期在文坛上独树一帜的女作家。本文试就庐隐小说中所弥漫着的浓厚感伤情调,进行一些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女作家群中。庐隐无疑是最具感伤色彩的一位。个人遭际的不幸和社会现实的苦难。作为女性自身体验到的来自男权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对女性自由精神的压制与束缚。以及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看取悲哀”的审美取向。使庐隐的作品中充溢着浓重的感伤情调。成为“五四”时期的“伤痕学”。  相似文献   

6.
庐隐是文学研究会早期的成员之一,她的创作从关注大众的群体人生到退居自我的寂寞状态,逐渐呈现出感伤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主要通过对自我情感宣泄、忧郁感伤基调和自传式的书信日记形式等几方面表现出来。从她的创作风格与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的相似处,也可窥见文学是“为人生”还是“为艺术”并无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7.
情调哀伤、幽怨,这不只是庐隐小说的读者和研究者对庐隐小说创作较为一致的看法,同时也为庐隐自己所承认。在《庐隐自传》中,她说:“我简直成了一个悲哀的叹美者。”统观庐隐的小说创作,从最早出版的《海滨故人》到三十年代问世的《归雁》、《女人的心》,其中创作集《曼丽》虽然曾露出“转向”的端倪,但“庐隐她只在她那‘海滨故人’的小屋子门口探头一望,就又缩回去了。”所以,就总的倾向看,哀  相似文献   

8.
庐隐是我国开辟现代小说道路的先驱之一,“五四”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本文以庐隐初期小说创作为依据,联系其生活经历和“五四”社会思潮,分析她从问题小说、心理问题小说到自叙传性质小说的创作过程,从而把握庐隐初期小说创作的主题及心态,并同“五四”其她女作家进行比较,显示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长篇小说《火焰》是庐隐创作道路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标志之作,但由于时代动荡剧变和庐隐的骤然离世,《火焰》在后世鲜被人专门论及。实际上,小说以“一·二八”淞沪战争纪实为素材,以自叙传体的写作手法在同时期、同题材的作品中独树一帜,只是由于作者的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观念相矛盾,才使小说的艺术价值大打折扣。庐隐之所以在小说中建构的民族主义立场较为生硬,是因为她在经历了“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意识到,民族解放是女性解放的前提,尽管她的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的价值观念相冲突,但还是毅然以民族主义观念为指导进行创作,曲线实现自己一以贯之的女性解放理想。  相似文献   

10.
《海滨故人》是庐隐主观抒情的杰作。灵海波涛的起伏,主观抒情的浪漫——这就是庐隐的小说艺术。庐隐以她那鲜明的创作个性,众多的文学作品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已经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第一次高潮——“五四”时期,作为文学研究会的第一个女性会员,庐隐的创作无疑具有拓荒的价值。然而早期部分评论家认为她作品中的人物“大都是半新半旧的温柔的闺秀”或“小资产阶级的纯粹旧式的女性”,“脱不了旧文学的色彩,而她本人则是一个“悲观到自暴自弃的地步”的“脆弱女性”。瑚悲哀是庐隐一些重要作品的主旋律,但正如茅盾所说“庐隐与‘五四’”运动,有‘血统’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庐隐小说创作的悲剧艺术、女性视角入手,分析庐隐的生命遭遇、生活经历及社会环境对其创作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女作家庐隐在强烈的抒情中形成了自己伤感,悲哀的艺术风格,有人认为是“只知伤感愤懑”,“是表现了她的厌世思想”,笔对此持不同观点,庐隐在伤感,悲哀的外表下包涵了丰富的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庐隐对女性的“女奴”现状的反抗,对“男权文化”的抗拒和剥离,对女性“自我”个性意识的确立,有着独特的、时代的意义。同时,由于庐隐“本我”“经验”的原因,她的女性自觉意识盈溢着“消极”的、悲哀的色彩,影响了她无法对于自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
这个题目本是庐隐诗中的一句,但我却认为它是庐隐的文学地位的真实写照。庐隐是位敢爱敢恨的女作家。在“五四”时,庐隐曾与冰心齐名。她有着鲜明的个性,敢于大胆地向读者坦露那颗真诚炽热的心。在现代文学史上庐隐有她自己的地位。尽管她的写作生涯很短,但她在文学上是有成就的。随着历史的积淀,庐隐的作品显出了独有的价值。现在我们似乎  相似文献   

16.
庐隐作为“五四”新学运动时期一位名的女作家,长期以来被定位为“满身带着‘社会运动’热气”的作家。本通过对庐隐生平及创作的具体分析,试图阐明庐隐创作的个性化倾向和本质上对社会运动的疏离,指出好是一名更热衷于个性解放书写的作家,对其学史地位进行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
庐隐的创作生涯虽不长,但留下的作品却颇多.她的小说展现了"五四"时期觉醒女性的反叛、探索精神和悲哀、迷惘的心理状态,形成了悲郁、探索的精神特征.这种精神特征与西方"世纪末"情绪的影响和庐隐自身的情感经历、生命体验密切相关,也是庐隐独特的审美选择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8.
庐隐、冰心是我国现代文坛的第一代女性作家,她们都生活在一个新思潮蓬勃兴起、旧势力却未完全消退的夹缝时代,她们笔下的女性也同是这一时代的产儿,所不同的是:庐隐以“人性恶”的人生观来观察社会、人生,在现实世界里发现的只是“恨”;而冰心则崇尚泰戈尔的“爱”的哲学,用“爱”编织起理想的境界,去化解社会的一切矛盾。  相似文献   

19.
庐隐在中国现代文坛上,被视为是一位独树一帜的“感伤派女作家”,庐隐创作的这种感伤气息、悲观色彩固然与其所生存的悲剧的时代息息相关,但同时又与其所受到的基督教文化的以及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的深刻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庐隐以独特的风采,亭亭玉立在“五四”作家的行列中。庐隐的小说,虽然呈现着现实主义的总倾向,但她主要所写的,是人的感情世界、感情生活、感情纠葛,是人们的“灵海潮汐”。她的大部分作品中,汹涌着一股感情的热流。读着它们,就如在静谧的深夜,倾听一位胸无城府的挚友如泣如诉的絮语;又如独自凭栏,耳闻远方如怨如慕渐传渐近的萧声,在你的心头逗起了莫名的伤感,甚至感到一种无端的隐痛。在庐隐的作品里,有她辛酸的眼泪、焦灼的呼号和深沉的悲叹。更有她至情至性的一颗文心。在本质上,庐隐实在是一个纯真的、浪漫的、也是痛苦的抒情诗人。她的抒情方式更多地承袭着我国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