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难点。有位作家,曾用这样的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  相似文献   

2.
<正>一、中学写作教学的困境有位作家,曾用这样一幅对联形容作文时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写不出来这副对联形象地描述了当代中学生写作困窘的情景。中学写作教学已经走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新的"八股文"应运而生。虽然作文在高考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虽然广大语文教师大胆地进行作文教学改革,但据调查情况看,中学生的写作兴趣仍然很低,中学写作教学的高耗低效,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痼疾。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出重头戏,但提起作文,学生总会产生畏难情绪,有位作家曾用了这样一幅对联形容写作文的情景: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写作果真如此令人生厌吗?通过总结近十年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苦做,苦等,苦愁,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干肠.横批是:写不出来.从这幅对联我们就可以想像到作文对学生有多难,也就怪不得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严重,情不真,意不切了.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体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笔者认为要写出这样的文章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即想写、会写、有内容可写,让学生真正做到"我笔写我心,我笔抒我情".  相似文献   

5.
很多学生往往"谈文色变",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带着这样的情绪写作当然写不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文教学:是否激活了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是否打开了学生的生活宝库?是否拨动了学生心灵的琴弦?如果我们为师者能真正地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还愁学生的创作没有源头活水吗?  相似文献   

6.
赵馨 《考试周刊》2008,(52):35-35
一提起语文,很多学生头脑中马上会出现"作文"二字,也正是这两个字令千千万万的学子望而生畏,他们写起文章来往往是应了一幅对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情愁理愁物愁景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横批是"写不出来"。好不容易"憋"出来了,却与众人雷同,如刻画人物的肖像,总是"一双乌黑明亮的大眼睛"或"苹果般的圆脸",写高兴是"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在我们学校,由于教师只重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忽视了作文教学,从而导致学生愁作文、怕作文的现象产生。作文教学的滞后,影响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冷静地分析,寻找症结所在,最后下定决心:一定要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从实效出发,进行作文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令许多师生苦恼的难点。每提到作文,学生难、教师苦。学生难,难在"无材可取、无话可说、无情可发",难以下笔;教师苦,苦在学生作文"空洞无物、废话连篇、枯燥乏味",苦无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良方。于是,作文教学便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研究探索的主要课题。那么,面对这一难题,语文教师该如何去做好呢?一、抓好入门,激情引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  相似文献   

9.
<正>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是说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要用心观察、不断积累,就可以发现源头活水,汲取源头活水,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作文素材积累的有关问题作一剖析,以便提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一、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素材积累的现状1.作文素材积累意识淡薄在中学写作教学中,师生都没有意识到积累作文素材的重要性。由于学生平时没有积累作文素材的意识,当写作时才东拉西  相似文献   

10.
全国模范教师赵谦翔有一次给职高的同学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作文乐(苦)。几十名同学,没有几个人写"作文乐"。多数人都淋漓尽致地倾诉了作文之苦。这种感觉也可能是全体职高学生的"共识"吧。一、职高面临的作文教学现状目前职高作文教学现状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1.偏重阅读,轻视作文。多年来,重读轻写,使作文教学长期处于附庸地位,这是总"病根"。我国从"五四",直至今日,占主导地位的语文教学指导思想是"以读带写,读写  相似文献   

11.
石荣良 《小学生》2013,(9):109-109
小学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作文教学的难点其实在于学生无素材写。无素材可写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把作文教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之中。生活是作文创作的源头活水。作文与生活是血肉相连的。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  相似文献   

12.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作文",我想这是我们在一线工作的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的心愿。可是,现实却是老师愁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不少学生谈"作"色变,提笔无"文"。我们语文老师如何改变现状,改变自我,走出困境,让学生真正快乐作文呢?一、转变观念,认清自我角色新课标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是实践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有效办法,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源头活水"滚滚而采,思想的火花就会进射出耀眼的光芒,内心的情感就会随着笔端源源不断地流淌出采.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去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呢?  相似文献   

14.
正《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生的作文往往会说空话、套话、大话,内容偏离生活,偏离实际,无病呻吟。小学语文老师在感慨之余,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作文求真,源于生活。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犹如一潭水,只有源源不断地汲取生活之水,才不会  相似文献   

15.
正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对此,有众多的专家学者论述过。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叶圣陶先生论及作文教学时也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练习写作,并不是为着给自己指上一个‘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头衔,而是使自己的生活更见丰富、更见充实。"由此可见生活与语文之间密切的关系。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的活力来自于生活。那么语文  相似文献   

16.
马娟 《陕西教育》2010,(10):40-41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愁、教师苦、费时多、效率低。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让作文不再困扰老师和学生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是长期以来困扰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问题。作为语文老师,既不能操之过急,忽视作文水平的渐进性,也不能采取放羊式,忘却作文水平提高的可能性。下面我就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一、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1.重视积累,养成做笔记的习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只有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8.
文多华 《现代语文》2013,(6):141-14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的这句诗,深刻的诠释了读书与作文、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如果把书籍和生活比作是作文之源头的话,写作就是从源头流出的一股清泉;如果把写作比作是一棵大树的话,书籍和生活就是滋养这棵大树的养分。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让写作这股泉长流,这棵树长青,就需要我们不断为其引入活水,为其汲取新鲜的养料。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彰显教师教学水平和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往往也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感头疼的问题。一提到作文,不少学生就不同程度地产生"愁"、"怕"、"厌"等心理,明显地表现出对作文没有信心,这种种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的质量,也严重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写作教学一直是个常说常新却又始终令人纠结的话题。写作经验、作文秘诀层出不穷,可谓仁智互见,却难有被广泛认可的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好的系统教学程序。这种状况一来意味着写作教学存在着有待开发的无限广阔空间,二来也导致了写作教学长期以来难以避免的杂乱无章。有人曾写一副对联——"苦坐苦等苦思苦想苦茶入口苦不堪言,愁纲愁线愁情愁理愁眉苦脸愁断肝肠",描述学生写作时的苦愁状态,可谓传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