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于国家未来发展而言,公民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而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高校思想政治课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角度着手,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充分挖掘公民意识相关的教学资源,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公民意识的培养路径,突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指导关系,在课外教学训练中促进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意义,探讨在《基础》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公民意识的强弱将代表并引领着整个国民的素质,关系到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维护、法治国家的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从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公民意识培养的途径与方法几个方面,探讨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4.
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关系着整个国民素质,现阶段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是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国家意识,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养成大学生的公德意识。大学生公民意识主要途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同时应该考虑和研究成立专门的公民教育领导机构。  相似文献   

5.
当前,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十分必要。在《基础》课教学中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培养现代公民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主要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课程教学模式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6.
高职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和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高素质的公民,这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基本目标.然而当今很多高职大学生现代公民意识相当淡薄.为了进一步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可以尝试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相结合,从完善教学理念、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巧计实践环节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7.
了解现阶段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了解在大学生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创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是指大学生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识、社会权利和义务的了解、社会责任的认可,以及对实现自身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所采取的手段的理解。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造就社会合格公民,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阵地。通过“两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使大学生成为合格…  相似文献   

9.
公民意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环节,而大学生作为我国将来公民群体中的核心力量,其公民意识的培养受到了极大的关注。然而,目前大学生公民意识还存在许多不足,无法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当前高校德育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在分析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意义,阐述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公民意识培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及教育的现状,解剖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的原因,提出通过系统的公民教育、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来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1.
践行公民教育理念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是改革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有效途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以公民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公民素质,有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大学时期是公民意识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彰显人文关怀是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培养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新时期,高校应在调查研究、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高认识,制定可行规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充分利用课堂、校内外社会实践、宿舍等空间开展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并致力于营造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王文苹 《文教资料》2014,(4):138-140
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在其国家、社会中权利、地位、责任等的认知,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观念、理念和情感的总和,它实际上是公民对自己公民身份的认识和认同。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应从公民与国家维度、公民与社会维度、公民个体之间维度,分别强调其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共意识、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六个方面。明确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伍琼中 《广西教育》2013,(43):90-91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还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缺乏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权利义务观念。为此,应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充分挖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公民精神素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将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公民意识对于国家未来的发展及其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渠道,应该从理论教育和实践培养两方面同时展开。在理论教育方面,需要充分发掘各门具体课程中有关公民意识的思想资源;在实践培养方面,不仅应建立师生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而且还应组织大学生进行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课外训练,从而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6.
阮方顺 《华章》2007,(12):134-134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获得了自觉的自我意识,以社会主义国家主人公的身份主动参与社会事务,享受权利并乐于承担义务的意识.公民教育是为培养具有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公民行为,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好公民的各种活动的总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要的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实践性、塑造性和统一性的特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加强公民文化教育,其次要培养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再次要增进和加强大学生公共意识.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公民意识的水平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从观念入手,首先要准确界定公民和公民意识的含义,并厘清错误观念,从而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除了理论熏陶之外,民主实践应当成为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基本手段。只有两种手段紧密结合,才能有效促成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整个公民意识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符合我国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客观要求,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实效性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模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高校学生社团的思路出发,分析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关系,学生社团在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中的作用,以学生社团为载体,提出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当前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爱国主义情感朴素性、民主实践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性以及公共意识自发性和狭隘性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主干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