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用锻炼诱导情绪问卷、POMS问卷和SCL-90问卷调查进行研究,探索运动类型、城乡、性别、独生子女因素对警院学员课后体育活动后心理情绪影响的相关因素.研究中利用一定的生理监控手段检测各类体育锻炼活动运动强度,分析警院课后体育锻炼对警院学员心理健康情绪影响机制,以期为警院学员课后自我体育活动提供科学化服务和建设性参考,为警院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SCL—90调查研究不同招录体制下警院学员心理健康现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因素中就业压力、独生子女、学压力呈正相关;对公务员考试认识、固定体育爱好、父母有是警察、对军事化环境的适应、对健康和锻炼的态度呈负相关.研究认为解决警院学员心理健康的关键是深化招录体制改革,真正实现警院"严入严出,入学即入警"从根本上降低影响应激源,正视独生子女学员问题,不断加强学员心理健康辅导教育.  相似文献   

3.
知、信、行"理论对运动康复阶段人群的执行控制影响的重要作用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在我国警察院校学员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教育中仍处于空白阶段.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对"知、信、行"在运动康复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展望该理论在发挥警察院校学员自主身体锻炼改变自身体育锻炼观念的可行性,以期使警院学员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知识,通过科学的认知干预促进身心健康,提高自身警务实战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并树立警察终生体育锻炼的良好理念.  相似文献   

4.
当前,招录体质改革等对我国警察院校现行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探索警察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成为警察教育的一个新的话题。本文通过对警院职业道德教育进行分析研究,探讨警察院校学员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提高警院学员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及途径。  相似文献   

5.
利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来自不同省的不同年级和民族学员展开调查研究,进行实验前、中、后纵向对比和锻炼类型、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城市来源横向对比,探索警院不同学员人群的体育锻炼情绪影响效果和原因.研究表明课后体育锻炼能够很好的提高学员的长时情绪,球类运动比体能类运动效果显著,男性学员比女性学员更喜欢课后体育锻炼,独生子比非独生子女学员对军事化管理环境表现出更多的不适应和逆反心理应激.  相似文献   

6.
“知、信、行”模式是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等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是有关行为改变的较成熟的理论模式。研究指出,大学生“知、信、行”综合模式的各个变量中,主观态度因子对大学生的锻炼量及锻炼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为了开展“知、信、行”理论对警院学员体能锻炼影响的研究,通过比较传统方式下的体育锻炼和“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体育锻炼相关运动指标在干预后的变化,对比分析采用传统理论和“知、信、行”理论对警院学员锻炼效果的影响,寻找更为科学、高效的锻炼方法,为提高警院学员体能锻炼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文云 《时代教育》2012,(21):250-251
通过分析江西四所警察院校警体教学现状,指出提高警察院校警体教学水平的改进策略:要狠抓警体教学成效,细抠警体教学过程;强化警体教学考试,科学制定教学评价标准,以提高警体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当前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的普遍趋势和警察院校本身的特点,对警院大学生心理教育已成为当前警察院校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警察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的五个方面以及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有利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将心理教育在大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渗透。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能有效去除心理健康课的“人为痕迹”,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发现部分大学生不重视体育锻炼,不重视体育锻炼是部分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改善体育教学,增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加体育锻炼知识,引导积极投身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0.
以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为工具,随机选取森林警院320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森林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中国常模的健康水平;(2)主观支持与森林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对支持的利用度与森林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非常显著相关;(3)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对支持的利用度对森林警院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畅宏民 《考试周刊》2013,(39):113-114
本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体育锻炼对中学心理健康的影响,认为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促进自我意识的增强,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调节不良情绪,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从而保持心理健康,但是要注意过度运动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探讨警院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目的,采用自尊量表(SE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60名警院学生和282名非警院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警院学生自尊得分显著低于非警院学生;警院学生阳性筛查人数在总分、躯体化、焦虑、敌对、恐怖和偏执五个因子上显著高于非警院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八个因子得分和总分上均显著高于非警院学生;警院学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自尊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进而得出结论:警院学生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经过数年竞赛调考集训的经验总结,学员心理健康状态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心理问题干预还处于"已病防变"层面,此时学员心理状态可能已面临崩溃,加之赛事在即,问题就变得异常棘手.基于此,引用医学上"治未病"的理念,探究了对学员竞赛集训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提前干预和有效引导,保证学员心态健康稳定,以提高集训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使得学校体育教学重要性更加凸显,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而体育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实践者和教育规划的执行者,需要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与教师、专家进行访谈,以及调查司法警院警察体育教师素质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警察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从而提高警察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从当前警察体育教师建设现状来看,还存在部分教师警察体育专业知识缺乏、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团队建设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创新意识不强以及科研能力较差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新时期警察体育教师队伍的良好建设,无法满足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警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总的来说,新时期下,素质教育改革是教育发展必然趋势,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提出了相应的司法警院警察体育教师素质结构体系构建目标,制定有效的教师发展策略,为司法警院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5.
司法警察院校警体课程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司法警察院校警体课程的现状分析与讨论 (一)警体课程性质不明确 警体课程是提高学生的体能、技能与综合运用技术、战术能力的核心课程,是警察院校最具特色的一门课程.  相似文献   

16.
金博  曹卫  张媛 《教育与职业》2006,(20):138-139
本文以警察院校学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警察院校学员在警体活动中损伤的现状、特点及发生原因,并提出了减少伤害事故发生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公安职业院校执行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民警体育锻炼标准考核规定》,学员容易达标,不能有效地激发学员自觉进行体能训练的积极性。为强化学员的体能训练,使学员较好地达到警察职业对体能素质的要求,必须科学安排体能课,并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学员课后进行体能训练,提高学员的体能素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警察类院校对警察体育课越来越重视.近年来,该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警务人才的过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使学员的警务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但是,在警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重技能轻体能的现象,对体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规律把握不清、方法使用不当、保障措施不力,学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一定制约.本文通过分析警察类院校体能训练的困境,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安院校警体教学是警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文能办案、武能擒敌的合格人民警察的重任。警体教师能否完成这光荣任务,关键在于警体教师的思想、知识和能力水平。本文就目前公安院校警体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警体教学在警察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公安院校学员对警体教师的期望与要求,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采用调查、询问的方法,认识到警体教师素质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公安院校学员运动损伤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从公安院校警体运动项目特点和教学训练特征出发,对全国11所公安院校在校学员警察体育运动损伤原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探讨引发公安院校学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各种原因,以其为今后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