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本第99页:“接着又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这段文字看起来就好像是英国通过两次鸦片战争已经完全将香港地区变成了它的殖民地。而事实上我们都清楚,香港地区应当包括三块:第一块是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第二块是英国通过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了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司;第三块则是在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强行租借了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包括许多岛屿在内的新界,租期为99年。因此应该说:接着又发生了两次鸦片战争,割占了香港岛和九龙司。香港的“割占”过程$江苏省大丰市…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99页资本主义列强在亚洲扩张的一段文字:“在亚洲,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完全占有了印度,并占领了新加坡等地,还不断对缅甸、阿富汗和伊朗等国进行侵略,扩大殖民势力,接着又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割占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第104页:“1842年8月,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香港给英国。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又签订了《北京条约》,割香港对岸的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瓜分狂潮中,英国再次强迫清政府租借‘新界’,以抵制法国强占广州湾(‘新界’比香港大10倍…  相似文献   

3.
上册 1.第5页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例“[香港]被迫割占地”文字表述欠准确。因为香港领土归属的改变,对中国来说是“割让”,对英国来说是“割占”;而“被迫”一词,只适用于中国,对英方而言则是“强行”,所以“被迫”一词在此只能修饰“割让”而不能与“割占”相联。 2.第13页:“……于1857年率领军队到达中国,组成英法联军。第二年初,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城的时间值得商榷。查阅多种参考资料,未曾发现1858年之说。根据《中国通史讲稿》(下)59页:“……于1857年11月开始发动对广州的进攻,12  相似文献   

4.
香港通常所指的是三个部分 ,香港岛、九龙司和新界。所以我们不能把香港认为只是香港岛 ,也不能把香港岛说成是香港。课本第 3 3页 :“1841年初 ,双方谈判中 ,英军以武力威胁琦善 ,并派兵强占了香港岛。”同页下注 :“‘香港’一词 ,在当时还不是全岛的总称 ,它专指岛上的西南隅。”课文是“香港岛” ,下面的注是“香港”一词 ,使人很费解 ,而且也没说清楚 ,在什么时候“香港”曾经是“香港岛”“全岛”的总称 ,或者“香港岛”曾经等同“香港”。同页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不用说是指 1840年 6月开始 ,到 1842年 8月签订《南京条约》止…  相似文献   

5.
随着香港、澳门陆续回归祖国,台湾问题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学习初二政治第14课“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安全”时,学生一方面为香港、澳门的回归而欢庆鼓舞,另一方面也不无疑惑地提出:“台湾问题究竟是怎么回事?“”台湾为何如此难以回归祖国?“”台独分子为何这么嚣张?”等等。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除立足于课本知识外,还综合时政和国际政治的有关知识,解决学生的疑惑;同时注重树立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爱国激情。首先,通过课本知识教学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国家统一和国家安全,通过介绍香港、澳门陆…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 15页《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表中提到的割占“中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多平公方里”领土是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第 16页《俄国侵吞我国北方领土示意图》中说“沙俄通过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的中国领土四十四万多平公方里”。中国这么大的一块领土被割占究竟是通过一个还是两个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 :“中俄两国未经划定的西部疆界 ,今后应顺山岭的走向、大河的流向及中国常驻卡伦路线而行 ,即从沙宾达巴哈界牌起 ,往西直到斋桑湖 ,再由此往西南到特穆尔图淖尔 ,南至浩…  相似文献   

7.
(一) 周传军六年制重点高中数学课本《立体几何》第128页第17题是:斜三棱柱的一个侧面的面积等于S,这个侧面与它所对的棱的距离等于α,求证:这个棱柱的体积等1/2S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参考书采用过一顶点作直截面,把此几何体看成楔体的方法来解决的。若采用“割”、“补”的方法,思路更清晰、灵活,步骤简捷,证明如下。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98页的《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的扩张和争夺》一节,第一目是《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其中说,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而日甚一日,并重点讲述了俄国的扩张。俄国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工业革命的(课本第67页),而课文所述事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19世纪中期(即工业革命开始)之前。“在北方,从瑞典手中夺得芬兰”,发生在19世纪初;“在西方,攫取了波兰大部分地区和罗马尼亚部分地区”,这是在19世纪早期的维也纳会议上确定的;“在南方,相继侵占了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许多地区……并割占了伊朗的外高加索地区”,发生在19世纪…  相似文献   

9.
1 缘起 课本第127页——“§3二倍角的三角函数”一节的B组习题题5(题目见下文的“引例”),还有课本第123页——“§3二倍的三角函数”一节的例4(题目见下文引例的“变式”),都是类似的应用题.它们有着内在联系,存在递进关系,整合在一起是一节很好的探究课.以下便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中国失败,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耆英、伊里布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英舰“臬华丽”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第三款规定:“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即割香港岛给英国,并于次年正式建立港英政府(见《中国历史》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41页)。可见,当时沦为英国殖民地的是香港本岛,面积75.6平方公里而已。而今所说的香港,或香港地区,除了香港岛还包括九龙司和“新界”,比原来大了10来倍,面积有1061.8平方公里。这是英国通过另外两个不平等条约先后强占去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奕诉与英国特使额尔金于1860  相似文献   

11.
前后不一     
课本第21页:《尼德兰革命》一图中的“莱因河”与彩图第4页中“莱茵河”的写法不统一。这二者按音译地名的要求都正确,但一些常见的地名,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往往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写法,所以课本在编写时应尽量用习惯写法,力求严谨。前后不一$山东省青州市第六中学@张彦  相似文献   

12.
一、误排1、课本29页第20行:“行程是艰验的”中的“艰验”为“艰险”之误。2、课本32页第5行:“打得眼睖缝裂”中的“睖”,查《辞海  相似文献   

13.
在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十册“数的整除”的内容里,给出了能被2、5、3整除的数的规律。在中师课本《小学数学基础理论和教法》中,又给出了能被2、5、3的某些倍数整除的数的特征。本文介绍判断能否被尾数是1的数整除的一个方法,叫“割尾减法”。这种方法计算简便,容易掌握。设一个n位整数A(n>1),将它的个位数字  相似文献   

14.
课本第 96~ 97页 :“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已经分裂成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那时候 ,东北还有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南方有滇系和桂系军阀。此外 ,盘踞山西的阎锡山和割据徐州的张勋 ,在军阀中势力也比较大。”根据这段文字 ,我问学生 :“奉系军阀是不是北洋军阀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 :“不是。”这是课本表述欠妥给学生所造成的误解。其实北洋军阀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 1895年袁世凯到天津小站练兵 ,190 1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 3年袁世凯把自己的军队更名为“北洋常备军” ,至 190 5年共…  相似文献   

15.
初中第三册教材中的三处变化□云南宣威管一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1996年课本与以前同册课本相对照有三处变化。现试析如下:一“从”字注音的变化对《活板》“其印被予群从所得”一句中“从”的注音,1996年课本注为“cóng”...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5页 :“这样 ,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全国”毫无疑问应改为“大陆” ,“完成”前应加上“基本” ,因为在19 2 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时 ,我国的台湾、香港、澳门仍分别被日本、英国、葡萄牙所侵占。“全国”毫无疑问应改为“大陆”,“完成了统一”前应加“基本”$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35页:“1933年初,美国……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至1700万人。”实际上这一数字应是失业及半失业人口的总和。课本第36页:“面对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仍然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实际上胡佛政府已采取了许多反危机政策。课本第36页“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的提法不严谨,应用全称“富兰克林·罗斯福”。并非“完全”$云南省宣威市第五中学@王才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史方面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现行初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和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 )课本存在着对同一史实表述不一致的现象 ,即使同一课本也存在前后不一的问题 ,给教与学都带来不少困难。下举数例。(1 )半坡氏族遗址距今时间 :初中课本是“约 5 0 0 0年”(第一册第 1 3页 ) ;高中课本却是“约五六千年”(第 4页 )。(2 )对于河姆渡氏族种植水稻的问题 :初中课本表述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第一册第 1 4页 ) ;高中课本则表述为“河姆渡人……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第 5页 )。(3 )初…  相似文献   

19.
汪隽 《学语文》2007,(3):32-32
人教社2005年第1版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句中“御史”一词,课本注为:“战国时对史官的称呼”。这个注释的意思自然让人有两种理解:一是战国时称史官为“御史”,二是战国时的“御史”就是史官。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并非全然如此。课本注释不当。  相似文献   

20.
业内观察     
上学堂:不背书包背电脑 据香港教育局透露。香港方面已拨款5900万港币给61所学校推行电子学习试验计划.与出版社合作研发电子课本。以供免费使用。香港方面希望慢慢建成“无实体教科书校园”,以后学生上学带一本电子阅读器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